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信息化时代互动装置艺术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2021-10-12张舒雯

收藏与投资 2021年9期
关键词:装置艺术互动

张舒雯

摘要: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新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的产生,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大众对美的追求越来越迫切,一些艺术家将新兴的技术和材料与艺术品结合,使艺术作品的呈现方式有了多元化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家开始关注公众的感受,通过亲身体验和想象,并运用新科技和创新理念,让艺术品更具开放性,互动式装置艺术因之应运而生,其结合有趣的交互式设计和交互式多媒体技术,让装置艺术更加引人注目。互动式装置艺术也为当代美术的呈现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使观众乐于参与其中。

关键词:装置艺术;互动;数字化信息时代

当今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媒体已然成为新兴产物,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时,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创作也产生了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艺术工作者在艺术表达上具有创新的形式和新颖的风格特征。在社会信息传播上,信息的呈现方式是丰富多样的,这些表现形式被统称为媒体。当代社会中经常被提及的数字媒体包含文字、音频、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形式,数字媒体以大众传播理论为依据指导现代艺术的发展,这些发展能将信息传播技术传播并应用到与艺术高度融合的综合性交叉学科。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装置艺术在中国由一开始的模仿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装置艺术发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短短几十年就已经发展成为常见的艺术类型。

装置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一种门类,主要是指在特定的空间,艺术家利用现有的一些材料设计或制造出可以用来表现空间、存在、感知、体验的人为合成的艺术作品。也有说法表示,装置艺术就是场地、材料、情感三种元素的结合。装置艺术这个术语是由“Installation Art”翻译过来的,其原先是建筑学的术语,在现当代被用于戏剧领域,从广泛意义上来说可以指代被拼贴、布置、移动、拆卸的舞台布景及其零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装置艺术的出现,使可以被触摸的物品名正言顺地成为艺术品。1910年马塞尔·杜尚(图1)的作品—《泉》(图2),这个在西方美术史上利用现成品制作出的“装置”作品,奠定了装置艺术的基础,让装置艺术品的定义更加清晰。继而在1913年,马塞尔·杜尚将一个带前叉的旧自行车轮安装在一个圆凳上,将其命名为《现成的自行车车轮》(图3),自行车在艺术家眼里就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灵感的缪斯。在这之后,艺术家们开始利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成品来进行创作。1910年,马塞尔·杜尚将一个签有自己名字的男用小便池放置在蓬皮杜艺术中心展示之后,使不可理解、不被关注的装置艺术渐渐地走进了艺术界的主流领域,而这件艺术品也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

发展至今,装置艺术一直在接受大众对它的评判,人们或赞许,或不解,不同学派的学者对这项艺术门类有不同的看法,在此局面下,装置艺术朝着自己的领域不断迈出步伐,在经历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大时代后仍然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在现代,仍然有一大部分人对艺术持有刻板印象,他们认为艺术作为一种传播精神文化的载体,常常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形象和态度来审视观赏者,而创造艺术品的艺术家妄想激励受众,以主宰者的思想向大众传递作品与现实的关系。

为了迎合新时代的发展,艺术家们也在不断探索更多的艺术发展方式。现如今,一部分艺术家将作品展示在网络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放开了对参观者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大众可以利用各类型的电子产品“云”逛展览,这使艺术逐渐贴近生活。互动装置艺术的出现,缩短了观众与艺术的交流距离,观众忘却了艺术隐晦、抽象的概念,自由地参与与艺术的互动。在数字媒体时代,数字媒体巧妙地将空间与艺术结合,为观众的观赏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前瞻性、实验性、观念性的装置艺术在当代艺术的陪伴之下迅速发展,有研究者指出这门艺术可能逐渐取代几百年来在艺术界占据主流地位的观赏性艺术,越来越多的先锋艺术家也把装置艺术当成自己的主要创作手段。西方也有专门展出装置艺术的博览馆,比如坐落在旧金山的卡帕街装置艺术中心、纽约新兴的当代艺术中心PS1,很多美术院校也开始开设装置艺术课程,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已经设有专门的装置艺术学士学位。装置艺术在西方当代美术馆的展览中也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美国圣地亚哥当代艺术博物馆在1969—1996年期间,总共举办了67次装置艺术展览。中国也逐渐有了很多的装置艺术团队和装置艺术家,比如SeeekLab,这是一家集合了多名跨学科背景人员的新媒体装置创作团队,热衷于艺术、媒体和科技的交叉創作,他们希望能在作品中寻求装置之于人类情感的意义,通过创作跨越人类情感和科技之间的界限,找到表达观点的新方式。还有来自泉州的装置艺术家—蔡国强,他利用烟花重塑艺术。装置艺术创作者通过建立秩序来表达自身的艺术思想,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其作品成了与公众沟通的桥梁。国内外也有很多对装置艺术的历史背景、概念、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的书籍,例如《西方后现代艺术流派书系装置艺术》,书中说道:“装置艺术中与当代的科学技术发展互为联系的艺术展示手段包括电视、录像、电影和投影。现代人的审美感受方式在当代高科技传媒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变化,艺术跨越时间、空间、地域、国界和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俄罗斯文学评论家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曾说,艺术的存在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装置艺术在创作中不能缺少三大元素—空间、技术以及大众的体验,随着这些创作元素的不断变化,装置艺术也在不断发展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关注公众的感受,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和想象,并运用新科技和创新理念,让艺术品更加具有开放性、互动性的装置艺术应运而生,其结合有趣的交互式设计和交互式多媒体技术,让装置艺术更加引人注目。装置艺术家经常通过装置艺术来表达社会的、政治的或者个人的内容,通过互动装置艺术这门与现代科学技术同步发展的艺术,创造了一个使观众沉浸其中、可能陌生又可能熟悉的艺术世界,这门艺术不仅作为与科技相结合的艺术学科,还让观众通过自己的思考来理解这个世界,所以说装置艺术也可能是最直接的表达艺术家思想的艺术,艺术家的创意和现代科技为其存在提供了平台。互动装置艺术增强了艺术的互动性,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自觉地参与艺术互动,获得视觉与心理的双重享受。

时代的不断发展使大众对艺术的追求不断渗透到生活中,互动式装置艺术拓展了大众对艺术呈现方式的认识,赋予了艺术更多的可变性,在观众欣赏的过程中赋予了艺术作品生命感,并且增强了大众欣赏艺术作品的沉浸感,使其能全方位地体验艺术之于生活、生活之于艺术的概念融合。由于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新兴媒体对传统的媒体形成了巨大冲击,因此有一些人认为科技化代表了当代装置艺术的发展趋势,而评论家盛葳则认为当代的装置艺术已经脱离了早期工业化的特点,且现代化社会的生产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发生了改变,现代科学技术作为媒介的介入,使装置艺术的发展受到新兴技术的约束,尽管如此,低成本的装置艺术依然能做出优秀的作品。先进科技的进步能带动艺术创作方式的转变,为互动式装置艺术提供跨学科领域的支持,从而使艺术的表现形式有了更多的可能。装置艺术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互动,提高了观者的沉浸式观赏体验,缩短了艺术与大众、艺术创作者与大众的距离,让大众可以从艺术品中深入了解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不再只通过表面欣赏艺术作品,而是通过互动沉浸式的体验去挖掘艺术品背后的创作故事,以多元化的艺术交流提升观者的艺术修养和精神品质。

当代艺术的形态还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科技、材料的发展都赋予了当代艺术无限的可能性,但不管怎样发展,当代艺术的产生都是一种结果、一种表达方式,是艺术工作者在当下对一些事物的质疑和反问。装置艺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不一样的表达方式,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调整自身的呈现方式,实现了当代艺术表现形式的多元化。

猜你喜欢

装置艺术互动
浅析民族文化“面具”与装置艺术的重组
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之于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性研究
“物”化的空间
装置艺术介入城市邻里空间的应用研究
用互动方式打通两个舆论场
手机报面临的发展困境及纾解之道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