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山古建筑的文化特色与保护策略探究

2021-10-12程采杰徐志国

收藏与投资 2021年9期
关键词:文化特色保护策略

程采杰 徐志国

摘要:泰山古建筑历史文化悠久,极具特色,自古就有文人发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慨叹。近年來,地方文化保护局对泰山古建筑的文化特色与保护策略研究相当深入。本文讨论泰山古建筑的文化特色与保护思路,同时探究泰山天梯—一天门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泰山古建筑;文化特色;保护策略;一天门;节点设计

泰山古建筑具有丰富的历史特色和内涵,每年都能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秀美风光。为此,必须深入研究泰山古建筑的文化特色与内涵,并做好其保护相关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泰山文旅行业长久、稳定地发展,吸引更多客流量。

一、泰山古建筑的文化特色

泰山古建筑能够展现丰富的历史底蕴,其文化魅力极为独特,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为之驻足。泰山的人文景观包含两大部分:首先是泰山碑刻,其次是泰山古建筑。以古建筑为例,它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塔、桥、亭台、楼阁、寺院、庙宇一应俱全,这充分展现出泰山古建筑工匠的用心。对于泰山古建筑群,主要根据泰山的不同景致特征来因地制宜地实现对其的设计与改造。从另一个角度看,泰山古建筑具有极为浓厚的地域特色,在文化特色延续与创新上实现了完美统一。这些古建筑能够映射出泰山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在泰山古建筑周围,临道而建的木制建筑、供游客攀登休息的指引性建筑、半山中悬挂点缀的标志性建筑以及古时王侯将相祭奠朝拜的祭祀庙宇数量众多,它们都被一条漫长的登山盘道连接、贯穿,成为中国山岳人文景观文化中的典范。所以说,泰山古建筑的文化特色是相当深邃的,是我国历史建筑文化中的瑰宝。

以一天门为例,它是拥有近500年历史的重要泰山古建筑。一天门又被称为“红门”,它是泰山中溪的重要门户,一天门坊位于红门宫南盘道上,为大跨道双柱石坊结构,是红门宫建筑群的起始处,建于明代,参政龙光题额,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巡抚李树德重建,上方横梁刻有“一天门”三个蓝底的红色大字,两侧有明代人题“天下奇观”“盘路起工处”的大字碑。一天门呈半封闭凹形空间,加之宫前三重白色石坊,就构成了一组高低错落、色彩鲜明、形状如若天梯的古建筑群,整体设计巧夺天工,堪称“天下奇观”[1]。一天门坊前有关帝庙,但始建情况已经无从查起,其祭祀对象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将领关羽。明清时期,山西盐商经常在这里聚会祭祀,奉福神灵,所以它又名“山西会馆”。1983年,经过重建以后的一天门已用作国家文物局泰安培训中心,在中心庙宇东院种有一株古柏,另有墙外碣书“汉柏第一”。在一天门宫西有大藏岭,其岭巅有石屋可藏物。宫后有巨石耸立,被称为“小泰山”,它是作为碧霞元君的化身而存在的。原有元君小庙,旧时多有香客在这里焚香祈福,建国后庙宇被毁,在1985年再次重建。在稍北路西有清代和民国年间“合山会记”碑26块,今称“小碑林”,26块石碑中记载了当年朝山进香的盛况。

二、泰山古建筑的保护策略

泰山古建筑历史文化悠久,处处洋溢着迷人的历史气息,在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慕名前来的同时,也会遭受一定的损伤,所以,做好泰山古建筑的日常保护工作非常有必要。下文主要探究了泰山古建筑的几点有效保护策略。

(一)日常防护、防火

泰山古建筑文化保护工作要注重日常防护和防火,这对于大量以木、石为基本材料构造的古建筑而言非常重要。近年来,全国各地都有因疏于防范而导致发生火灾、古建筑被毁,这些都为泰山古建筑的文化保护者敲响了警钟。就泰山古建筑而言,它以木质结构为主,随着时间的流逝,受外界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泰山古建筑木质结构中会出现裂缝,断裂、失火现象偶有发生,加之泰山地势险峻,水源运输十分不便,一旦发生火灾,极难及时扑灭。目前,旅游季时的泰山游客数量大幅度上升,部分素质低下的游客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有目共睹,甚至有些游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山,这些都是人为埋下的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做好泰山古建筑防护、防火工作,后果将不堪设想。泰山古建筑的防护、防火策略可以围绕几点展开。

1.增强工作人员的防火意识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与防火检查教育工作,与此同时,也要针对泰山旅游区范围内的各个商户提出具体的防护、防火要求,要求各家配备防火设备,将火灾隐患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2.加强对火种及易燃危险品的管制

泰山景区是无烟景区,不允许游客带火种上山,在游客登山前会进行安检,每位游客都要被查验随身携带物品,打火机等易燃危险物品会被没收,游客下山时可自行取回,针对安检环节要严格把关,防患于未然。

3.升级水源储备,优化水源运输方式

对泰山上的水源储备与水源运输方式进行分析,定期升级,同时修建专门的消防队员上山通道,充分做好火灾预案工作,能够确保在发生火灾等危急情况后,有关部门及时做好防护工作,解决威胁泰山古建筑的重大安全问题。各部门管理者需要深化认识,将泰山古建筑火灾发生概率降到最低[2]。

(二)正确引导、教育游客

要正确引导前来游览参观泰山古建筑的游客,控制泰山游客数量,确保景区承载力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线上。以国庆期间为例,泰山游客数量大幅度攀升,甚至出现了游人无法正常走动的情况,这些给泰山古建筑保护造成了巨大困难,使游客的管理工作也面临诸多挑战。泰山古建筑相关保护工作人员应该通过大屏幕、广播引导游客,并设置防护栏和提示标语,引导、教育游客有序参与旅游参观活动,形成正确的法律管理制度[3]。

(三)行政防护管理

在泰山古建筑的文化特色与保护策略研究方面,相关部门需要建立行政防护管理体系,对泰山古建筑中的历史文化主轴线进行保护,更新使用价值,同时提升其衍生价值[4]。在行政防护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泰山历史文化主轴保护与更新协调委员会”,统一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泰山古建筑特色文化主轴线被纳入泰山风景名胜区统一管理机制当中[5]。

具体来说,要建立多学科“专家组”,从长远视角研究历史文化主軸线,丰富培训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同时加大资源保护与监测力度,有效提高历史文化轴线层面的保护管理资金投入比例。在多地域跨国交流过程中,应结合国际交流内容与世界遗产委员会共同管理先进科研机构,建立交流合作机制,同时要完善居民参与制度和公众参与机制,优化泰山古建筑与当地民居重合区域的社会文化环境,深度探讨多样化的公众参与机制,其中应该涵盖志愿者制度、科学研究制度以及监测合作制度,争取更多支持,有效扩大风景名胜区的正面社会影响[6]。

(四)法律制度管理

在法律制度管理层面上,若要为泰山古建筑历史城镇保护提供有效参考,应更新保护领域,建立由上至下、详细、健全的法律体系,主要针对泰安历史文化主轴线规划范围与历史街区范围建立法律制度管理体系,形成泰山历史文化轴线保护条例,并扩充条例中的相关内容,体现历史文化轴线与环境保护管理的总体要求,同时也要对与泰山历史文化氛围相符合的城市景观内容进行分析,保证将泰山古建筑未来建设行为有效限定于高层次保护机制当中,规范相关维修、翻建、新建以及改建行为[7]。

(五)社会活动管理

社会活动管理要充分重视泰山古建筑的公众参与保护与市民教育保护。这一过程需要旅游部门从管理方面切入思考,加强与专家顾问、市民之间的合作,鼓励市民参与泰山历史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事业,参与志愿相关学术与保护组织研究建设过程,争取最大范围的支持和合作,形成民众参与协同发展体系。在这一过程中,相关部门也需要建立泰山历史古建筑文化资源的研究和宣传教育体系,深度挖掘、剖析古建筑的本质价值内容,然后就地域活动与社会教育事业内容展开分析,开展志愿者学习会,为国内外游客传递优秀文化内容,打造良好的、具有宣传本体机制的PR媒体,为泰山历史文化古建筑遗产资源建立网站,制作外国语言版本的HP宣传手册。另外,针对泰山历史文化的民众教育宣传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可将泰山历史文化渗透到地方学校教育体系中,联动社会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泰山特色历史文化保护活动,建立基于地方大众的学校、社会、家庭等多位一体的古建筑保护机制,以充分体现泰山古建筑保护的重要价值[8]。

三、结语

泰山作为五岳之首,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名山,它的价值不言而喻。在当下保护泰山历史文化特色的进程中,工作人员要制定有效策略,从不同方面深入了解和研究泰山历史文化以及可持续发展和永久保存这一文化内容,确保泰山文化持续焕发勃勃生机,散发迷人的东方魅力。为此,贯彻泰山历史文化特色保护策略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值得更深层次的研究和讨论。

作者简介

程采杰,1983年8月生,女,汉族,山东泰安人,文博助理馆员,本科,研究方向为泰山古建筑文物保护。

徐志国,1976年6月生,男,汉族,山东泰安人,文博助理馆员,本科,研究方向为泰山古建筑文物保护。

参考文献

[1]聂磊.泰山古建筑的文化特色与保护分析[J].收藏界,2019(3):36-37.

[2]何雷.关于城市发展中古建筑古文化的保护分析与传承探讨[J].艺术家,2020(2):156.

[3]童思棋.基于古建筑的保护及修缮分析[J].居业,2019(11):152,154.

[4]濮丽,赵武,郭敏,等.旅游发展背景下古建筑保护的对策探讨[J].旅游与摄影,2020(7):71-73.

[5]翟艳燕.基于古建筑的保护及修缮分析[J].居舍,2020(13):15.

[6]王霖.我国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神州,2020(11):35.

[7]余舒婷,高单单,朴爱莲.西津渡古建筑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借鉴日本经验[J].青春岁月,2019(7):224,225.

[8]罗纪宁.城市古建筑保护与文化传承的文化营销战略—以广州陈家祠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20(1):32-39.

猜你喜欢

文化特色保护策略
浅析油气层损害机理及保护策略
湖北民间舞蹈的特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梅山文化动画化的可实施性
移动阅读环境下数字版权保护探究
沈阳故宫的营建与空间布局特色分析
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培育探究
日本旅馆传统文化特色研究
蜀锦的文化特色与价值研究
庐山牯岭近代别墅旅游资源现状与保护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