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体验 重生成 重获得,育“表达”之花

2021-10-11杨秀国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学案例表达阅读教学

摘 要:语文课堂须“教表达”。文章以“三教”理念为指导,以《再塑生命的人》为案例,分析课前教学生思考,点评课堂教学片段,阐述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体验,以学为本,夯实表达之基;要重生成,以导为本,抓住表达之机;要重获得,以能为本,培育表达之能的观点。

关键词:阅读教学;教学案例;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7-0038-03

引 言

近年来,我校着力打造“三三梦想课堂”(“三教”理念:“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三有”生态:有思考、有体验、有表达;“三会”目标:会思考、会学习、会表达)的教学范式,改革课堂教学。笔者以“教表达”为切入点改革课堂教学,研究课例,形成了重体验、重生成、重获得的价值追求。现以七年级阅读教学《再塑生命的人》为例进行简要分析。

一、语文课堂需要“教表达”

表达就是人的一种素养、一种能力,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想法和意图等,用语言、文字、图形、表情和动作等清晰明确地传递出来,让他人理解、体会和掌握的一种能力。其包含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和形象的肢体表达等几種形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重在写话时“有表达的自信心”,学习中能“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活动中能“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第二学段重在习作中“乐于书面表达”,综合性学习时能“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第三学段要求学生能懂得“自我表达”是写作和交际的需要,做到“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第四学段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表达力求有创意”“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交际中要做到“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1]。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个方面。其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的内涵包括积累与语感、整合与语理、交流与语境。这直指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须学会表达。但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并未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学生却言不达意,甚至金口难开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教表达”,迫在眉睫。

二、语文课堂“教表达”需精心设计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因要以生为主,就撒手不管;也不能因要“教表达”,而忽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课堂“教表达”需要进行精心设计。

首先,教师要立足文本设计教学,选择有价值的教学点。《再塑生命的人》节选自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文章讲述了海伦·凯勒在七岁时得到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而重获“光明”的故事。语言清新朴实,将叙事和抒情有机结合,表现了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文章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生活较贴近,能给他们带来重要的启示,是教学生表达的优质素材。于是,笔者选择了“海伦·凯勒的生命为何要再塑和她为何称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两个核心问题,组织学生研读文本、表达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次,教师应依据学情设计教学,开展体验式学习。七年级的学生阳光灿烂,富有激情。课堂上,笔者引导他们懂得感恩老师、感恩父母等并不难,但由于其生活经历不够丰富,还惯于运用形象思维,弱于进行理性思考,再加上对海伦·凯勒在黑暗中挣扎、向往光明的心路历程的缺乏体验、认识不深,要让他们认识到人成长的关键在于内因,进而明白还需感恩自己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是有难度的。基于此,笔者依次设计了“初读文本,感知再塑—精读文本,体验再塑—深读文本,升华再塑”三个活动,引导他们有疑可思考、有情可体验、有话能表达,进而达成了预期教学目标。

三、语文课堂“教表达”的教学感悟

(一)阅读教学要重体验,以学为本,夯实表达之基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命体验的过程。

【片段一】

师:海伦·凯勒被再塑之前是什么样的呢?

生1:从第3自然段“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可以看出失去视觉和听觉的海伦·凯勒是一个痛苦和愤怒的人。

生2:从第2自然段她“默默地站在走廊上”到“安静地走到门口”,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安静的人。

师:是“安静”还是“平静”?

生2:平静。

师:她心情“平静”吗?

生2:她的心情“不平静”。从第3自然段“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中可以看出。

师:你是怎么读出她的“不平静”的?

生2:因为她在“搓捻”和“抚弄”着花叶。

师:如果把“搓捻”和“抚弄”这两个词语改成“抚摸”恰当吗?

生3(举手):“抚摸”是带着爱意的,而“搓捻”和“抚弄”这两个词却没有爱意,有的只是内心的忐忑不安;改成“抚摸”后,不能表现出海伦·凯勒内心的不平静。

师:(讲述曾被老师叫办公室时忐忑不安的例子)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海伦·凯勒的不平静?

生5:从第9自然段中“在我的那个寂静而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可以看出海伦·凯勒是看不见、听不见,她的世界是黑暗的,她应该感到很疲倦、厌恶和不安。

生6:从前面“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可以看出她很难受,但又没有办法表达。她摔布娃娃应该是一种发泄,发泄那种让她很难受、很绝望的情绪。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她的“不平静”。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尊重人的价值和主观能动性,认为要想促使有意义的学习发生,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与自身有关的事情,让其置身其中,亲自感受。

这个片段是学生默读课文后,对“海伦·凯勒被塑之前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的交流。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以学为本,认真倾听,巧妙抓住“安静”与“平静”、“搓捻”与“抚弄”两组词,引导学生在辨析中谈自己的阅读体验,并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产生共鸣,引发学生对海伦·凯勒被塑之前内心那种无助、孤独、绝望的理解、感悟与思考,夯实了表达的基础,使其有话可说。

(二)阅读教学要重生成,以导为本,抓住表达之机

朗读需要语感,上课需要课感。所谓课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那些与预设不一致,甚至背道而驰的偶发事件,能不假思索地进行果断引导,并为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

【片段二】

师:莎莉文老师来后,海伦·凯勒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1:我从第6自然段“当我最后能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一句,可以看出她的自豪和高兴。

生2:我从第12自然段“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一句,可以看出海伦·凯勒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

生3:“她”开始有了光明,莎莉文老师给了她教诲,“她”对世界有了新的认知,有了新的希望。生活为她关上一道门,也会为她打开一扇窗。

生6:我觉得她感到非常痛苦。

师:为什么?

生6:我从“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布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这个句子可以看出,她在摔自己布娃娃的时候,在她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她现在已经体会到了世间的美好,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与奇妙。她为自己之前的冲动、对洋娃娃的粗暴感到非常痛苦。

师:是“痛苦”吗?

生7:(短暂沉默)不,不全是。好像也是——

生8:(接过话茬儿)不痛苦,因为她已经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生命的可贵和生活的美妙!我觉得这时候她应该很释然。

生9:我补充对第12段的感悟,海伦·凯勒是个盲人,没有办法去看这个世界;但她还是用好奇的眼光和好奇的心灵在看待和感悟每一样东西。她似乎感觉到小黑屋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有了生命,她仿佛也觉得生活有了光明、生命有了力量。

在研读海伦·凯勒变化的环节中,有的学生读到了她的高兴,有的学生悟到了她的自豪,还有的学生体会到了她对生活的新思考……可一位学生却说海伦·凯勒很“痛苦”。面对突如其来的回答,笔者连发两问“为什么”“是痛苦吗”,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到了自认为是“痛苦”的“依据”,进而让他们理解海伦·凯勒悔恨自己摔布娃娃,其实是自己对新生活的美妙、生命的可贵、人世间的温暖有了更为真切的体验,海伦·凯勒并不痛苦。

学生提出海伦·凯勒“痛苦”的想法,可用20世纪30年代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来解读。他认为,学生的发展应该确立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另一种就是依靠外界的协助,从而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片段中认为海伦·凯勒“痛苦”的那位学生,就是需依靠外界协助来达到较高水平的学生。他的回答就需要教师的辅导来完成。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在教学中做好引导,引领学生进入“最近发展区”,为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助其全面发展。

(三)阅读教学要重获得,以能为本,培育表达之能

一堂课是否有效,关键得看师生的获得感。这种获得感,除了表现在教师对教育的学理有了新的思考外,更要看重学生对语言表达技能的掌握,或對世界、对人生有新的认识。

【片段三】

师:海伦·凯勒从一个不幸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她最该感谢谁呢?

生1:感谢老师,她的宽容和爱心,让“我”走出了黑暗,拥有了前进的动力;她还应感谢自己,没有因为自己的不幸而选择放弃,最终还是老师对她的鼓励,让她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无论疾病还是其他,“我”都要战胜它们。

生2:海伦·凯勒应感谢她的父母。海伦·凯勒一岁的时候就又聋又哑了,但她的父母没有放弃她,仍觉得她是一个可塑之才,所以请来了这样一位好老师。

生3:我觉得海伦·凯勒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是源于自己学成后的一种自信。

师:对,真正的内心的强大就是自信!

生4:世界上或许还有人比海伦·凯勒幸福。但她的这种幸福,是她对生活的感恩。她感受到了来自老师和身边人对她的帮助和鼓励,所以她自信,她幸福。

生5:我肯定,在现实世界里,我们比海伦·凯勒幸运和幸福。但我们可能也偶有懈怠,甚至有放弃的念头。对此,老师、父母、同学、朋友可能会给予我们帮助与鼓励,但不能缺席的是自己!这个世界,你不改变,没人能真正改变你;这个世界,你不进步,没人能真正推你进步。所以,我觉得她更应该感谢自己。

从这个片段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回答历经了由人及己、由外向内的思维方式的转换,这也是他们通过阅读文本认识世界的发展过程。“感谢自己”不是“自私”“自大”“自恋”,而是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顿悟。俗话说,鸡蛋从外打破仅是一只蛋,从内打破则是一个生命。学生对自我意识的认识和感悟,是生命新的觉醒。这种获得感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最佳体现。

结  语

总之,要想让“表达”之花更加灿烂地绽放于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师需要强调重体验、重生成、重获得;课堂上多点灵动与创新,把更多思考的机会“让”给学生,把更多体验的机会留给学生, 把更多表达的舞台还给学生。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杨秀国(1974.8-),男,贵州遵义人,本科学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教学案例表达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转课堂模式与数学教学案例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语言探讨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