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三甲医院新入职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现状

2021-10-12杜丽霞张艳刘纬华芦良花柴宇霞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6期
关键词:新入重症维度

杜丽霞,张艳,刘纬华,芦良花,柴宇霞

(1.郑州大学 护理与健康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2.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政策支持医院急危重症医疗体系建设[1],要求在夯实临床护理质量的同时,提升护士危急症护理服务能力[2]。新入职护士是指从院校毕业后进入护理岗位的护士[3]。新入职护士的护理能力、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密切相关[4],对其进行危急症护理能力培养十分重要。但据报道,新入职护士由于临床经验欠缺、护理专业能力及岗位胜任力欠佳,存在病情观察缺乏整体性和预见性、急救技能操作不熟练、护患沟通技巧不足等问题,尤其是在危急症患者护理中[5-7],可能会对抢救结局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三甲综合医院新入职护士的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新入职护士的危急症护理培训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8—12月在河南省某6所三甲综合医院抽取405例新入职护士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1)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完成岗前培训并进入临床护理岗位轮转的应届毕业生;(2)入职轮转时长≥2个月且≤2 a;(3)对本研究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因任何原因无法完成问卷填写或调查期间不在岗。

1.2 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评估新入职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1)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查阅文献、咨询导师后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称、人事类型、入职轮转时长、是否轮转过急诊/重症科、轮转中参与危急症护理的机会、是否接受过危急症护理相关培训等。(2)采用张娟[8]编制的低年资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自评问卷评估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问卷包含5个维度:专业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共52个条目。以Likert 5级评分法计分,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计为0~4分,总分0~208分,评分越高表示护士的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越强。评判标准:总分<104分为低能力,104~155分为中等能力,156~208分为高能力;若单维度得分高,则表示在这个维度上具有较高的能力。各维度能力评判标准:均分<2分为能力低;2~3分为能力中等;>3分为能力高。正式调查前进行预调查,问卷信度为r=0.935,折半信度为r=0.665,P<0.01,Cronbach’s 为0.864,信效度良好。满足上述两种评分标准其中一种即可判定护理核心能力。

1.3 质量控制采用问卷星联合纸质问卷的形式收集资料。研究者前期已与各医院护理部管理新入职护士的负责人沟通并取得支持,请各医院护理管理者在其新入职护士管理群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填写遵循自愿原则。问卷星各条目均设置为必答项,填写完整后才可提交,每个IP地址只能提交1次。通过逻辑设置和后台筛查,保证提交数据的准确性。纸质问卷由研究者当面回收,确保问卷回收有效率。所有问卷回收后经2人核对,剔除明显错误及不符合纳入条件的问卷。本研究共回收问卷425份,剔除无效问卷20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405份,有效回收率为95.3%。

2 结果

2.1 新入职护士一般资料405例新入职护士中女349例(86.2%),男56例(13.8%);平均年龄(24.11±2.23)岁;护士387例(95.6%),护师18例(4.4%);有急诊/重症轮转经历288例(71.1%),接受过危急症护理相关培训158例(39.0%)。

2.2 新入职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水平现状405例新入职护士的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平均得分(125.39±47.54)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沟通协调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管理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发展能力。见表1、2。

表1 新入职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及各维度得分分)

表2 新入职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及各维度能力得分分级统计

2.3 新入职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的单因素分析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人事类型、入职轮转时长、日常参加急危重症抢救的机会、是否接受过危急症护理培训、急诊/重症轮转经历是新入职护士的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且受教育程度为大专人群的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得分高于本科和硕士,受教育程度为本科人群的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得分高于硕士(P<0.05);入职时间≤6个月的新入职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得分低于其他组,入职6~12个月的新入职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得分低于入职19~24个月的护士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中参与危急症患者护理抢救的机会中非常多和比较多的新入职护士与机会一般、很少、从没有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新入职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的多元线性logistic回归分析以405例新入职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总分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8个自变量纳入回归方程,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见表4,设定α入=0.05,α出=0.10。结果显示,轮转中参与危急症患者护理的机会、入职轮转时长、是否接受过危急症护理培训、急诊/重症轮转经历是新入职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R2=0.307,F=45.833,P<0.001)。见表5。

表3 新入职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影响的单因素分析(N=405)

表4 新入职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影响因素赋值

表5 新入职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影响因素多元线性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是护士胜任临床工作的重要支撑。本研究结果显示,405例新入职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平均总分为(125.39±47.54)分,处于中等水平,稍低于徐蓓等[9]对低年资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的调查得分,这可能与本研究中74.6%的新入职护士参与危急症护理实践机会较少、临床经验较欠缺、没有足够能力胜任临床危急重症护理工作有关。在各维度得分中,沟通协调能力维度得分最高,均分(2.71±0.92)分,可能与目前各医院都重视护士沟通能力培养及新入职护士在岗前培训中曾接受过相关课程培训有关;专业发展能力维度得分最低,可能与新入职护士大多处于职业探索阶段,欠缺对自身职业规划的思考有关,这与张曦等[10]研究结果一致。因此,护理管理者需要重视新入职护士危急重症核心能力的培养。

本研究结果显示,轮转中参与危急症护理的机会、入职轮转时长、是否参加过危急症护理相关培训、急诊/重症专科轮转经历是新入职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日常参与危急症护理实践机会较多的新入职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较强,与董晓燕等[11]研究结果相似,这可能与护理学的强实践性和经验性的学科特点有关。章雅青[12]建议将新入职护士参与各种危急症护理实践的情况以量性要求的形式纳入过程性考核评价。因此,临床带教老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新入职护士参与危急症患者的护理与抢救,使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促进自身危急症护理能力提升。入职轮转时间越长的新入职护士,其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水平越高,与王香莉等[13]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经历过一系列规范化培训后,新护士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显著的提升有关,提示管理者应该根据新入职护士的轮转周期安排培训计划,督促其加强危急症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学习。另外,参加过危急症护理相关培训的新入职护士其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高于未参加者,与古春英等[14]结果一致。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系统化培训能够提高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沟通应变能力等[15],而对新护士实施动态病例情景模拟培训,可在短期内提高其应急能力[16]。因此,建议护理管理者进一步完善新入职护士危急症护理培训方案,丰富课程内容和培训方式,对培训过程及效果实施动态监控与反馈评估,增加新入职护士学习机会,提升其危急症护理能力。此外,经历过急诊/重症轮转的新入职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较高,与卢瑛等[17]研究结论一致。急诊和重症科室实践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新入职护士的危急症病情观察与抢救能力[18],护理管理者要重视新入职护士的急诊/重症专科轮转学习,保证必须的轮转时长,但也要考虑急诊/重症临床师资人数与带教接纳能力[19],确保培训质量。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新入职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其影响因素主要为轮转中参与危急症患者护理的机会、入职轮转时长、是否接受过危急症护理培训、急诊/重症轮转经历。护理管理者应合理制定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重视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的培养,科学安排轮转周期及各专科轮转时长,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危急症护理培训,为新入职护士提供更多参与危急症患者护理与抢救的临床实践机会。本研究仅调查了河南省某6所三甲综合医院的新入职护士,未充分体现其他地区的情况,未来还需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调查研究,且有待进一步进行新入职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的干预研究。

猜你喜欢

新入重症维度
新入职护士工作价值观、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与心理弹性研究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联合翻转课堂在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重症不惑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结对名师 搭建平台 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