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措施

2021-10-13潘丽洁

南北桥 2021年23期
关键词:供给侧就业高职院校

潘丽洁

【摘    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必须要有所提升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社会需求脱节、职业意识不强、适应能力较弱、专业能力欠缺等问题。基于此,应当从人才培养模式、区域经济协同、学生就业指导、学生适应能力等方面寻求破解之道。

【关键词】供给侧  高职院校  就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3.00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传统重知识、轻理论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必须要作出变革,否则高职院校的学生就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传统的依靠低技术和高能耗的企业已经在产业结构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对于人才的结构性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课程学习必须要和职业素养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有效的就业能力[1]。但是目前来看,部分高职院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并没有及时地进行调整,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存在一定问题,难以满足市场化的需求。因此需要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做出努力。

一、供给侧改革含义

供给侧改革全称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指的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的办法来实现对扭曲的要素配置矫正,促使扩大有效供给,保证产品供给能够满足市场变化的需求,提高全要素的生产效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

在“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期间,我国的经济发展动力将会从以往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通过“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措施,以及产业结构上的升级调整实现过剩产能的淘汰和优化,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方面的供给[2]。在供给侧改革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态必然向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变。因此,对于结构性人才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有所改变,高职院校培養出来的学生必须要更加符合供给侧结构改革后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必须要对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提高,只有这样才符合国家发展的需求,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是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最容易存在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往依靠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再是以往简单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素质的人才。产业结构上的调整直接导致我国人才需求结构的改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人才需求结构性改革的变化,并且也作出了变化。但是总体而言,与结构性改革相比呈现一种不平衡的状态,高职院校的改革远远落后于产业结构上的改革。部分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法、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方面依然落后于市场对于高质量人才的需求。部分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方面依然落后于市场需求,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学生毕业后不能够有效地满足工作岗位需求,需要通过长期的培训才能够胜任工作要求。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相脱节直接影响到了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3]。

(二)学生职业意识不强

职业意识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必须具有的一种能力。职业意识主要指的就是工作者能够对岗位具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够根据岗位的需求进行自身能力的提高,是对个人综合能力的一种集中体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后,大部分企业面对生存压力进行了技术和管理领域的不断革新,企业朝着多元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生产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是以往单纯的人工化的操作,对员工有着更高的智力层面的要求。产业结构往专业分工的方向发展,产业分工和职业岗位越来越细化,对学生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意识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职业变化,能够主动根据职业要求进行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上的调整。在实际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院校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性的灌输和训练。缺乏对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学生难以根据职业的需求进行相应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职业意识不强,就业能力难以提高。

(三)学生适应能力比较弱

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样也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应有之道。学生适应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学生主动有意识地进行推进。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已经注意到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并且已经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融入了相关课程,比如《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等教学科目。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对社会适应能力有明确的认知。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着重于知识性和技能性等领域的学习,而在人际交往、社会学习等领域并没有投入足够的关注。

供给侧结构性变革以后,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知识型人才需求,更应该着眼于学习型的人才,要求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自主进行学习和探究。学生社交能力、处事能力、人际关系等综合性的能力在企业管理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和技能性的能力往往只是基础性的要求。部分高职院校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由于受到“就业率”等指标的限制,在对学生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社交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四)学生专业发展能力欠缺

专业技术能力是学生步入劳动力市场的核心能力,是提高其市场就业能力的关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于“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任务目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提出必然要求我国的各类企业要进行产业结构布局上的调整,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各类型企业只有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需求,不断改进生产供给,提高技术含量,深化产品的附加值,企业才能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生存下去。

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已经进行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宣传,强调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但是从实际运行过程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专业发展能力并没有结合区域性经济的发展进行专业化培养,仅仅是进行部分课程内容结构的变化。没有有效地将学生的专业发展能力作为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培养,没有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行培养,不能为学生专业发展能力提供方向性的帮助。因此,专业发展能力的欠缺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三、供给侧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力提升的策略

(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产教深度融合

长期以来,我国产业工人供需矛盾比较突出,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来进行调整。这种矛盾体现在局域性的产业工人需求不平衡和高职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及薪资水平持续走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再符合时代的要求,人才供给和市场需求脱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通过优化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产教深度融合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人才的培养要和区域性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人才的培养必须要紧贴市场化的需求,人才培养不能是高空楼阁,仅仅着眼于顶层上的设计。在人才培养上要确保高职院校專业设置,紧跟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确保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和企业发展需求无缝对接。其次,注重产教深度融合,把产业需求融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要和产业需求紧密捆绑,保证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能够紧密相连,要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于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置、学生实习课程等相关内容,要听取企业方面的建议,保证生产、教育一体化发展,使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侧重区域经济协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学生专业发展能力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是学生就业能力的集中体现。在高职院校的培养过程中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训练和拔高。高职院校在课程设计和学生培养方案上必须紧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进行调整。把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同区域经济发展协同起来,促使学生专业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能够发挥相互推动的作用。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高职院校能够融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具体而言,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有一定的了解。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具有引导性的作用,学生的培养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需求。在了解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经济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结构性调整,保证学生的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第二,对区域用人单位结构进行深度调研。通过对单位用人结构的调查研究明确企业发展的阶段和瓶颈,促使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高职院校严格按照调研的企业发展结论进行课堂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确保学生学习的专业技能能够和企业的需求协调相一致。

(三)注重学生就业指导,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对于强化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过程中并没有得到有效地体现,也没有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教育。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

第一,帮助学生认识到职业意识的重要性。学生职业意识的缺乏需要通过高职教师的相应教育指导来实现,激发学生的职业意识。在学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的时候,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教育。比如,采访已毕业的学生,了解他们的职业现状,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其职业意识。

第二,实施全过程的就业指导,阶段性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一般而言,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意识的强化主要集中在进校和离校两个阶段。对于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强化措施。在大一阶段,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学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大二阶段则是着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学生进行职场训练。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工作岗位,积累岗位经验。大三阶段则是注重对学生进行毕业求职应聘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学生进行新的角色定位,让学生能够逐步适应职业的需求,逐渐形成基本的职业意识。通过这种阶段性的就业指导和职业意识强化,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搭建就业网络平台,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不仅仅需要知识技能的辅助,也需要学生提升实践能力、适应能力、认识能力等,让学生对职业生活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长期以来,部分高职院校只着重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培训,忽视了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没有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部分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虽然在笔试环节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在面试环节却没能够获得理想的成绩,直接影响了就业。

高职院校要积极搭建网络就业平台,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第一,高职院校要积极同企业开展合作交流,推荐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社会适应能力本质上是一种技艺性的能力,单纯依靠知识技能学习是难以构建的。技艺性能力的获得需要通过大量的经验性学习才能够真正掌握。在教学过程中,院校要同企业进行合作,定期让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实践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适应能力。第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适应能力的发展除了企业实践外同样也需要社会实践,让学生对社会运行发展和构建有整体性的认识。暑假期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下乡或者社区志愿活动,帮助学生增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结束语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的产业结构必将进一步发生重大的变化,传统的低技术、高能耗的产业模式必定有所改变。与之相关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模式也必须要发生变化,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就业能力。目前而言,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但是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依然有所欠缺,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对人才的培养进行一定的规划。要通过产业融合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促使其就业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高锦南,王治雄.“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困境与对策[J].科技展望,2017,27(29):241,243.

[2]李岩.基于供给侧改革背景论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8):51-52.

[3]孙阳.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途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7,19(6):7-9,29.

猜你喜欢

供给侧就业高职院校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