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马冰河入梦来

2021-10-11陈亚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爱国心教学改革小学语文

陈亚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有效开发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能对其中涉及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进行深入挖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入手,有效探索了语文教学实践中小学生爱国心和报国志的培养途径,希望能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水平,让“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爱国思想真正融入学生内心深处。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改革 爱国心 报国志

爱国主义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思想和永恒主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爱国主义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方向,语文学科应该主动承担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教育实践中从多角度渗透爱国主义思想,让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小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家国观的树立,维护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开发情境朗诵,激活爱国情感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情感朗诵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引导学生饱含情感地对课文进行朗诵,能对文本中所传达的情感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而教师以爱国文本为素材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并结合爱国素材创设相应的朗诵情境,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精神共鸣,从而使小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朗诵过程中得到相应的培养,逐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整体水平。

如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对《开国大典》一课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设计情境朗诵教学活动。在教学情境中,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尝试为学生播放与“开国大典”相关的视频内容,使学生能感受到在新中国成立时期社会各界欢欣鼓舞的情感;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选取合适的段落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诵,重点体会“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等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在情感朗诵过程中,学生能对新中国成立对我国的影响形成全新的认识,并且了解了新中国的成立经历了艰苦的斗争,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使学生将这种情感融入朗诵中,形成精神共鸣。在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效果的前提下,也对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行了有效的激活和培养,切实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综合影响力。

二、组织故事演绎,升华爱国思想

故事演绎是能有效强化学生思想感情、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教学方法。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参与角色演绎活动,在演绎不同人物角色的过程中能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情感,也能对人物性格塑造形成全新的理解,从而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有效渗透,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体水平。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对《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让学生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要思想以及在文本教育中传达的情感,方便学生对课程内容知识进行细化;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尝试为学生播放与课文故事相关的影视剧小片段,组织学生模仿影视剧小片段中不同的人物,结合自己对课文故事的理解、对角色性格特点的理解等,尝试将课文所讲述的故事充分演绎出来。学生在对课文内容进行演绎的同时,不仅能对朱德同志的艰苦奋斗精神形成深刻的认识,还能感受到党和人民为了新中国的成立紧密团结在一起的深切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能结合具体的故事内容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在演绎故事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情感的升华,真正有效激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影响力。

三、开辟虚拟空间,强化爱国体验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尝试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相应的虚拟空间,辅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有效强化学生的爱国体验,使小学生能结合自身体验和感悟形成对爱国主义思想的深刻认识,有效增强语文教学活动的整体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综合分析课文内容,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打造虚拟化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在虚拟的情景模拟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有效强化学生的爱国体验,彰显语文学科在爱国主义教育上的价值。

如教师在讲解《从军行》古诗词的过程中,可以先组织学生结合诗词内容进行分析,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诗词所描绘的景色内容等,对诗人的情感形成初步感知,对“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情感形成初步认识。以此为基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对诗词中所描绘的场景以及所展现的故事内容等进行模拟,在“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玉门关”“黄沙”等意象所营造的特殊氛围中,对王昌龄所要传达的爱国情感形成更加形象化的感知和深层次的体验,为学生爱国情感的激发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虚拟现实空间的设置辅助开展教学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和感知课文内容,还能借助虚拟空间的设置进一步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行强化,有助于激活学生的爱国心和报国志,对学生爱国理想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导入生活素材,深化报国意识

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生活,语文教学活动的科学组织规划需要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支撑。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导入生活素材,在生活化教学内容的辅助下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以及爱国思想等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有效强化学生的报国意识,使学生能主动树立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切实提升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体水平。

例如,教师在《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向学生讲解狼牙山五壮士为国家牺牲的决心以及他们所展现的爱国情怀。以此为基础,为了拓宽学生的眼界,使学生在多元教学素材的辅助下对狼牙山五壮士的爱国情感形成深层次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如教师与学生共同搜索生活中抗战老兵的故事,通过采访抗战老兵,将他们对抗战历史的回忆录制成为具体的视频内容,并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邀请抗战老兵结合狼牙山五壮士课程内容,到课堂上为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报国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导入生活素材辅助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能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对学生爱国情感的激发和报国意识的強化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产生良好的价值和作用。

五、拓展社会实践,激发报国热情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果,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施针对性指导,还要注意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尝试开发多元化的教学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学生能在社会化教育的辅助下深刻理解课程内容,也能对家国情怀形成新的认识,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报国热情,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文化自信,逐步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如教师在讲解《黄继光》一课时,为了能激发学生的报国情怀,使学生对黄继光的报国之志形成深刻的认识,可以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联合社区组织开展“爱国宣传教育进社区”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以“黄继光精神”为主题的文娱表演和朗读比赛活动,帮助学生深化对黄继光报国之志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在革命纪念馆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对革命烈士的家国情怀形成深层次感知,激发学生的报国热情,增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综合效果,为学生在未来成长过程中更好地投身于国家建设作出积极的思想引导。

综上所述,在全面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是极为重要的构成元素。教师合理把握教学内容,从多角度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合理化组织实施方式,充分挖掘课堂爱国教学内容,有助于对小学生的爱国心和报国志的培养,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为逐步将小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爱国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险峰.小学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情怀的渗透研究[J].名师在线,2021(4).

[2]韩朝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当代家庭教育,2020(35).

[3]游玉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考试周刊,2020(30).

猜你喜欢

爱国心教学改革小学语文
如此“爱国”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两种爱国心,我们该要哪种?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