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堂中“课课练”的有效实施

2021-10-11吴鹏飞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课课练实施策略身体素质

吴鹏飞

【摘 要】“课课练”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每堂课都需要进行练习,它是体育课程中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一种体能锻炼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学生通过“课课练”的学习能有效地提高身体的基本素质,增强运动能力,为以后学习和掌握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夯实基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應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广大学生实际情况而采用不同的体育“课课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课练”能在体育课堂中有效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

【关键词】“课课练” 体育教学 身体素质 实施策略

近几年,体育课程改革重提“课课练”,要求一线体育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更加重视身体素质等综合练习。因此,教师应重视在体育课堂中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

一、提高学生认识,激发参与意识

学生对“课课练”的练习一般都抱着消极的情绪,不愿意参加,甚至躲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地分析“课课练”的作用和重要性,让学生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课课练”不是教师训练学生的手段,而是提高学生爆发力、速度、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的有效方法,也是学生对更高难度技术动作学习的有力保障。与此同时,“课课练”也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了人体免疫能力,让学生在运动中缓解学习与生活带来的压力,放松自己的心情,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和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选择适当内容,合理安排时间

许多体育教师认为“课课练”就是教师在运动技术、技能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专业的身体训练。其实不然,长期进行枯燥的练习,学生会对“课课练”产生抵触心理甚至逃避练习,这样就失去了“课课练”的真正含义与锻炼的效果。因而,在相关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面,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状态,有选择性地进行“课课练”的练习,恰当安排学生的运动量,合理安排时间。

1.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练习

这部分的身体素质练习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较差。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的选择相辅相成的“课课练”内容,安排在课堂前、中、后三个阶段完成。

运动技术学习之前。这一阶段不仅仅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还需要为学生接下来技术动作的学习打下基础,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如学生在开始学习排球发球的基本技术前,可以先练习跳起拦网的动作。

动作技术学习之中。学生在不断学习体育运动技能的同时也要发展身体素质。如学生在学习双手前抛实心球的动作技术时,可先用前抛排球代替,由排球过渡到实心球。

教材技术学习之后。“补偿性”的练习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因为身体局部的负荷过大而引起的机体疲劳,同时还能让学生锻炼课堂上没有锻炼到的部位。在学完动作技术之后对练习较少部位进行整体补偿练习,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也是对教材的复习和巩固。如在教授单手侧向投掷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奔跑跳跃类的下肢活动,既可以增加课堂内容的丰富性,又可以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提高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

2.灵敏、柔韧、反应能力等身体素质练习

这部分的身体素质练习可以融合在课堂游戏中进行,以不断提高学生兴趣。同时,可以将“课课练”的内容安排在课堂的准备部分,让学生运用“课课练”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课堂热身活动,如在跑步完成后做立位体前屈和坐位体前屈来提高学生的柔韧,用喊数抱团的游戏来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升学生活动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三、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参与兴趣

从小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来看,小学生在学习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暂,并且思维较活跃,活泼好动。作为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课练”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能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体育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1.竞赛法

小学生往往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自我表现欲望,教师要在课堂上运用学生的这种积极心理,对“课课练”内容进行竞赛化。如短跑练习时用小组比赛的模式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练习的积极性;在进行耐力素质“课课练”练习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定距离比赛。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能力,养成互帮互助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2.游戏法

游戏对小学生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因此在课堂“课课练”的练习中,教师可将练习内容通过游戏具体化。如在力量训练时可以用“开火车”的游戏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在反应能力训练时可以用“喊数抱团”“反口令”的游戏方法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使原本简单枯燥的练习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增添了教学趣味性,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乐于练习。

3.情境创设法

“课课练”练习时,教师有时可以根据“课课练”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和具体的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如学生进行腿部力量训练时,可创设小青蛙跳荷叶的活动情境;在练习速度训练时,可创设“春种秋收”的情境。具体的情境的创设应根据体育教学内容的不同以及学生的年龄来选择,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课练”练习效果的目的。

4.自主选择法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置不同的“课课练”内容,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内容,并进行分组练习。练习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投骰子”(自制的运动骰子)来选择具体的练习内容,可以是跳跃类下肢的相关动作,如开合跳,马步深蹲;可以是支撑类上肢的练习,如平板支撑、单侧手臂支撑;也可以安排全身性的练习,如波比跳等动作,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应在一旁进行正确的引导,并及时评价,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保证运动适量,完善场地器材

每一节课都有主教材,每一个主教材的内容和运动量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对“课课练”内容的选择上要首先考虑整堂课的总运动量。教师在设计“课课练”内容时要注意做到运动强度和运动量适中,既要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又不能让学生过度疲劳,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以及学校所配备的场地器材,让“一物多用”贯穿课堂,使器材和场地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能够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参与练习,活跃课堂气氛,保证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五、结合课内课外,培养锻炼意识

很多教师都认为“课课练”是课堂内的一个练习,然而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除去相应的主课内容时间,留给“课课练”的练习时间相对较少,最多只有5~10分钟。这样的“课课练”练习不仅可能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反而更多地会导致学生认为这样的教学课程和练习会影响到主课内容的具体学习,从而對于“课课练”的练习兴趣有所降低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知道素质练习要“练什么”“为什么这么练”,并在练习中明白“怎么练”,掌握练习原理、方法、注意事项等理论知识;其次要鼓励学生将从“课课练”中学习到的锻炼方法、手段、理论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课堂”延伸到“课后”,“天天练”,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之外、在校园外(如社区等场合)也能寻找到适合自己锻炼的内容和方法。

六、运用新式媒介,增添课堂趣味

在常态课中教师很少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如果将这些工具运用到枯燥乏味的“课课练”中,用音乐来调控练习的节奏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课堂会变得更有律动,更加有趣,学生们就能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更加有效地体验和完成“课课练”,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用平板电脑来展示动作,记录每个学生的完成情况后将动作进行对比,以便在后续的学习中进行改进。

由此可知,“课课练”是学生体育课上锻炼身体素质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课课练”练习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的各种基本素质,增强综合运动能力,为以后的体育学习和掌握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奠定坚实基础。因此,体育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根据学生的特点,把“课课练”的教学落到实处,让体育课真正成为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一门课程。

猜你喜欢

课课练实施策略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身体素质趣味课课练
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优化体能“课课练”的研究
《中国青少年体能素质“课课练”创新研究》结项总结报告会在京举行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