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护理干预联合高强度间歇训练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
2021-10-12李晓丽
李晓丽
(夏邑县人民医院 儿科,河南 商丘 476400)
哮喘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特点是易复发,不易治愈,对患儿的自我意识、情绪、社会交往能力均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1]。有研究指出,互动式护理模式可指导患儿参与疾病治疗与护理之中,提高其主动积极性,对控制病情具有一定的作用[2]。另外,全球哮喘防治倡议哮喘患儿参加体育运动可提高身体机体,改善心肺功能。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是一种以无氧阈或最大乳酸稳态的负荷强度进行多次持续时间为几秒至几分钟的练习方式,具有运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等特点[3]。临床研究发现,HIIT对提高成人心肺功能上具有明显的效果[4]。本研究旨在分析哮喘患儿中运用互动式护理干预联合HIIT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夏邑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夏邑县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100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14岁,平均(9.15±1.25)岁;病程8个月~5 a,平均(2.03±0.15)a。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13岁,平均(9.12±1.22)岁;病程7个月~5 a,平均(2.07±0.18)a。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对比性。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哮喘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5]中相关标准,且经支气管激发试验、胸部X线检查等确诊;②病情处于稳定期;③精神正常,可配合本次研究;④年龄4~14岁。(2)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呼吸道疾病(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炎等);②肢体运动功能障碍;③合并感染性疾病(流感、肺炎等);④合并恶性肿瘤;⑤合并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⑥因各种原因退出本次研究。
1.3 护理方法
1.3.1常规护理干预 (1)饮食。指导患儿合理饮食,严禁进食易致敏的食物(如鱼、虾、蛋、奶等)。(2)运动。安排患儿适当进行体格锻炼,如羽毛球、慢跑等,每周2~3次,每次45 min。(3)避免过敏原。指导患儿家长避免患儿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如动物毛、螨虫等。(4)用药。指导患儿家长给予患儿正确用药方案,并叮嘱患儿家长需定期带患儿进行复诊等。
1.3.2对照组 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互动式护理干预。(1)互动式宣教。与患儿家属进行交流,详细了解患儿的爱好、兴趣等;根据患儿的性格特征开展针对性教育,采用动画片、手绘漫画等形式开展疾病宣教,告知疾病相关知识(如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尽量使用夸张、幽默的语言调动患儿的积极性;讲解结束后,鼓励患儿复述讲解的内容,表现优秀者可给予漫画书、毛绒玩具等以示鼓励,若复述错误较多者,医护人员可再次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加深患儿的记忆。(2)互动式心理干预。采用讲解故事的形式与患儿进行互动交流,以一个英雄代表人物的事件告知患儿需乐观、勇敢,鼓励其进行学习;采用引导式的语言鼓励患儿讲述自身的问题,时刻关注其情绪变化,适当满足患儿合理需求;同时鼓励患儿之间相互交流;邀请患儿共同参与疾病治疗计划方案,增加患儿参与感,并提高其对自身疾病掌握度,舒缓其不良情绪。(3)互动式家庭护理。指导家属识别患儿哮喘发作的先兆及紧急处理措施;同时创建微信群,定期采用图片、动画、音频等形式发送疾病相关知识,定期与家长交流患儿状况,及时纠正用药、饮食、运动等问题;及时提醒患儿需定期复诊。干预2个月。
1.3.3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HIIT。专科护理人员通过查阅文献,了解HIIT相关内容,同时与主治医生、康复师等进行交流,结合患儿实际情况(运动能力、身体形态等)制定HIIT计划,以蹬车为主,每周3次,需维持8周,运行时需循序渐进。(1)第1~2周:以70%的运动负荷试验测定患儿一次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consumption,VO2 max),根据对应的功率蹬车30 s(60 r·min-1),然后休息2 min,2轮为1组,每次4组,组间休息4 min。(2)第3~4周:以80%的VO2 max所对应的功率蹬车30 s(60 r·min-1),然后休息1 min,4轮为1组,每次4组,组间休息4 min。(3)第5~8周:以90%的VO2 max所对应的功率蹬车30 s(60 r·min-1),然后休息1 min,4轮为1组,每次4组,组间休息4 min。需干预2个月。
1.4 评价指标(1)心肺氧合能力。干预前、干预2个月时,采用气体分析仪(Geotech G210)检测患儿消耗能量代谢当量值(metabolicequivalent of energy,MET)、VO2 max、主观用力感觉(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2)哮喘控制情况。于干预前、干预2个月时,在家长协助下,采用哮喘控制测试表(asthma control test,ACT)[6]测定患儿哮喘控制情况,该量表包括呼吸急促发生频率、哮喘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急救药物的使用情况、夜间觉醒及自我评估5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进行评分,总分5~25分,分数越高,患者哮喘控制情况越好。
2 结果
2.1 心肺氧合能力干预前,两组MET、VO2 max、RPE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时,两组MET、VO2 max、RPE值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心肺氧合能力对比
2.2 哮喘控制情况干预前,两组AC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时,两组ACT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哮喘控制情况对比分)
3 讨论
哮喘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尚无有效的根治手段,但有效的管理与教育可使哮喘症状得到一定控制,进而使患儿可以同正常儿童一样学习、生活。但目前针对哮喘患儿的最佳干预方案仍未确定,需进行不断探讨。
互动式护理模式通过与患儿进行有效互动可改善其消极心理情绪,提高治疗主动性。但哮喘患儿因心肺功能下降,多伴有一定程度的运动能力减退。研究认为,运动训练是一种潜在的重要预防方式,可改善哮喘患儿肺功能,利于疾病症状的有效控制[7-8]。HIIT是以高强度训练与低强度恢复交替进行的一种训练方法,特点在于运动强度较大,但是运动时间相对较短,并且通过间歇可以避免不适症状的出现,更容易完成既定训练方案[9]。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2个月时,观察组MET、VO2 max、RPE值均高于对照组,可见哮喘患儿运用互动式护理干预联合HIIT可改善其心肺氧合能力。分析其原因可能是,HIIT相比有氧运动更符合运动的项目特征,能够降低训练的总负荷,有效提高VO2 max,且HIIT可使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气体交换能力提高,增加摄氧量,同时可提高心脏收缩能力,促使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加,进而增强患儿心肺系统的运氧能力。HIIT还可通过诱导更大的氧化酶适应和Ⅱ型肌纤维的改变,增加Ⅱ型肌纤维有氧能力,促进骨骼肌内代谢,从而提高有氧及无氧运动能力[10]。此外,运动中乳酸堆积可作用于呼吸中枢,促使患儿产生呼吸困难症状,而HIIT较低强度持续性训练,可减少乳酸堆积,降低呼吸困难程度,增加呼吸肌耐受力,促使气体得到有效交换,提高机体氧合能力。互动式护理根据哮喘患儿的性格、爱好等情况给予针对性的互动式健康教育,鼓励患儿参与疾病的管理中,利于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与HIIT联合运用可进一步提高患儿运动耐受力,进而改善其心肺氧合能力[11]。
哮喘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且经久不愈,因而哮喘管理的最高目标是维持临床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2个月时,观察组ACT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互动式护理干预联合HIIT可提高患儿的哮喘控制能力。分析其原因可能是,HIIT通过递增负荷训练可改善肌肉运动耐力,提高心肺功能;而互动式护理干预通过增加患儿自我效能,降低其负面情绪来促进与维持患儿的身心健康,因而两种方式联合运用可进一步体改患儿的哮喘控制能力。
综上所述,哮喘患儿中运用互动式护理干预联合HIIT可提高其心肺氧合能力及哮喘控制能力,值得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