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媒类专业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构

2021-10-12王连峰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体系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立足实践,依托专业和教师,打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改革现有的传媒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平台,组织创新创业活动,建设实践型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完善创新创业实验实训条件,共享创新创业成果,共同促进双方体制机制创新,最终提高传媒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质量。

关键词: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5-0113-02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29

创新创业是驱动中国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最佳动力,是国家层面的核心战略,创新创业类人才是打开这一驱动机的钥匙。200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座谈会时强调:“要大规模培养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建设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教育培养体系,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成长链。”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论述,并在此后的多个场合反复强调。2018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更是将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视程度推到新的高度。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高等院校传媒类专业已经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宝贵经验,但同时也出现较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问题分析

从学科专业分类看,高校整体层面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经验和成果较多,具体专业层面较少,缺少行业针对性;自然学科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果丰富,人文社科类专业相对较少,专门针对传媒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更少。

从施教主体看,传媒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主导空缺、主体模糊,多数是学生工作队伍自发组织实施,依靠第二课堂进行,一线教师、专业教师的参与性较差,主要是自发式、兴趣式,以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为主要目标,难以形成持久的驱动成果和细节性的深度经验,缺少体制保障和制度约束。

从实践模式看,大部分传媒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市场、社会实际需求脱节,高校参与的多,企业参与的少。“诸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仅是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附属内容,不能很好地把创业基本知识、基本素质培养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1]

从受众群体看,大部分传媒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集中在以大学生为主的“精英群体”,不能有效扩大受众面。主要原因是不能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不能在真正意义上扩大“第二课堂”的话语空间。

从校企合作实践看,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校企业合作与行业发展密切相關,不同行业间的校企合作方式与成效相差巨大。企业的个性较强,而高校却注重通用性服务,导致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方向虽然明确,但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高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问题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难点之一。”[2]

综上所述,新时代提升传媒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成效,需要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借助双方合力,推动机制创新,搭建创新创业合作平台,改革现有的传媒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二、思路与实施

(一)思路设计

1.校院搭台,项目唱戏

校院两级搭建平台,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以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引入市场规律,既能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政策的长效作用,又能指导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与地方经济、社会、教育等有机融合、协同发展。

2.企业参与,合作共赢

校企合作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化。高校要打开校门,找准与政府、孵化器、企业的合作发力点,企业要坚定人才引领方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双方以“市场运作、机制灵活、互利共赢”为合作发力点,团结合作,拧成一根绳。

3.教师主导,课程改革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入市场激励机制,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化,使创新创业教师积极主动提升专业技能,深入实践一线,积极打造“教师先行,学生主体”式的师生良好互动、充分发展的创新创业格局。

4.市场引领,专业导向

人才培养的终端是市场,要发挥市场引领作用,将终端前移纳入人才培养过程。重点发挥专业导向作用,要让市场引领与人才的专业成长结合起来,还要消除市场中的无效、无关甚至是负面因素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5.聚焦人才,实践为纲

校企合作建立共生体的必要前提和连接点是人才和人才培养。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佳途径就是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通过动手训练提升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6.鼓励创业,成功孵化

传媒类企业既需要高水平的专业化人才,又需要大量资金和设备。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培养,通过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的改革完成;设备和资金投入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孵化器完成。此外还有创新创业知识培训、方案评估、实践锻炼、合理引资等系列补充措施,必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7.服务社会,扩大影响

高校发挥主体作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多方联动,共同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进一步扩大校院、企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积极引导学生对创新或创业成果进行社会化转化,既要重视市场化导向,又要重视社会公益价值导向,丰富成果转化路径,在更大的范围内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找到归宿。

(二)实施路径

1.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高校要采取“一企一议”方式引进传媒类企业,即把产业链条引进校园,校企双方共建平台。根据实际情况,参考以往经验,可从以下三类合作形式中选择一种合作:浅层次是企业专家进课堂,指导学生提升业务能力,并通过项目化的运作方式获取高校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中层次是校企合作办学,由企业承担具体课程并引入行业一线业务用来教学或作为考核任务;高层次是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直接将企业业务工作链条与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链条对接起来,实现校企融合发展。

2.校企合作,组织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第一,用好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器。发挥孵化器的平台作用,组织创新创业训练营,展开授课与实训,举办项目路演和对接会。通过邀请企业创始人或高层次管理者到校,参加授课培训或座谈交流,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方案,并择优推荐为企业合伙人或合作项目。

第二,依托相关课程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面向现代传媒产业需求,利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等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如在影像创作、纪录片创作、创新写作、影视配音等课程及与其配套的第二课程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引入并完成企业实战项目,再通过校内帮扶措施,把师生合作的课程教学成果直接推向市场。

第三,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加强媒体宣传,发挥传媒类创新创业人才优势,打造或利用现有的新媒体平台,“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报、官网、微博、微信、橱窗海报等全媒体渠道,传播创新创业的知识与资讯,宣传创新创业的课程与活动”[3]。同时,平台也可同步作为传媒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项目来运营。

3.校企合作,建设实践型创新创业教学团队

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盘活现有师资力量,释放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力;聘请优秀企业家、从业经验丰富的优秀管理人员、实战能力强的专家、成功创业的校友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参与教学实践。同时,校内教师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和资源到企业顶岗,以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实战能力。

4.校企合作,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条件

传媒类企业的创新创业既需要专业化人才,又需要大量设备投资,门槛较高。实践场地条件是制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校企双方要积极汇聚各类资源,共同建设实践场地。学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以提供必要的实践场地和基础设备为主;企业将资源引入学校,建立个性化的实践场所,既满足自身业务需要,又便于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双方还可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建立校外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5.校企合作,共享创新创业成果

校企合作的关键连接点是切实提升人才培养成效。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坚持成果导向,改革实践类课程评价办法,大量开展开放性实验和实训项目,如纪录片创作等课程,引入社会需求,通过项目化运作,课程作业可直接成为企业产品。再如校企双方共同孵化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可同时支撑学校人才培养成效的提高以及企业利润的增长。

6.校企合作,共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深层推进管理制度创新,充分激活教师、学生创新创业的活力,把创新创业成果导向作为教师职稱评聘、职务晋升的关键要素。应给予优质项目一定的资金扶持,以降低创新创业实践的门槛。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整合课程资源,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创新课程考核制度,把合作企业的业务纳入部分课程或课程的部分环节中,把课程作业与市场产品统一起来,让学生的作业或作品在市场中被考核。

三、结语

新时代提升传媒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成效,需要大力加强校企合作,推动校企双方体制机制创新,搭建创新创业合作平台,改革现有的传媒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在此过程中,要尊重企业个性化的需求,校企共同寻找合作点,还要注意应逐步推进、稳步提升,要明确教学改革的实践意义和实践价值,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势出现。

参考文献:

[1] 胡铁,李荣香.基于“校企合作”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21):69-70.

[2] 董秀成.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传媒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未来传播,2019,26(03):73-78.

[3] 段鹏,马奇炎.传媒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发展初探[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04):156-161.

作者简介:王连峰(1977—),男,山东济南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体系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