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裕安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1-10-12王康崔启超

长江蔬菜 2021年18期
关键词:蔬菜基地用房蔬菜

王康 崔启超

王康,六安市裕安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安徽,237008,电话:15805648150,E-mail:348004356@qq.com

崔启超,六安市裕安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裕安区位于安徽西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新老淠河呈南北走向贯穿全境,水资源丰富,土质疏松肥沃,非常适合蔬菜生产,是安徽省蔬菜产业化发展十强县区。近年来,裕安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菜篮子”工作,提出了“打好六张牌,做强四产业”工作思路,围绕“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主题,以“扩面积、提质量、促增收、保供应”为目标,以产业化开发和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通过组织实施“优化结构、扩大规模、监控环节、提升质量、创建品牌”等措施,取得明显发展成效,蔬菜已成为全区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1 蔬菜发展现状

1.1 产业规模及成效

2020年全区蔬菜基地面积7000 hm2,其中,设施蔬菜基地4133 hm2。全年蔬菜播种面积21393 hm2,产量73.9万t,产值16.8亿元。全区现有规模10 hm2以上的蔬菜生产企业63家,30 hm2以上的15家,规模基地带动从事蔬菜产业的贫困户共500多户。近年来,全区建成了部级“一村一品”蔬菜专业示范村1个、部级蔬菜标准园11个、省级蔬菜标准园11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3个、市级蔬菜标准园23个。截至目前,全区有22家企业注册商标,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有17家企业共53个蔬菜品种。2017年成功创建“全国蔬菜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是当年全省蔬菜行业唯一成功创建县区;2019年裕安区再次获批创建“全国蔬菜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区)”,裕安蔬菜产业实现了从“高产高效”向“高质高效”跨越式发展。

1.2 产业布局及特色

裕安区蔬菜基地主要集中在新老淠河沿岸的新安、顺河、单王、分路口、苏埠等12个乡镇。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蔬菜产业均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新安镇毛豆、萝卜基地;顺河镇辣椒、叶类蔬菜基地;分路口镇西兰花、有机花菜基地;韩摆渡镇胡萝卜基地;苏埠镇莲藕、西甜瓜基地;青山乡茭白基地;独山镇食用菌基地等一批特色蔬菜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一镇一品,各具特色。其中,新安镇白萝卜和韩摆渡镇胡萝卜除鲜销外,还加工成白萝卜丝、胡萝卜丝,白萝卜丝出口到俄罗斯、日韩等国。新安镇毛豆种植面积在1400 hm2以上,年产新鲜毛豆荚1.2万t,产品肉脆味鲜,深受华东地区消费者喜爱。

裕安区新安镇蔬菜基地

1.3 蔬菜消费与销售

六安市城区现有常住人口120万人,每天蔬菜需求量在600 t以上,其中75%以上来自裕安区蔬菜基地。裕安区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铁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捷,为裕安区蔬菜走出去创造了便利条件。每年5~7月,裕安蔬菜大量上市,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通过境内的安徽西商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裕安区紫竹林农产品批发市场2个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65个运销大户,远销合肥、武汉、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每年外销量在40万t左右,裕安毛豆、辣椒、西兰花、萝卜、胡萝卜等优质蔬菜因此闻名大江南北,深受消费者喜爱。

2 存在问题及对策

2.1 基础仍薄弱,抗风险能力差

近年来,裕安区加大对蔬菜产业发展投入力度,但仍不充分。区财政每年预算的300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奖补新建普通钢架大棚,而投资大的高档温室或大棚等未列入奖补范围,受政策导向影响,现有牢固耐用的高档棚室占比不到5%,蔬菜基地抗风险能力差,一场暴风雪即可造成毁灭性破坏,难以发挥城市“菜篮子”专业基地保障功能。

建议:市区两级财政加大投入,建立健全蔬菜产业发展保障机制。一是加大高档棚室建设补贴力度,对于建设高标准牢固耐用棚室,财政给予投资额40%以上的补助,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二是建立“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城郊菜地被征用后,建议从土地出让金中切出20%作为“新菜地开发基金”专项用于新专业蔬菜基地开发,达到“占一补一”的目的;三是建议从每年财政预算安排的蔬菜“以奖代补”专项资金中切出50万~100万元建立蔬菜价格调节基金,用于蔬菜价格过低时的价格补助,避免发生蔬菜价贱伤农现象,影响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四是建立老蔬菜基地生产补助专项资金,当前,粮食生产有粮补,蔬菜也应有生产补贴,建议市区两级财政每年拿出一部分专项资金用于周年化蔬菜生产补助,除每年新发展基地给予“奖补”外,周年化生产老菜地建议每年每667 m2给予100元的生产补助,保证专业菜地不流失。

2.2 劳动力缺乏,用工风险大

农业是弱势产业,农业就业收入较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以获得更高的收入,留在农村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妇女,年龄普遍在60周岁以上,造成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农业企业用工难问题日渐突出。加之,当前农业从业人员可购买保险全部是商业险,因保险品种少,选择性小、保费高,企业无力承担等,本地从事蔬菜产业的农业企业90%以上没有为工人购买保险,老年工人一旦发生意外或伤亡事故,大部分企业都无力承担,面临破产,受害农民家庭也将面临返贫风险。

建议:将农业企业用工意外险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切实解决现阶段农业企业用工难,保险难的困境,政府要出台农业企业用工保险相关配套政策,在集体用工保险保费缴纳上给予一定比例补贴,增加农业企业保险参与度和抗风险能力,减少农业企业和从业人员因工致贫风险,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3 公益市场少,利益分配不均

因蔬菜生产与流通环节利益分配严重不均,当前存在“种菜不如贩菜的、贩菜不如卖菜的”现象。其原因是缺乏公益性农民蔬菜直销市场(店),政府调控手段不足,菜贩垄断市场,没有形成有效合理的价格竞争机制。据调查,蔬菜从生产到销售全环节利益分配中,菜农生产利润只占20%、蔬菜批发商贩利润30%~40%、零售摊位利润40%~50%,蔬菜地头批发价格与市场零售价格相差1倍以上,导致出现“菜农种不起、市民买不起”的产销怪象。

建议:一是尽快建立公益性农民蔬菜直销市场(点)或在大型商超建立农民蔬菜直销店,免费为菜农提供摊位,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有效平抑菜价。二是推进社区直销菜店建设,扶持有条件的蔬菜基地在规模小区投资建设蔬菜直销店,直销菜店蔬菜要明码标价,价格要低于市场同类菜价20%以上,政府给予每个社区直销菜店每月3000元的房租和运营费用补贴,保证直销菜店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2.4 用地审批难,生产用房难配套

蔬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环节多,用工量大,需要建设农资仓库、加工分检车间、田头预冷库等生产用房。配套用房建设是蔬菜基地建设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蔬菜对土壤要求严格,大部分蔬菜基地需建设在土质好的基本农田上,而国土部门要求,基本农田上严格控制设施用房建设,即使简易房也不让建,这样就严重限制了蔬菜企业发展壮大。

建议:当前大棚房整治,对老蔬菜基地因历史遗留未审批的简易用房允许限时保留,不搞一刀切,未经审批的生产用房不要全部拆除。蔬菜生产必需的简易用房只要不是永久性建筑,不破坏耕作层,可以通过缴纳复耕保证金等形式允许保留或新建必要的简易用房。对蔬菜生产必需固定用房建设方面给予优先审批,以保障蔬菜产业健康发展,保证城乡居民蔬菜供应。

2.5 加工企业少,示范带动能力弱

目前,全区蔬菜加工企业太少,省级龙头企业仅安徽华园食品有限公司1家,市级蔬菜加工型龙头企业也只有1家。这些企业的规模小,加工能力弱,真正从事蔬菜加工的安徽华园食品有限公司近期因企业搬迁也处于停产状态。由于蔬菜加工企业少,加工产品单一,加工技术和产品没有创新与突破,蔬菜出售多以初级产品为主,导致蔬菜产业的延伸增值能力低,生产效益不高,产业链不长,产业的拉动能力弱,严重制约蔬菜产业的发展。

建议:引进或培育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加大对安徽华园食品有限公司等出口创汇企业扶持力度,尽快恢复生产,扩大企业现有毛豆、荷兰豆、甜玉米等速冻保鲜生产线规模,引进或培育对本地白萝卜、胡萝卜、西兰花、辣椒、瓠子等优势蔬菜种类进行加工开发的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大订单生产,带动全区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2.6 育苗中心少,统一供苗难实现

种苗供应是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裕安区专业育苗基地数量少,种苗供应能力不足。当前已有的2个专业化育苗基地及一些季节性育苗棚室,年总育苗供应能力不足1亿株,只能满足2400 hm2生产面积用苗,种苗缺口部分主要从合肥、舒城和寿光等地区调运,且种苗质量参差不齐,品种选择范围小,适应性差,严重影响蔬菜产业发展。

建议:增加财政投入,扩大补助范围。加大对新建大型集约化育苗中心补助标准,如新建高档玻璃温室,每1 m2给予300~400元补助,以吸引社会资金加大对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建设投资。

猜你喜欢

蔬菜基地用房蔬菜
奇怪的蔬菜
农谷三安模式 蔬菜基地大白菜喜获丰收
蔬菜
剧场扩声技术用房建筑技术条件的研究
东航武汉分公司综合用房钢结构监测与分析
参观曹家桥蔬菜基地
浅析“菜篮子”工程建设之“喜”与“忧”
现场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