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山西省委统战工作机构建设研究

2021-10-11武锦福

三晋基层治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组织机构统一战线制度建设

武锦福

〔摘要〕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统战工作宝贵经验。党的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壮大,依托的是一套严谨缜密的组织机构和一支恪尽职守的干部队伍;克服和纠正“左”的关门主义倾向,清理加强党的统战机构建设的思想障碍;加强统战机构建设,巩固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健全统战工作制度建设,保证党的统战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关键词〕统一战线;组织机构;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D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8442(2021)04-0075-07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中,统一战线历来是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的组成部分,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是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历史掀开了新的篇章。此前,中国共产党人虽然领导过广大的解放区,但毕竟是地方政权。现在,接手国家政权,成为全国性的执政党,其所面临的任务是艰巨的,压力也是巨大的,毛泽东形容为“进京赶考”。基于新中国建立后形势发展和统一战线的客观实际,中国共产党把握时代趋势、顺应人民期待,在执政党的建设中,提出一系列党的统一战线建设思想并采取相应举措,保证了新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顺利进行。

一、党的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壮大,依托的是一套严谨缜密的组织机构和一支恪尽职守的干部队伍

统一战线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时期的基本问题。1922年7月党的二大作出了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1923年6月,党的三大对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正式的决定。1924年1月,以国民党“一大”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与奉行新三民主义的国民党形成政治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本形式的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国共产党建立专门的统战工作机构是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开始的。中共中央到达陕北还不到两个月,就在瓦窑堡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制定了在新形势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内容、原则、方针、政策,并从组织上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机构建设。1935年11月5日建立的中共陕甘省委下设统战部,蔡畅任部长;同月13日在陕西安定(今子长)瓦窑堡成立的陕北省委设白区工作部及白军工作部。瓦窑堡会议后,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在地方和军队中陆续建立了以统一战线命名的专门工作机构。1936年西安事变后,在西安正式成立的陕西省委下设统战部,谢华任部长。1937年5月15日,陕甘宁边区党委成立,下设统战委员会,由副书记王观澜任主任。8月中共中央北方局下设统战部,张有清任部长。北方局所属的一些省委也设立了统战部。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组织中共代表团驻国民党统治区武汉,专门负责与国民党的联系和谈判工作,这是最早的统战工作性质的机构。1938年1月10日,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成立,这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敵后第一个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1938年秋,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各级党委暂行组织机构的决定》规定,在区委以上各级党委之下设立统一战线工作部。1939年1月5日,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组织中央统一战线部”,同时还成立了统一战线委员会,成员有王明、毛泽东、王若飞、王观澜、高自力等。同年3月20日,中央书记处《关于统战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局、各省委、各特委如“还无统一战线部的”,必须“迅速成立”,各局、各省委、各特委“必须经常讨论和领导统一战线部的工作”。统战部主要负责调查和研究各党派、军队及少数民族的情况。

根据中央书记处1940年1月25日电示,2月7日成立了中共晋西区委员会(简称晋西区党委),组建了晋西区党委统战部,张友清、罗贵波先后担任统战部长。晋西区党委建立了晋西北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晋西北行署,召开了晋西北临时参议会,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使晋西北根据地日益壮大和发展。

1939年7月9日,毛泽东在延安欢送一批青年学生奔赴抗日前线时的讲话中说,现在你们要出发上前线,我也赠你们三样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游击战争和革命中心的团结。同年10月,毛泽东在为《共产党人》所写的发刊词中,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8年以来的历史经验,明确指出: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并强调: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1944年5月至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决定成立中央城市工作部,由彭真兼任部长,主要任务是领导敌占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各级城工部停止工作。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悍然发动内战。为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6年底,中共中央决定重新恢复城市工作部,部长由周恩来兼任,李维汉任副部长,其任务是在中央规定方针下,研讨与经营蒋管区的一切工作(包括农工青妇),并培训这一工作的干部,部内分党务、统战、农村、文教、顽军五组。随着国民党统治区人民运动的发展,以学生为先锋的爱国民主运动同国民党政府之间的斗争,逐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1948年8月6日,中央政策研究室成立,彭真兼任研究室主任。8月24日,刘少奇向毛泽东报告:“在中央汇报时大家意见将城工部改为统战部,以便能管政协、海外及国区工作,而将解放区城市政策及工人运动归彭真及政策研究室管。此点你的意见如何?请决定!”毛泽东批示:“同意这种改变。”9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城工部改名为统战部及该部工作任务等问题的指示》,“决定将中央城市工作部改名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管理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国内少数民族工作,政权统战工作,华侨工作及东方兄弟党的联络工作”,并具体负责筹备召开新政协的工作。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部长由李维汉担任。

1949年3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由西柏坡移至北平办公。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抽出大量时间接待和会见党外各界朋友和代表人士,展开创建新中国的统一战线工作。毛泽东在同有关人士谈话时提出民主党派应“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新中国成立伊始,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新中国在军事上获得基本胜利,但还没有完全结束。在经济上,国民党留下的是一个全面崩溃的烂摊子,给新生人民政权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困难。中共中央在解放前夕就高瞻远瞩地作出分析,要求全党进一步巩固与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克服面临的困难,为彻底完成民主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和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而共同奋斗。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繁重艰巨的任务,中国共产党为了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改善人民生活,在没收官僚资本、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等各项社会改革和斗争中,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充分发挥统战部门的职能作用,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山西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曾经在中华民族抗战斗争中建立了光辉的历史伟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解放后,中共山西省委发扬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重视统战工作部门建设,保证了建国初期各项统战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克服和纠正“左”的关门主义倾向,清理加强党的统战机构建设的思想障碍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巨大胜利,党内部分同志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和以功臣自居的思想,对于吸收党外人士参加政权、安排民主党派代表人物担任人民政府领导职务有抵触情绪;对民族资产阶级则强调斗争和限制,要求提前消灭私人资本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存在一种“左”的关门主义、宗派主义倾向,认为“统战工作上边有,下边没有”,“新区需要,老区不需要”,“城市需要,农村不需要”,部分人甚至认为“统战工作可有可无”“可做可不做”“可以不要统一战线工作了”。同时,在少数同志中存在着敷衍主义和迁就主义的倾向。因此,提高全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认识,克服和纠正“左”的倾向,成为巩固和发展人民统一战线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毛泽东针对党内严重存在的“左”的关门主义倾向,强调要在党内广泛开展统一战线政策的宣传教育,使大家充分认识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为此,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必须向干部讲清楚为什么要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理由。现在党内还有许多党员,许多干部甚至包含一部分高级干部在内,他们仍然对统一战线工作采取不够积极甚至消极的态度……,这是与党的政策相违背的。过去一个时期我们没有认真向党内讲清楚必须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理由。现在必须补上这一课,要理直气壮的讲。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更应经常注意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宣传教育。”

山西大部分地区系老区,“广大群众经历过残酷的战争锻炼,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使统一战线工作获得了巩固的群众基础,这是有利于开展工作的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解放初期的党员干部在“土改中左的情绪,虽然纠正,但还残存着‘左比右好’的错误思想”,“存在着严重的左倾关门主义思想”,部分老干部“对党的统战政策,采取了盲目抵抗的态度”。省委遵照中央“巩固与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总方针,在确定山西1950年统战工作方针与任务时特别强调要“继续克服党内关门主义倾向,端正党内统战思想”,“尽量的争取团结各阶层、少数民族、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及其它一切尚可争取团结的力量”,提出“系统的加强党内统战政策思想教育”,要求“各级党委应将统战政策作为政策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结合总的形势与任务,经常注意学习,防止偏向”“县以上党员干部,必须学习中央及华北局有关统战政策的重要文件”,并“在党校或其它党的训练班,传达及报告统战政策”,在学习中“运用通报报告等方式,教育干部,推动工作”,定期总结经验,向省委作出报告。

1950年3月,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是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统战工作的方针任务和各方面统战政策。会上,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作了题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形势与新任务》的报告。这个经党中央和毛泽东审阅同意的报告,就建国初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形势和任务以及各方面工作的基本政策作了全面阐述。

1951年4月,山西省委召开统一战线工作会议。5月,太原市委,榆次、忻县、兴县、临汾、运城、长治等地委统战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在全党普遍进行了统战政策教育,批判了各种错误认识,帮助党员和干部特别是老区干部“克服了或正在克服着骄傲自大,左倾关门主义的思想,提高了对团结改造的认识”。各地(市)委将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一直传达到各直属单位的党支部,各县委传达到区委。通过文件学习,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认识上有了很大转变与提高,“由不明确而明确,由不自觉而自觉,克服了工作上的盲目性”,提高了贯彻统一战线政策的自觉性。

各级党委认真贯彻山西省委“把统战工作变为全党的工作”的指示,把统战工作列入党委工作日程,为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机构建设清理了思想障碍,从领导思想上、组织机构上得到了保证,对指导山西实际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统战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

三、加强山西统战机构建設,巩固发展全省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山西在党的统一战线史上具有光荣的传统。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进犯华北,中华民族面临危亡,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引起了中国国内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北方局为适应华北寇深祸亟的形势,结合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对日态度的变化,创造性地贯彻执行瓦窑堡会议精神,在山西建立特殊形式统一战线,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与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就是统一战线的产物。八路军驻晋办事处联合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在全省范围内发动群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抗战建立了历史伟业,为党的统一战线创造了历史经验,是成功实践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生动体现。

中国共产党与阎锡山集团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一省范围内的首先实现。针对阎锡山的统战工作是我党在抗战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连同东北军统战工作、西北军统战工作、“西安事变”统战工作,这个时期的统战工作其规模之大、级别之高、影响之深远在中外战争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对促进民族独立、全国解放有着重大影响。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政权回到人民手中。9月1日,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军区宣告成立。12月19日,成立了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省委统战部部长由王世英兼,设秘书长和联络、资料两科,暂编干勤人员20名。1950年9月,随着紧缩机构,编制调整为11人。

王世英同志生于1905年,山西洪洞人。其早年就读于太原国民师范学校,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广州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参加过北伐战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被党组织派到河南国民革命军十九军、山西阎锡山部从事秘密兵运工作。1938年10月任八路军驻山西办事处处长,负责同阎锡山的第二战区进行抗日统战工作。1942年初调到延安军委总部,仍兼指导驻山西办事处工作,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并出席大会。国共内战时期,王世英历任中共中央军委敌军工作部部长兼八路军总部副参谋长,晋冀鲁豫军区副参谋长兼敌工部部长、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委员,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兼敌工部部长,领导华北地区敌军情报工作取得重大成绩,是党和军队军运和情报工作的领导人之一。延安时期,与吴德峰、潘汉年、阎宝航等情报系统并列,被称为中国共产党情报工作的“王世英系统”。1949年后,历任山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山西省委常务委员兼统战部部长及政治委员会主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兼山西省省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统战工作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战工作相比,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变化,统一战线的任务也由服务于新民主主义向服务社会主义转变。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提上党的工作日程,因而为社会主义改造服务成为统一战线新的任务。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统一战线逐步发展成为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服务的统一战线。

为适应新中国成立初期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新任务,党中央十分重视统战工作机构的建设。1953年7月18日,刘少奇在全国统一战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党中央最近讨论了统一战线工作,认为是满意的。党中央还认为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因而也就要加强中央及各级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机构。中央的、省市自治区的、若干县的统一战线工作机构都要加强”,解决“统一战线工作部门的编制、干部等等问题”。

初期,山西只有省委和太原市委设有统战机构,且干部配备亦不健全,其他地委、县委均无专职干部。1950年11月,省委指示“各地委、县委配备地、县两级兼管统一战线工作委员,建立部门工作”。12月初,省委又指示“各地委、县委指定专人负责兼管统战工作,地委并配备一名专任秘书”。为贯彻省委加强全省统战机构建设的指示,1951年4月6日,省委统战部在分析全省统战工作的基本形势后向各级党组织指出:“过去的经验证明:一定的政治任务,必须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作保证,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务期各级党委十分的重视这一问题,把统战部的机构建设起来,以便成为党委完成各项工作的有力助手”,为完成建国初期党的统战工作任务,“必须健全统战部的机构,建立工作上所需要的各种制度”。

1951年中央统一战线工作会议及华北局3月电示“专设各级统战机构、配备专职干部”后,省委第一副书记解学恭在省委组宣会议、统一战线工作专业会议上再次强调“各级现缺额的统战干部,在下半年内一定配齐”。全省各级党委认真落实省委指示,抽调强有力的干部,加强统战部干部配备。各地委均由地委委员兼任统战部长,设专任秘书专负其责,兴县地委、忻县地委、榆次地委还配备了专职副部长,全省各县、工矿区也配备专职秘书,全责统战工作。

省委统战部对各级统战部门的干部选拔和配备提出明确要求,“其条件:一、政治上纯洁;二、有一定的理论、政策水平、社会经验和工作能力;三、有相当文化水平,原则是重质量,宁缺勿滥”。

各级党委对统战部专职干部配备一般都很慎重,注重干部的素质。仅仅几个月时间,统战干部队伍建设就获得很大成绩,至1951年8月底,各地(市)、縣委的专职统战干部基本配齐。全省各级统战部干部编制达到127名,其中,省委统战部干部13名(内含副部长1名),太原市委统战部15名,榆次、临汾、运城、长治、忻县等地委统战部各3名。统一战线工作机构在省、地(市)、县三级党委基本建立起来。同时,各地(市)委机关直属支部普遍设立了统战委员,党委统战部门工作普遍得到加强。

1952年2月10日,省委召开全省第二次统战工作会议,吴云夫副部长传达华北局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王世英部长作《1951年基本总结与1952年工作任务》的报告,省委第一副书记解学恭作总结讲话。实践证明,“中央提出有系统的在全党贯彻统战政策,一年内召开两次统战会议的指示,是非常必要的,在党内这样有组织的普遍的进行统战思想教育,确是富有历史意义的”。

针对当时党的干部中存在的把统战工作与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割裂开来的片面认识,周恩来指出:统战政策是要全党贯彻的,尤其是党组更应注意。首先是政府中党组,其次是人民团体中党组。要使全党同志了解,团结、带领非党群众同我们党一起前进,是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任何部门的工作都不能与统战工作相脱离。

政务院1951年6月7日发布《政务院关于加强政府机关内部统一战线工作的几项具体规定》后,山西“省府秘书长和省委统战部秘书长在省府全体党组传达机关统战工作及全国秘书长会议的精神”,贯彻政务院关于加强政府机关内部统战工作的具体规定,并部署“省、市,各专、县政府机关干部普遍展开学习政务院关于加强政府机关内部统战工作的具体规定和李维汉同志《进一步加强政府机关内部的统战工作》的报告,结合文件进行检查,作出总结,报告省委统战部”。

1951年间,“省人民政府召开了全省秘书会议,传达了李维汉同志的报告,贯彻了政务院的决定”。1952年8月上旬,省政府再次专门召开全省秘书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政府部门的统战工作。

根据政务院对统战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各部门首长必须负责加以领导和帮助”的规定,山西“责成省、市、县秘书长或秘书专管政府机关内部的统战工作”,明确“省府由秘书长负责统战工作,设专任秘书一人协助工作”,“省各厅局由秘书主任负责统战工作,指定秘书一人协助工作”,其中“银行与水利局因新干部(留用人员和青年知识分子)较多(省银行占到73%,省水利局占到90%以上)多设专任秘书一人”;对地(市)、县政府要求:“太原市政府由秘书长负责统战工作,设专任秘书一人协助工作”,“各专署由秘书主任负责,指定秘书一人协助工作”,“各县政府指定秘书一人负责”,其他“非党机关,应有负责干部专管其事,检查与领导本机关的统战工作”。

全省政府机关各部门“在行政上指定了由秘书部门负责、在党内支部增设统战委员,有专人负责,有定期的汇报制度”,加强政府机关统一战线工作机构,把工作责任落实到人。针对“统战工作过去没有专设机构,也没有系统组织,干部又缺乏统战工作经验”,1952年9月,省委统战部召开了省级直属机关党委、总支统战委员的专业会议,培训政府机关党的统战干部,提高他们做好工作的专业水平。经过省委和统战部的动员、培训、部署、检查,政府机关的党员干部对统战工作思想上有了新的提高,“认识到要把机关工做好,必须重视统战工作”。各厅局党组(党委)普遍加强了老(区)干部与新干部(青年知识分子和留用人员)的团结、党员干部与非党干部的合作,重视了对非党干部的教育培养和提拔使用,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随着省、地(市)、县(区)党委统战部门干部配备的不断完善和地(市)县(区)委机关直属支部、政府机关支部普遍设立统战委员,再加上各级协商机关党员干部、工商联机关党员干部,全省统战干部计有千人以上。统战工作的机构在全省范围内基本上建立,使统战工作在组织上获得了保证。

四、探索统战工作制度建设,保证党的统战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统一战线的发展、工作任务的增加和机构职能的调整,“建立工作上所需要的各种制度”,把工作经验通过总结归纳、上升为工作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成为统战工作亟待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山西省委统战部认为必须进一步加强统战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以便协助党委加强统一战线政策思想教育,将党内统战工作力量组织起来,使统战工作经常化”。

山西省委和统战部在工作实践中围绕不同的工作任务,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中国统一战线工作制度建设。“搜集材料后,立即研究,择其重要问题,尤其对于今后工作有指导意义的问题,做出总结、经有关部门研究后,用省委或省府名义发出指示”,形成了一系列对全省统战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工作制度建设的意见,如:各级统战部门“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各种制度,逐渐走向正规化”的机构建设制度;“严格地执行集体办公,专题研究,报告请示,保密等制度”的工作制度;“建立人物档案管理制度,执行对民主人士任免调动的请示批准制度”的党外代表人士管理制度;“召开各种座谈会及专门问题的研究会,直接发现问题,宣传解释我党政策”,“搜集综合并研究各阶级、少数民族、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社会团体、流散及遣送回籍之旧军政人员之思想动态”,“留用人员之思想情况及统战政策之具体执行情况”的调查研究制度;“加强业务学习,改造工作作风”,“有计划有步骤的与(党外)代表取得密切联系”的作风建设制度;“召开必要的会议,密切与各方面的工作关系”,形成工作合力,统筹协调统战政策和全局工作的联席会议、办公制度;“出席或列席各单位有关统战工作的会议”,了解情况,掌握全面的联系、联络制度;“推动并检查各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或人民代表大会等统战工作的贯彻实施”的指导监督制度;“继续克服党内关门主义倾向,端正党内统一战线思想”的党内思想教育、政策学习制度;“直接联系一个市、两个县各界人民代表会,便于经常的、有计划的吸收材料,进行研究及时指导”的深入基层、分类指导制度;“各党委会统战部门,每三月须向上级党委统战部报告工作”的请示报告制度;“统战部之经费预算,应统一由各地(市)委负责掌管”的工作经费保障制度;等等。

政府机关统战工作实行秘书长负责制:省府秘书长每月向省委统战部口头汇报一次,两个月书面汇报一次;各统战系统除了与各机关秘书长或秘书联系外,需经常与统战委员或秘书联系。省府秘书长规定每月二十五日至月底时间内到省协商委员会接头一次,征求意见,交换意见及商洽交议事项。省委统战部召开临时会议或汇报时,吸收(政府)直属党委负责人参加。各地(市)县委根据此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定出具体计划,报告省委统战部。

新中国成立初期,统战工作制度建设是新中国统一战线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巩固和壮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继而向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服务的统一战线过渡的刚性保障,对完成新中国初期的统战工作各项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时创建统战工作制度,坚持立足现实与面向未来相衔接,集中统一和科学管用相结合,坚持党的领导与制度管理相统一,用制度的根本性、全局性和刚性保证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长期性。

由于党委对统战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全党统战意识的普遍提高,以及统战工作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健全,再加上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的检查督促,全省统战工作在政权机关、各界代表会、协商会、各党派、人民团体、宗教界、少数民族等方面普遍开展,党内少数人做统战工作的情况有了很大改变,出现了全党做统战工作的新局面。同时,随着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爱国增产三大运动的深入和群众觉悟程度的提高,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在全省范围内有了很大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统一战线工作之所以能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辉煌成就,有力地保障党的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与统战部门建设的不断加强、完善和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统战干部队伍发挥作用是密不可分的。

今天探索和研究山西统一战线的形成、发展及其成功经验,对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统战工作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注释〕

文中引用内容均来自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以下内部材料:

①《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向省委及华北局关于成立以来工作情况报告》(一九五〇年五月五日)。

②《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向华北局的工作报告》(一九五〇年九月三十日)。

③《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关于一九五〇年工作方针任务及两个月工作计划草案》(一九五一年一月)。

④《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关于统战工作概况与今后工作任务的报告》(一九五一年四月六日)。

⑤《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关于一九五一年五、六月份工作综合报告》(一九五一年六月三十日)。

⑥《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关于一九五一年下半年工作计划》(一九五一年八月一日)。

⑦《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关于七、八月份工作综合报告》(一九五一年八月二十七日)。

⑧《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关于一九五二年下半年统战工作的计划》(一九五二年六月五日)。

⑨《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关于政府机关内部统战工作的计划》(一九五二年七月六日)。

⑩《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关于召开统战工作会议情况与问题的报告》(一九五二年八月二十日)。

??《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关于全省秘书工作会议以后机关统战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草稿)》(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參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3〕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彭真传:第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

〔5〕政务院关于加强政府机关内部统一战线工作的几项具体规定〔EB/OL〕. https://www.chinacourt.org/law/de? tail/1951/06/id/45.shtml.

责任编辑晓晨

猜你喜欢

组织机构统一战线制度建设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管理模式优化
基于来源的组织机构元数据构建研究
现阶段做好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工作的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探究
提升南昌市软实力研究
葡萄牙大学章程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启示
统战理论及十八大以来统一战线的新发展
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知联会建设的思考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教学中心运营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