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艺术类高校影视传媒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研究
2021-10-12梁笑然
梁笑然
[摘要]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对影视传媒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但在此环境下,艺术类高校的影视传媒人才培养面临困境与矛盾:一是人才培养与媒体融合环境下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人才培养方案相对固定与媒介技术、环境发展变化快之间的矛盾;三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与用人单位实践要求高之间的矛盾。为系统性解决存在的矛盾,文章建议艺术类高校在影视传媒人才培养中强化平台建设:一是加强引领,建立高水准、常态的专业指导组织;二是建立线上和线下互动的教学资源平台;三是构建连接高校与媒体机构的协同实践平台。
[关键词]媒体融合;影视传媒;人才培养
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媒介格局。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成为国家战略[1]。新的媒介环境必然对人才需求提出新的要求,这也倒逼了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要进行相应变革。
一、背景:媒体融合对影视传媒人才的新要求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传统报纸、广播、电视的媒介格局被打破,再加之互联网等新媒体形式的出现及其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使社会对影视传媒人才的需求有了新的变化。
(一)新媒体的技术依赖性对影视传媒人才技术能力要求显著提高
互联网新媒体是基于技术发展出现的,每一次发展的飞跃也往往是源自技术的进步。当下数据可视化、H5融媒体产品、VR呈现等新的媒介形式层出不穷,从数据挖掘到内容呈现,从拍摄制作到编程互动,这些新的媒介形式都依赖于技术手段来实现。
根据《中国传媒人才能力需求报告》(2018),媒体机构招聘对人才均有一定的技术能力要求,位列前几位的技术软件要求为:PS、App、Office、AE、Android、final cut、python、maya、premiere、ios、web等[2]。这其中既有影视制作软件,也包括了一些编程软件。这其中的一些技术要求在以往影视传媒类人才培养方案中并不存在。
(二)媒体融合环境下新岗位产生新的人才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除了传统主流媒体,还出现了大批社交媒体平台、视频平台、短视频应用及相关的公司机构。在此环境下,不少新兴的岗位应运而生。在智联招聘以“影视传媒”为搜索职务类别,在2021年7月22日搜索北京的招聘信息,前330条信息中,除了传统的编导、策划、摄影、后期制作等岗位,占比比较高的还有直播主播与穿搭博主、软件工程师、新媒体运营等岗位,分别占到了招聘总信息的15%、9%和8%。这些新的岗位需求对影视传媒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非媒体机构人才需求对影视传媒人跨专业素养的要求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会已经进入公共传播时代。在融媒体环境下,不少非媒体机构,如政府、大型企业、高校等都有进行信息传播的需求和渠道。因此,既具有影视传媒基本素养,又具备一定其他领域内知识的跨专业人才需求不断攀升,这对影视传媒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中国传媒人才能力需求报告》(2018),社会行业组织里对传媒人才需求比较高的行业有金融、财经、大学、汽车、汽车、房地产、时尚、旅游等[2]。
二、困境:艺术类高校影视传媒人才培养面临的诸多矛盾
媒体融合对影视传媒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专业设置的原因,目前看来国内高校的传媒教育大体有“两种取向”:一是艺术门类下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如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影视摄影与制作等);二是文学门类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如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等)。这两类专业各有所侧重,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更加注重对艺术审美和影视制作技能的培养,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更加注重对新闻采访和文字功底的培养。本文主要侧重于对艺术门类下的影视人才培养进行观察和分析。面对媒体融合的新环境和新要求,当下艺术类高校影视传媒人才培养存在以下一些矛盾。
(一)艺术类高校影视传媒人才培养与媒体融合环境下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就业机构及新的就业岗位对影视传媒人才掌握新媒介技术要求大大提高,同时对跨专业素养也具有一定的要求。
目前,不少艺术类高校对影视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调整还远远不能适应当下的媒体融合环境。比如大多数艺术类高校在影视传媒类专业设定上还是以传统的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为主,对网络新媒体等专业方向设置不足;再如某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目标依然主要定位于培养“记者和摄影师”,未能充分考虑当下媒介环境中新增的更加丰富的岗位需求;另如某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在专业方向设定上只有新闻主播方向、节目主持方向和影视配音方向,基本还是针对传统广播电视主持人的培养需求,而时下网络直播主播已经成为重要的人才需求之一,且网络直播主播与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显然还是具有比较大的区别,但这类需求并未进入部分高校人才培养的视域里。
(二)人才培养方案相对固定与媒介技术、环境发展变化速度快之间的矛盾
为保证高校教学的规范性和严肃性,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必须严格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但影视传媒类专业与其他大多数专业相比,其与社会联系更为紧密,也更容易受到媒介技术和环境发展变化的影响。笔者在走访用人单位的时候,常听到用人单位反映学生掌握的知识已“过时”。此外,由于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教学学时、课程比例、教学内容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即便学校、教师有意去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也常常受限于种种因素,只能进行小范围的调整,很难完全适应媒介的发展变化。
(三)高校人才培养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与用人单位实践要求高之间的矛盾
高校在人才培养时普遍采用的是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和媒体实验中心(综合实习)三个部分相结合的培养模式[3]。理论课程对所有高校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且往往在课时上占比相对较高。从传统来看,艺术类高校在教学中普遍较为重视实践教学,无论是在实践课程,还是实践课的设置都有比较充分的考虑。但实践课程的具体操作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一是实践型师资数量不足。高校在招聘时往往比较重视教师的学历和科研能力,虽然也有不少艺术类高校比较重视实践型教师,但是整体来看在高校中真正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丰富實践经验的教师数量依然偏少。再加之在媒体融合环境下新的技术和新的媒介形式层出不穷,能够确保建立一支始终和媒体实践保持在同一步伐的实践教师队伍确实存在一定困难。二是相关实验室和实践平台难以满足需要。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影视设备不断升级,电影级的摄像设备、虚拟演播室、高级混录棚等升级换代越来越快。此外,许多新的媒介技术出现,如大数据技术、AR/VR/XR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其不断要求实验室的更新和提升。对绝大对多数高校来说,高校保证学生能够在和媒体实践保持基本一致的实验室和实践平台进行实践练习也是其一个教学现实的难点。
从人才培养的综合实习环节来看,目前多数艺术类高校的综合实习组织力度还不够。以某省两所艺术类高校为例,大型综合实习都开设在大学四年级,且学校不统一进行实习安排,由学生个人选择实习单位。虽然这种实习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缺少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实践效果往往不显著。
三、突破:艺术类高校影视传媒人才培养的平台建设
面对不断变化的媒体融合环境,结合当下国内影视传媒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诸多矛盾,笔者依托课题组对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英国伯恩茅斯大学、韩国圆光大学等国外大学的调研,系统提出对艺术类高校影视传媒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的建议。
(一)高校建立高水准、常态化、与业内相连接的专业指导组织
为加强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各国都成立了相应的专业教育指导组织或出台相应的指导性文件。以美国为例,新闻传播领域有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4],影视艺术教育领域遵循《国家艺术教育标准》[5]。在我国,为提升对影视传媒教育的指导,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如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这类机构通过集合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对专业教育展开必要的引领和指导。
但对各个高校来说,由于学校层次不同、特色不同、专业构成不同,全局性的方向引领未必适合高校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媒体发展日新月异,仅仅着眼于学界也无法掌握最前沿的媒介趋势。因此,为保证艺术类高校在影视传媒人才培养上适应媒体融合时代背景,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前沿性,笔者建议高校建立由学界和业界专家共同组成的高水准、常态化的专业指导组织,并对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确定等进行常规审查和指导,从而提升整个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二)构建内容丰富的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平台
2018年11月24日,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做了题为“建设中国金课”的报告,其中“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成为重要的建设课程类型之一[6]。此后,高校越来越多的课程采取了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方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确立与翻转课堂理念具有重要的联系。翻转课堂将传统的“课上学习专业知识+课下完成作业练习”的模式,转换为“线上学习基础知识+线下课堂进行研讨练习”等高阶学习的模式。
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否只能是这一种模式呢?答案是否定的。笔者在对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媒体融合教育进行调研后发现,该学院的媒体融合专业的学生在大一、大二完成两年的通识课程后,在大三、大四进行专业方向选择。由于该校具有较强的实践特色,因此大三起其主要的课程都是实践性课程,如移动设备艺术与技术课程会要求学生利用移动设备完成作品拍摄及后期处理。该课程线下课程主要是教师引领下的实践作品拍摄制作,而将具体的设备操作、软件处理等培训内容放在线上教学资源完成。这种教学模式即线上技术操作学习+线下实践指导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用于更具有高阶性要求的作品拍摄,通过教师的一对一组的指导方式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作品水平。而从国内情况来看,采取这种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高校还不多,有不少高校仍将设备操作、软件学习放在了课堂上,使得本就有限的线下教学学时被用在较低阶的学习上。
因此,面对影视传媒人才培养方案相对固定与媒介技术、环境发展变化速度快之间的矛盾,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跨专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的实际情况,高校应尽快建立线上、线下同步发展的教学资源平台,加大线上教学资源的开发力度,通过线上教学资源进一步拓展线下教学资源的内容空间。同时,高校也要不断提升对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的认识和应用水平,将有限的线下教学学时用在必须由教师指导的高阶学习中。
(三)构建连接高校与媒体机构的协同实践平台
影视传媒专业是实践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用人单位对人才具有较高的实践性要求。但高校的具体实践教学往往面临一些现实的困难。因此,如何更好地确保高校在人才培养时尽可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通过综合实习环节使学生完成从专业学生到职业人才的转变,也是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韩国圆光大学及其他韩国高校的调研发现,韩国的高校同样普遍比较重视对影视传媒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在教学环节设置了丰富的实践课,同时也具有较为系统的综合实习环节。为了解决高校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师资和实验室、实验平台的不足,韩国的媒体协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高级别的专业协会作为桥梁完成高校和业内媒体机构的沟通工作,并将高校和业内媒体机构的合作形成常态化联系机制:高校在教学中涉及实践的环节由媒体机构派出业内从业者进行实践教学,并由协会完成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综合实习环节则由协会沟通并组织学生或学生社团进入媒体进行机构内的系统实习,从而保证综合实习是一种真正的行业内的职业实践。
正如上文所述,艺术类高校在实践教学中确实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要求高校全部自行建设与当下媒体融合环境同步发展的实践资源较难实现。因此,如何充分将社会资源“为我所用”,实现与媒体发展的良性互动是一个值得我们尝试的思路。这就需要我们以协同创新的思路构建连接高校与媒体机构的协同实践平台,通过发挥高校的人力优势和媒体机构的资源优势,实现双赢,保障影视传媒人才实践能力的切实提升。
四、结语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随着媒体融合不断深入,回顾和反思媒体融合背景下影视传媒人才的培养现状和不足,进而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十分必要的。艺术类高校作为影视传媒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更为重大的责任,有必要从宏观上对其影视人才的培养提出更多的发展建议。本研究通过对美国、英国、韩国等高校的影视人才培养进行调研和观察,同时结合国内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局限于传统课堂教学,从社会、媒体、学校的协作,线上培训与线下教学的配合等角度,倡导媒体融合背景下艺术类高校影视传媒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建设一个系统平台:一是建立高水准、常态化与业内相连接的专业指导组织;二是强化线上和线下两条教学资源的平台建设,拓展教学的宽度和广度;三是构建连接高校与媒体机构的协同实践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新华社.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指导意见审议通过[EB/OL].(2014-08-21)[2021-07-16]. 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0821/c172318-25511854.html.
[2]刘蒙之,刘战伟.中国传媒人才能力需求研究报告(201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3]战迪,朱璐霞.融合时代视听傳播人才培养模式革新探究[J].新闻春秋,2021(01):34-39.
[4]李明海.媒体融合语境下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
[5]王宜文,李璠玎.美国影视教育学科模式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06):86-88.
[6]爱课程.遵循“两性一度”标准,倾力打造五大“金课”—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深入阐述中国金课建设要求[EB/OL].(2018-11-24)[2021-07-16].https://www.sohu.com/a/277556023_32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