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策略分析
2021-10-12王卓玛措
王卓玛措
摘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对具有深厚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研究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承接古今文化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与传承者,对历史文化研究具有深刻意义,因此,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责任的文化馆要求更高。基于此,本文对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甘肃省舟曲县文化馆为例,分析文化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策略,意在为相关学者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特定时期、特定地区的文化集中体现,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可以打破时空壁垒,让群众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时代的发展背景、经济水平、民间信仰、社会风尚。相较于文字记载的客观性,其更能带给人们直接的主观感受。文化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主要机构,承担着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因此,文化馆应该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向世界。
一、文化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缺失
据调查,我国文化馆普遍存在管理体制缺失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上没有形成系统的、完整的传承机制。这种工作机制的长期运行,直接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项传承工作的部署和开展,致使各项工作无法落地。同时,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文化馆工作人员对自身传承责任意识不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重视程度不足,也会阻碍文化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进度,甚至可能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的资源损失。
2.经费匮乏
非物质文化传承本身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以负担文化传承中需要的物料与技术。但是多数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传承工作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少,仅够维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相关地方政府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信息掌握不足,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不够重视,导致长期缺乏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方面的资金投入。在此背景下,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经费匮乏,相应的技术设备严重落后。
3.工作不严谨
目前,我国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形式化、表面化问题严重,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没有落到实处,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措施不完善,传承工作漏洞频出。根据调查发现,文化馆工作人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敷衍的工作态度、不规范的工作行为、不严谨的工作意识是阻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因素。
(二)对策
1.优化管理体制
合理、科学、高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传承的重要措施之一[1]。文化馆在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中,需要完善管理体制,制定详细的工作细则,工作人员要根据工作细则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杜绝一切形式主义,从务实出发,针对每一件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不同的、专一的,适用于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案和保护办法,进而规范各项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提高民俗非物质文化遺产管理工作人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意识。
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资金需求量较大,财政部门需要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特性,加大经费支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提供充足的运作资金。文化馆属于社会组织,为非营利性机构,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针对文化馆经费紧缺的现状,当地政府需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资金投入,大力支持文化产业。
3.专业化队伍建设
为适应新时期、新阶段、新要求,文化馆经营模式需要由单一化特性向多元化特性转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将单一型人才转变为多样型人才,创建一支专业、多元的人才队伍。文化馆应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实际发展需求,为队伍内的每一个人制定针对性培养方案,使队伍内的每一个人都具有不同的专业技能,将队伍打造成高水平、高质量、高技能的综合性团队,从而提升文化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力。
二、文化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历史的见证与传承,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一种文化的缩影,因此,文化馆需要充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下文将以甘肃省舟曲县文化馆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地舞的传承为例进行策略分析[2]。
(一)完善多地舞保存与传承机制
在新时期背景下,多地舞在传承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后继无人与资源流失。甘肃省舟曲县文化馆作为多地舞的保护与传承机构,必须解决上述问题。首先需要做好多地舞保护与传承工作,根据甘肃省颁布的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范来完善多地舞的保存与传承机制。文化馆要与高校进行合作,将多地舞列为高校研究课题,鼓励高校舞蹈专业师生进行多地舞的学习与表演。同时,甘肃省舟曲县文化馆也可组建专业的多地舞表演团队,培养多地舞传承人,更好地进行多地舞传承[3]。
(二)媒体传承
我国已经迈入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兴媒体层出不穷,信息文化传播途径日益丰富,因此,甘肃省舟曲县文化馆可以通过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多种新媒体手段传播多地舞文化,引起当地媒体对多地舞的重视,从而加强多地舞的媒体宣传。此外,甘肃省舟曲县文化馆也可以邀请多地舞传承者参加各种舞蹈表演、非物质文化宣传活动以及在各种节日进行汇报演出,如五四青年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为进一步加强多地舞传承,文化馆还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全民参与式的多地舞传承人选拔活动,激发人民群众对多地舞非物质文化的兴趣,从而提高多地舞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促进对甘肃省舟曲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地舞的传承。
(三)教育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在时间长河中的积淀,是不同时期思想文化与历史背景的承载体,因此,甘肃省舟曲县文化馆可以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教育意义,组织学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地舞的教育活动。学生可以通过甘肃省舟曲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增强自身民俗文化保护意识,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能力。甘肃省舟曲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管理人员也可以在“教、学、做”的教育理念下,组织学生学习多地舞,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培养多地舞的传承人。
(四)商业传承
在新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外国游客数量逐年递增,而外国游客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兴趣,各个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馆是国外游客必定会参观的场所。基于此,甘肃省舟曲县文化馆可以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在周边成立多地舞的工作室,专门为游客提供学习多地舞的机会。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地舞开发相关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利于促进甘肃省舟曲县文化馆的多地舞传承工作。
参考文献
[1]贾美柳.文化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探究[J].卷宗,2020(17):381.
[2]李建丽.论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2):29-30.
[3]张晓薇.文化馆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J].艺术品鉴,2018(5):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