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乾肉羊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2021-10-12马惠海赵中利苑志宇钱芙蓉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8期
关键词:管围胸围肉羊

翟 博,马惠海,赵中利,曹 阳,武 斌,马 骏,苑志宇,钱芙蓉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吉林公主岭 136100

双乾肉羊是以南非杜泊绵羊作父本,吉林本地寒羊(寒羊串子)为母本,利用杜泊羊肉用性能好和寒羊繁殖率高的种质特性,采用常规育种和FecB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经杂交选育、横交固定与扩繁,培育的适合生产优质高档羊肉的肉羊新品种。

双乾肉羊具备较强的采食能力,耐粗饲,适合舍饲与半舍饲。在生长性能方面体现为,生长发育速度较快,肥育性能较好;在繁殖性能方面体现为性成熟较早,具备高繁殖效率;双乾肉羊产肉性能卓越,肉质优良。我们以双乾肉羊的生长发育作为切入点,充分挖掘其生产潜力。双乾肉羊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对该品系种源的早期选择、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充分利用,以及双乾肉羊整体生产性能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产地自然条件

双乾肉羊产地为吉林省,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交替,春季干燥,夏季多雨,平原气温24 ℃以上,秋季温度适宜,冬季寒冷期长,气温在-10 ℃以下。农作物主要以玉米为主。玉米的籽实可以用作饲料原料,玉米的秸秆可以加工后饲喂牛羊,此类副产物以及北方地区羊草的大面积种植为双乾肉羊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饲草饲料条件。

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的检测与数据的收集在吉林省乾羊牧业完成,双乾肉羊的选择按照双乾肉羊品种标准选定,选育饲养以及疫病防控严格按照双乾肉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进行。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1 体重:早上用电子体重秤空腹称重。

1.3.2 体高:由肩胛最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1.3.3 体长:由肩端至坐骨结节后端的直线距离。

1.3.4 胸围:由肩胛骨后缘绕胸一周的长度。

1.3.5 管围:左前肢管骨最细处的水平周径。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重 (结果见表1)

表1 双乾肉羊不同生长阶段体重测量结果

2.1.1 初生重:双乾肉羊公羔初生平均体重4.01 kg,比母羔初生平均体重3.45 kg增加了16.23%。产羔数多,则个体初生重就相对较小,而产羔数少则个体初生重就相对较大。

2.1.2 断奶重:羔羊3月龄断奶,此时公羔平均断奶重30.35 kg,母羔平均断奶重28.42 kg。断奶重随着初生重的增加而加大。

2.1.3 6月龄体重:6月龄公羊平均重50.08 kg,比母羊平均体重46.32 kg增加了8.12%,该生长阶段公羊体重达到成年公羊体重的49.21%,而母羊体重则达到成年母羊体重的65.75%。

2.1.4 周岁和成年体重:公母羊周岁平均体重为79.96 kg和59.85 kg,成年公母羊平均体重为 101.76 kg和 70.45 kg;公母羊周岁平均体重分别达到其成年体重的78.58%和 84.95%。

2.2 体高

从表2可见,初生公羔、3月龄断奶羔、6月龄公羊、周岁公羊以及成年公羊体高分别为33.79、52.37、67.85、73.95、77.86 cm;而初生母羔、3月龄断奶羔、6月龄母羊、周岁母羊以及成年母羊体高分别为33.33、52.76、66.78、69.74、72.86 cm。由此看来,体重的增加幅度与月龄的增长趋势呈正相关,并且成年公羊比母羊体高增加5.00 cm,更具生长优势。

表2 双乾肉羊不同生长阶段体高测量结果

2.3 体长

从表3可见,初生公母羔羊体长分别为31.31、31.08 cm,3月龄增长到56.30、55.87 cm,6月龄增长到73.98、73.44 cm,说明羔羊在断奶之前的全价日粮补给尤为重要,在6月龄时公羔和母羔的体长值相近,说明6月龄之前羔羊的生长发育较快。

表3 双乾肉羊不同生长阶段体长测量结果

2.4 胸围

从表4可见,双乾肉羊初生公母羔胸围分别为36.41 cm和36.15 cm,6月龄增加到95.07 cm和91.79 cm,公羔和母羔指标数相近。胸围与体长指标增加趋势一致。肉用羊的体型结构与胸围指数密切相关,胸围指数高的羊个体,屠宰率也相对较高。

表4 双乾肉羊不同生长阶段胸围测量结果

2.5 管围

管围指数与体重、体型和载肉量均相关。从表5可见,3月龄断奶公母羔羊管围分别为7.62、7.45 cm,分别达到成年羊管围的73.55%和85.58%;6月龄公母羔羊管围为9.62、8.21 cm,分别达到成年管围指标92.86%和94.80%。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羔羊管围的增长与体重的增加呈正相关。管围指数越高,羊的产肉性能就越好。

表5 双乾肉羊不同生长阶段管围测量结果

3 讨论

体重是衡量肉羊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双乾肉羊在周岁之前体重的增加量都显著高于吉林本地寒羊,说明该品系在生长性能和种质品质方面均实现了对寒羊的改良。从双乾肉羊的初生重、断奶重和6月龄体重来看,公羔比母羔分别增加了16.23%、11.71%和6.79%。说明性别可以影响羔羊的初生重,从而影响羔羊断奶重以及6月龄体重。从初生到6月龄,公、母羔的体重增长基本一致,6月龄开始公羔增重产生优势,超越母羔。羔羊均可利用6月龄之前的早期生长优势,开展羔羊育肥。

双乾肉羊6月龄之前体高增长保持一致,6月龄后公羔的增长趋势逐渐超过母羔;后期成年公羊比母羊体高增加了5 cm,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体高增长与体重增加趋势基本一致。羔羊在3月龄之前体长的增长均处于1.5~2.0倍之间,说明羔羊在断奶之前的全价日粮补给尤为重要;而到6月龄时公母羔体长趋于一致,说明该阶段适宜进行羔羊肥育生产。公母羔羊6月龄之前胸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且与体长、体高和管围变化趋势相符,说明双乾肉羊已经符合专门化肉用羊体躯结构的要求。

4 结论

双乾肉羊公羔的出生体重和断奶重均高于母羔,性别间产生了较大的差异,说明性别影响了羔羊的初生重和断奶重。双乾肉羊的胸围指标最大,体长次之,体高相对较小,各项体尺指标增长趋势基本一致,完全符合专门化肉用羊的体躯结构要求。双乾肉羊的体重从出生开始随着月龄的增长呈直线上升趋势,6月龄之后生长速度逐渐变缓。此变化规律说明双乾肉羊6月龄之前生长发育相对较快,肉用性能良好,是一种适合开展规模化舍饲育肥的肉羊品种。

猜你喜欢

管围胸围肉羊
探讨假体凸度对假体隆乳患者术后胸围及罩杯的影响
肉羊的饲养管理
肉羊育肥技术的要点
肉羊人工授精技术
成年巴特肯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多元回归分析
不同品种的后备种猪、头胎种猪和二胎种猪体尺指标相关性研究
品种和胎次对丹系母猪管围的影响
后备母猪和 1胎、2胎母猪体尺相关指标研究
肉羊舍饲快速育肥技术
胸围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