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鼻内镜低温等离子系统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患者的疗效评价

2021-10-12王广新王琳谷广锋范烨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前庭等离子围术

王广新 王琳 谷广锋 范烨

(1. 长葛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河南 许昌 461500;2.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鼻前庭囊肿(Nasal vestibular cyst,NVC)是临床常见病症,主要因胚胎期球状突和上颌突融合部残留上皮细胞所致,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患者临床多表现为鼻腔呼吸受阻、鼻腔鼻窦抬高、上唇或鼻内肿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1-2]。临床针对NVC患者主要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常见术式如切割动力系统鼻前庭囊肿揭盖术等,虽具一定疗效,但易对机体造成较大损伤,从而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影响患者预后[3]。近年来,随医疗技术发展,鼻内镜(Nasal endoscope,NE)下低温等离子系统NVC揭盖术凭借其创伤小、操作便捷、术后恢复快等优势,现已广泛应用于NVC患者治疗当中,效果显著[4]。但上述2种术式治疗NVC患者对其机体凝血功能影响如何临床鲜有报道。基于此,本研究前瞻性选取我院72例NVC患者,旨在从凝血功能、手术安全性等层面分析对比2种术式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NV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观察组男12例,女24例;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41.42±5.93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38±0.51年;病灶位置:左侧16例,右侧20例。对照组男10例,女26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39.74±5.87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29±0.44年;病灶位置:左侧18例,右侧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长葛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会批准。

纳入标准:经临床表现(鼻腔呼吸受阻、鼻腔鼻窦抬高、上唇或鼻内肿胀等)、体征、穿刺及CT、X线片等相关检查确诊为NVC[5];年龄<60岁者;患者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符合手术及麻醉指征者;无精神病灶史者;术前凝血功能正常者;单侧发病者。排除标准:严重恶性肿瘤者;依从性差者;严重器质性病症者;先天鼻内畸形者;伴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疾病者;血液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低温等离子系统NVC揭盖术治疗,仰卧位,将患侧鼻毛剪掉,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以等离子射频刀头将囊肿最膨隆切开至囊肿顶壁,将囊液洗净,咬除部分囊壁,以等离子刀头射频消融囊壁,直至囊腔朝鼻前庭开放,与鼻腔粘膜吻合。

对照组采用经NE下切割动力系统NVC揭盖术治疗,取仰卧位,麻醉操作同对照组;以NE监视囊肿及周围情况,以尖刀于患侧鼻前庭皮肤和黏膜处作“L”型切口,切透囊壁,将囊液吸除,提起囊壁、黏膜瓣(切口处),沿囊腔与鼻前庭交界处,以电动切吸器彻底切尽囊肿顶壁黏膜和皮肤,揭盖直径:0.8~1.2 cm,创缘呈碗口形,保留朝鼻腔开放囊腔底壁,使其呈袋状凹陷,剩余囊腔底壁成为鼻腔底壁黏膜一部分,鼻前庭、囊腔、鼻腔底壁融为一体;填塞术腔(抗菌药物油纱条),术后第2 d取出。

两组术后均予以常规对症支持,包括抗感染、止痛等。

1.3 观察指标

1.3.1 围术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包括:术出血量、手术时长及住院时长。

1.3.2 炎性因子指标

两组术前、术后1 d,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室温凝固后3000 rpm离心10 min,分离取上层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炎性因子指标的表达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

1.3.3 凝血功能指标

两组术前、术后1 d,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以光电磁珠法测定凝血功能指标,包括: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oplastin time,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

1.3.4 并发症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并计算发生率,包括肿胀、感染、面部麻木等。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术期指标

观察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SD,n=36)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SD,n=36)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手术时长(min) 术中失血量(mL) 住院时长(d) 对照组 53.82±7.23 36.16±3.79 6.80±0.82 观察组 31.41±4.76* 16.80±1.46* 4.12±0.53*

2.2 炎性因子指标

术后1 d 两组血清IL-8、TNF-α、CR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观察组明显低于 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性因子指标对比(±SD,n=36)

表2 两组炎性因子指标对比(±SD,n=36)

注:与术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组别 TNF-α(ng·L-1) IL-8(ng·L-1) CRP(mg·mL-1) 术前 术后1 d 术前 术后1 d 术前 术后1 d 对照组 58.40±7.06 342.49±17.86a 118.36±6.85 286.58±12.54a 2.27±0.53 12.78±2.21a 观察组 60.39±7.17 216.54±13.37ab 120.53±6.92 167.21±8.27ab 2.49±0.58 8.25±1.24ab

2.3 凝血功能指标

术后1 d,对照组Fib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APTT、PT、TT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Fib、APTT、PT、TT与术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 d 观察组Fib明显较对照组低,APTT、PT、TT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SD,n=36)

表3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SD,n=36)

注:与术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组别 APTT(s) Fib(g·L-1) PT(s) TT(s) 术前 术后1 d 术前 术后1 d 术前 术后1 d 术前 术后1 d 对照组 32.28±3.30 29.18±2.74a 2.25±0.30 2.72±0.44a 14.36±1.54 12.38±1.26a 17.42±1.16 13.57±0.86a 观察组 32.53±3.41 32.08±3.36b 2.32±0.28 2.38±0.29b 14.24±1.51 14.02±1.50b 17.57±1.11 17.39±1.08b

2.4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例(%),n=36)

3 讨论

NVC属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临床以30~50岁女性较为多见,病症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随病情进展,可致使患者出现鼻腔肿胀、呼吸不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6-8]。

切割动力系统NVC揭盖术为临床针对NVC患者常用治疗术式,具有视野宽、暴露充分等优势,可允许术者直接将病变切除,有效缓解病情,但术后肿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相对较高,不利于患者预后[9]。与切割动力系统NVC揭盖术治疗NVC患者相比,应用NE下等离子系统NVC揭盖术治疗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术中无需将囊壁、鼻前庭皮肤分离,进而可有效优化手术操作步骤。(2)手术全程于NE下实施操作,可有效提高术野清晰度,更利于术者操作,有效避免对机体组织及血管造成不必要损伤,更利于患者术后身体恢复。(3)术腔以浸有曲安奈德注射液的明胶海绵填塞,无需加压包扎,且切口不与唾液接触,且可抑制术腔周围瘢痕增生,进而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本研究将上述2种术式分别应用于36例NVC患者治疗当中,数据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较对照组短,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并发症总发生率2.78%较对照组22.22%低(P<0.05),与周汝环等[10]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可见,与切割动力系统NVC揭盖术治疗NVC患者相比,应用NE下低温等离子系统NVC揭盖术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于优化围术期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方面更具优势。此外,本研究数据还显示,术后1 d 两组血清IL-8、TNF-α、CRP水平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可致使机体产生炎性应激反应,血清TNF-α可趋化炎性介质分泌,刺激黏附分子,启动炎性反应;血清CRP属急性反应蛋白,其水平和手术损伤大小呈正相关;血清IL-8属促炎因子,可加速炎症细胞因子分泌[11]。由此说明,应用NE下低温等离子系统NVC揭盖术治疗NVC患者更利于减轻机体炎性应激反应。笔者认为,这可能与该术式无需将囊壁、鼻前庭皮肤分离等操作有关,进而有效减少对机体造成不必要损伤,减轻机体炎性应激反应。

另有研究指出,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易致使机体凝血功能紊乱,从而影响患者术后恢复[12]。既往,临床主要通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并发症、炎性应激等层面分析NE下低温等离子系统NVC揭盖术应用价值,鲜有从凝血功能层面着手分析,故具有一定研究价值。本研究对两组术前、术后1 d凝血功能指标进行监测、记录,数据显示,术后1 d 对照组Fib较术前升高,APTT、PT、TT较术前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 d Fib、APTT、PT、TT与术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 d 观察组Fib较对照组低,APTT、PT、TT较对照组高(P<0.05),可见,切割动力系统NVC揭盖术治疗NVC患者对机体凝血功能产生影响较大,而NE下低温等离子系统NVC揭盖术治疗NVC患者不会对机体凝血功能产生较大影响。笔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切割动力系统NVC揭盖术对机体组织及血管产生损伤较大,从而影响血小板、凝血因子,引发机体凝血系统启动有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可作为后期研究重点,作进一步分析探究。

综上,经NE下低温等离子系统NVC揭盖术治疗NVC患者可有效优化围术期指标,减轻炎性应激,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不会对机体凝血功能造成较大影响,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前庭等离子围术
前庭康复在前庭疾病的应用进展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神秘的 “物质第四态”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被忽视的“前庭觉”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的效果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术后出血原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