APP下载

供需矛盾视角下贵州省体育旅游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2021-10-13王乐乐

关键词:贵州省人才旅游

王 荟,王乐乐

(贵州大学 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0 引言

“从国际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一般规律来看,当一国人均 GDP 跨越3 000美元大关后,将步入旅游休闲消费的快速增长期”[1].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9年中国人均GDP已达10 726 美元”,这意味着我国民众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已经进入消费的休闲时代,而新兴主流休闲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有别于传统占支配地位且单调的观光旅游项目,随现实发展的需要已转型升级为观光、休闲、度假、美食及文娱等多内容/项目的旅游服务产品,其中,多样化、综合化、一体化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特点.由此也加速了众多具有强大消费潜力的国人对绿色、健康、高质量的旅游生活方式及旅游消费结构日趋高级化的追求.

2014年8月及10月,国务院相继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其中提出:“要推动体育旅游与相关业态的融合发展,同时体育旅游也能充实和丰富旅游产品,积极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时隔五年(2019年8月),体育旅游的热度持高不下,政府规划依然在持续地为体育旅游的发展指明道路,两个月后(2019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指出:“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体育市场监管等方面,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培育经济转型新动能”.作为体育旅游产业中最火热的项目,体育旅游业必须当好排头兵的角色.

绝美的地形地貌、温凉怡人的气候环境、雄壮迤逦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民族习俗和人文风情造就了贵州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此背景下,同时也为促进体育休闲旅游及其融合发展提供了一片理想的“沃土”[2].2019年11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贵州将建成山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强省”.在产业政策东风向好的情况下,要做好资源的整合、开发、管理和服务,离不开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在众多体旅融合的研究中,提及较多的也是人才缺失对整个体育旅游产业的影响.

1 贵州省体育旅游人才供需矛盾分析

体育旅游人才是指为服务体育旅游产业链相关的服务人才,主要涉及体育旅游产品设计和实践、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人才,主要包括体育旅游导游人才、体育旅游管理人才、体育旅游营销人才等.作为直接与游客接触的一线体育旅游工作者,体育旅游导游人才提供的服务会直接影响游客的用户体验,是体育旅游服务环节中的“门面”.体育导游人才除需要具备传统导游的基本素质之外,还需具备良好的身体素养和组织能力,其中,体育旅游领队或导游必须具备熟悉各种体育旅游活动开展的方式方法,又因体育旅游多在自然环境中展开,因此还要求其同时具备一定的基本救护常识、救急能力及协调组织等能力.体育旅游管理人才是其活动开展的核心“枢纽”,管理主要涉及整个体育旅游各方面工作,上至资源统筹,下至线路设计,再到特色活动的谋划等方面,从活动的开始到结束都需要各方面的具体管理,因此,体育旅游管理人才在体育休闲旅游的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缺少合格的体育旅游管理人才将直接导致体育旅游行业低专业素质化、管理混乱和服务体验差等问题”[3].体育旅游营销人才是其发展环节中的“灵敏器”,在产业链中是产品与顾客之间的连接.体育旅游营销人才需要熟练地将营销与管理方法运用于体育旅游的宣传与推广实践之中,特别是对体育旅游特色路线、热门路线、“黄金路线”等的设计与谋划等离不开体育营销人才.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得知,贵州省体育旅游人才供需矛盾凸显,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育旅游人才供给总量小于需求;二是结构性失衡.虽然目前各种俱乐部、体育旅游团较为活跃,贵州省体育旅游市场呈现“井喷式”增长,然而,通过对俱乐部以及部分培养单位的实地调研发现,体育旅游市场现有从业人员中多数并不是通过培养产出的从业人员,更多是“半路出家”,既懂体育又懂旅游的人并不多,只有极少数人才拥有体育技能和知识,更是少有人参与过体育旅游管理与培训工作,这或许是制约和影响贵州省体育旅游业良性开展的重要因素.更深层的结构性问题则是体育旅游高级管理与营销人才的极度缺乏.虽然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贵州省体育局着意邀请到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进行实地考察并对体育旅游规划作出顶层设计,但是贵州省体育旅游的实际发展不仅仅应该是“话语式”的想象,更应依靠现实中的实践去深耕细作.从体育旅游人才的金字塔底端(体育旅游导游人才)、中部(体育旅游管理人才)到顶部(体育旅游营销人才)来看,贵州省体育旅游人才的总体体量还太小,不足以匹配将贵州打造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体育旅游目的地”的雄心.

2 贵州省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体系

据统计,贵州省现有普通高等学校72所,其中本科院校29所[4],剔除不设体育学院的本科院校(7所)以及民办本科院校(9所),剩余开设体育学院的本科院校中没有直接以体育旅游为招生专业的专业方向,与体育旅游最接近的专业有旅游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等几个专业.因旅游管理更偏向于宽泛的大众旅游,故省略不谈,以下简单罗列贵州省内各高校开设与体育旅游直接相关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专业”的办学情况(见表1).

表1 贵州省各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休闲体育专业开设情况统计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主要培养的是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体系与专业技能的,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5].休闲体育旨在培养具有休闲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与专业技能的,能够从事休闲体育研究、休闲旅游、休闲体育产品策划与设计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6].从某种程度而言,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两个专业都能培养具备健身指导、组织管理与设计的相应人才.按照办学理念的不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可能倾向于服务非体育旅游人群,也有可能倾向于服务体育旅游人群(如贵州医科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主要针对户外体育开设),而休闲体育专业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即是体育旅游人群.

以贵州省省属高校贵州大学为例,贵州大学开设的休闲体育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雄厚的专业基础、先进的运动休闲理念及较强的实践能力,能从事休闲体育指导与推广、活动策划与组织、休闲体育经营与管理以及相关专业方向教学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开设主要课程有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休闲体育概论、运动休闲管理、体育旅游概论、体育赛事运作管理、定向运动理论与实践、户外救护理论与实践、网球、攀岩、拓展训练设计与实践、休闲体育专项技能;就业方向为从事休闲体育研究、体育旅游、休闲体育产品策划与设计、经营管理等工作.与国内开设体育旅游相关专业的体育类专业院校相比,贵州省高校的专业建设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在体育类专业院校中,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下设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本科专业3个(旅游管理、休闲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在旅游管理专业设立了“体育旅游规划设计”和“体育旅游运营管理”两个方向,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有体育旅游产品设计与策划、体育旅游运营与管理等领域的高端人才;休闲体育专业设立了“户外探险”与“户外教育”两个方向,该专业致力于培养探险旅游的产品设计与策划,高级户外指导员与教练员,户外教育营地的运营与管理者、教师等高端人才.

虽然贵州省现有诸多高校开设有与体育旅游高度相关的休闲体育专业,且已培养出一定规模的学生,但总的来说专业设置时间不长,基于人才培养及规模扩大需要周期性积累的特点,目前暂时还未看到贵州省体育旅游的人才规模与人才素质能够实现全面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效果.通过梳理现有的专业设置便不难发现,其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培养体系零散.贵州省现有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高校不算太少,虽然已有一定数量的高校在努力培养适合贵州省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但是培养目标中对体育旅游人才这个主题的关注较少,而导致用人单位反映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不够全面且灵活性不强.第二,实践教学较为缺失.现有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或许是由于专业底蕴不够深厚(专业开设时间不长),学生学到的东西不多,较为突出的是在实践课程的内容设置与体育教育有“反复性”的问题.第三,师资力量匮乏.正所谓“想要培养人才,得先要用人才,才能培养人才”.目前,各高校体育旅游人才师资存在一定缺口,有学生甚至笑言“我们遭遇了一套人马教授两个专业”的情况,师资力量之缺乏可窥一斑.

3 供需视域内贵州省体育旅游人才培养优化的对策

3.1 强化统筹领导,建立并完善系统的培养体系

最理想的情况是省内高校应根据目前贵州省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和融合发展需求适时增设体育旅游管理专业.结合实际,稳步推进培养体系,统筹发展,或许应当整合现有的优势资源,例如:各高校内部同时开设了“社体、休体”以及旅游管理专业,体育旅游人才培养既可以在体育学院完成,也可以在旅游学院完成,重要的是要有“本色+特色”.体育学院(系)培养体育人才和旅游学院(系)培养旅游人才都仅是体现了相应学院的“本色”,而不够突出“特色”.如能引导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整合体育学院(系)及旅游学院(系)优势资源,无论是在与体育旅游专业相关的院系,还是在新增设的体育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的体育旅游人才,才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并兼具体育与旅游才能(即所谓“本色+特色”)的复合型体旅人才,这样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7].当然,鉴于体育旅游对从业者身体素质要求的特殊性,建议最便捷的方式是在现有休闲体育专业的基础上,增加“旅游学概论、旅游管理学、旅游资源开发管理、导游业务、导游基础”等相应的旅游学课程,使休闲体育专业的学生广摄旅游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培养具备体育导游人才、体育旅游管理人才、体育旅游营销人才业务素质的复合型体育旅游人才打好基础.

3.2 强化实践导向,兼具综合性和灵活性

合格的体育旅游人才除了需要掌握体育和旅游相关理论知识外,更要能将所学理论知识与所开展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强技能学习并检测学习效果.与此相应,在实践过程中,可采取岗、课、证、赛四位一体的教学实践模式进行,也就是岗位实践、科目学习、职业资格证获取以及职业大赛相结合[8].另外,需要紧扣实践需要,理论学习需要与实践学习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的动手、动脑和业务操作能力最需要实践的锤炼.这样而言,与企业(单位)合作的岗位实习就显得比较重要,是检验学生实际所学和能力短板的“试金石”.在岗位实习中,学生的行业所需知识和职业素养充分得到彰显和锻炼,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也生动活泼起来.职业资格证书是社会用人单位了解该行业毕业大学生能力的重要渠道,学生在校期间要合理将部分精力放在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上,这样才能增强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除了与校外企业(单位)合作的岗位实习之外,校内还可以经常举行年级、班级、课堂上的知识与技能比赛,“以赛促练,以赛促学”.总之,作为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学生不能只是呆滞地接受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经验和知识技能,而要活学活用,去实践中检验.

3.3 强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俗话说“兵强强一个,将强强一窝”,要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一流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必先需要打造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首先,要加快优秀师资人才的引进,从严把关体育旅游相关专业教师选聘环节,补充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尤其对于现有结构中急需的人才要大力引进.其次,可以选派一部分教师外出学习、进修,比如可以到体育旅游专业办学领先的国内外大学访问学习,或是到国家攀岩队、户外运动管理中心等单位挂职锻炼,从而提高业务水平,增加磨炼机会.最后,可以外聘体育旅游相关专家定期来校开展讲座(或邀请不同学者作系列论坛讲座).另外也要激活市场能量,邀请行业资深高层管理者、优秀企业家来校兼职,让市场需求反哺人才培养,从多方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实力.总之,专业师资的门槛要放宽,要打造学历和经历俱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而选聘环节则要遵循优中选优,以着实保障贵州省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和输送,进而不断推动贵州省体育旅游产业高效发展.

4 结语

2020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年会已于11月17日至22日在贵阳举行,年会期间将举办开幕式暨主题论坛、2020“世界名山对话”、“IMTA山地旅游奖”颁奖及路演、企业家座谈会、IMTA会员主题沙龙、“世界名山与贵州山地旅游对话”摄影展、“8900”思想会、山地文化展示、商务交流等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活动.可以说,贵州省已凭借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上崭露头角,能否一路高歌关键在于能不能把握自身优势、抓住契机、迎接挑战.面对体育旅游人才供给总量小于需求、结构性失衡且质量素质不高的现状,我们必须重视现阶段体育旅游人才培养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以省内体育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逐步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逐步完善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为贵州省体育旅游业发展夯实人才基础,奠定其良性发展的基石,使贵州省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开启新篇章,取得新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达到国际服务水准.

猜你喜欢

贵州省人才旅游
人才云
贵州省博物馆大悬挑超限结构设计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旅游
鉴赏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