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脂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其相关性分析

2021-10-12赵晨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家族史病程血脂

赵晨

(河南省息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信阳 464300)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其中最常见的微血管病变易诱发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与糖尿病肾病[1,2]。临床数据显示,DR发生率约为21%~36%,其中糖尿病病程大于10年的患者发生DR的几率超过50%,这些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视野缩小、屈光改变等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失明[3,4]。预防DR最主要的措施是严格控制患者血糖。但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却因早期无症状、未被发现或自觉症状轻微,未能及时接受相关治疗,使得大多数患者的DR风险增高。既往研究表明DR患者机体血脂与尿微量白蛋白(u-albumin,u-ALB)水平存在异常,故有学者认为血脂与u-ALB的表达异常与糖尿病患者发生DR密切相关[5]。血脂与u-ALB均是影响机体代谢的重要指标,血脂的升高可增加肾小球压力,同时改变血管阻力,引起机体代谢异常,是诱发糖尿病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血脂与u-ALB进行检测,分析影响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旨在为临床上预防DR发生提供相关的检测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22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的糖尿病组。糖尿病组男性患者80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4.23±3.52岁;体重46~76 kg,平均体重57.30±8.89 kg。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6];DR患者均经影像学进行检测并确诊;病程≥12个月。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免疫力缺陷、心血管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者;一般资料不齐全者。选取同时期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20例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的对照组。患者和志愿者均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52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4.82±3.93岁;体重46~78 kg,平均体重57.95±8.23 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河南省息县人民医院医院医学伦理会批准(批准文号:XXRMYY-2016-027)。

1.2 方法

登记糖尿病患者和志愿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血压等一般资料,再记录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家族史。所有受检者均禁食12 h以上,于次日清晨抽取肘前静脉血,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抗凝管内,防止溶血和泡沫产生,标本当天送入实验室完成测定。

1.3 评价指标

1.3.1 u-ALB

采集晨尿中段尿10 mL,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u-ALB水平。

1.3.2 血脂

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各指标水平,包括糖尿病组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t-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与餐后2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FPG)水平。

1.3.3 眼底摄片

对所有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在同一医生操作下采用CR-DGi型免散瞳眼底照相机对患者眼底进行摄片,并进行DR疾病诊断。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脂与u-ALB水平比较

糖尿病组TC、LDL-C、HDL-C、TG、2hFPG、u-AL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脂与u-ALB水平比较(±SD)(mmol·L-1)

表1 两组血脂与u-ALB水平比较(±SD)(mmol·L-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 TC LDL-C HDL-C TG 2 h FPG u-ALB(mg·L-1) 对照组 120 4.42±1.64 2.46±0.87 1.04±0.34 1.98±1.19 11.23±2.10 76.54±28.46 糖尿病组 122 5.19±2.16* 2.86±1.21* 1.31±0.74* 2.64±1.20* 15.62±2.31* 131.46±54.15*

2.2 糖尿病患者DR发生率

本组研究中,122例糖尿病患者中38例患者发生DR,DR发生率31.14%。

2.3 两组糖尿病患者的各指标比较

DR组和非DR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和糖尿病家族史上存在显著差异,且DR组65岁以下的患者更少、65岁以上患者人数更多,2年以下病程患者更少、2年以上病程患者更多,有糖尿病家族史患者更多、无糖尿病家族史患者更少,见表2。DR组和非DR组患者在SBP、DBP、TC、LDLC、HDL-C、TG、2hFPG、u-ALB水平上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DR组患者的SBP、DBP、TC、HDL-C、TG、LDL-C、2hFPG、u-ALB水平明显高于非DR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糖尿病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表3 两组糖尿病患者血压、血脂和u-ALB比较

2.4 影响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多因素分析

病程、糖尿病家族史、SBP、DBP、TC、LDL-C、HDL-C、TG、2hFPG、u-ALB水平是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影响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病程进展缓慢,并发症多[7]。DR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40%以上,有数据显示,病程>15年的糖尿病患者中,DR发病率可高达90%[8]。DR多由长期的高血糖对视网膜微血管损伤而引发视力损害,其病理表现多为患者出现黄斑区水肿、增生,引起眼底出血、微血管瘤、硬性渗出血管阻塞、玻璃体牵引、新生血管形成等,最终导致患者视力丧失。

u-ALB对糖尿病患者肾损伤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有多数研究表明其与DR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张宇等学者研究显示,实验室指标水平检测对于患者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9]。本研究数据显示,与正常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的TC、LDL-C、HDL-C、TG、2hFPG、u-AL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餐后血糖是检测糖耐量的重要指标,餐后血糖的升高可反映机体胰岛素分泌的异常,而u-ALB是检测早期DR的诊断指标,同时又可作为反映机体肾损伤的重要指标,临床上可通过检测u-ALB的升高程度来判断糖尿病患者DR的病情严重程度。本研究中,122例糖尿病患者中38例患者发生DR,DR发生率31.14%,而DR组和非DR组患者年龄、病程、糖尿病家族史、SBP、DBP、TC、LDL-C、HDL-C、TG、2hFPG、u-ALB水平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DR组患者年龄、病程、糖尿病家族史、SBP、DBP、TC、HDL-C、TG、LDL-C、2 h FPG、u-ALB水平明显高于非DR组(P<0.05)。内皮功能障碍是诱发糖尿病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而临床数据显示高胆固醇患者中,多数患者均出现内皮功能障碍,也有学者认为,TC与TG的升高与DR病情程度呈现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也证实该观点。

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糖尿病家族史、SBP、DBP、TC、LDL-C、HDL-C、TG、2 h FPG、u-ALB水平是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内皮功能障碍诱发糖尿病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TC与TG的升高与DR病情程度呈现正相关,血脂水平的异常了促进视网膜的硬性渗出,u-ALB的排泄异常作为早期肾脏微血管病变的敏感指标,王坤伟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范围内血清直接胆红素与u-ALB的相关性中发现, DBIL与病程、Scr、u-ALB呈负相关,若出现长期持续的u-ALB升高,在发生DR之前即可引起视野旁中央区对光敏感度下降,且在糖脑病早期眼底改变中即可出现[10]。本研究结果提示可将u-ALB与血脂水平作为评估影响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相关指标。

综上所述,DR患者血脂、u-ALB水平较高,血脂、u-ALB水平可作为影响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独立危险因素。

猜你喜欢

家族史病程血脂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你了解“血脂”吗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在妈祖的庇佑下:女性家族史与民间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