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三主”作用,确保“双减”落地生根
2021-10-11吕玉卿
吕玉卿
郑州市第九十三中学校长、书记。高级教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研学旅行教育专家,河南省名师、“国培”讲师,郑州市终身名师、杰出教师。主持的吕玉卿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被授予“全国优秀化学学科团队”称号。
“双减”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重要举措。但由于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负”)有其深远的思想根源、短视化和功利化的行为惯性及相对广泛的受众基础,这就决定了“双减”是一个需要深层改造教育观念,家长师生同心共振、家校社会各担其责和多方联动、综合整治的系统工程。因此,学校首先要发挥其教育主体、“减负”主阵地和理念主导的“三主”作用,担当尽责,确保“双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发挥主体作用,找准“双负”症结,抓住“双减”关键
明确方向是“双减”的前提。当前,造成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极端性选拔考试和掐尖式招生等竞争导致学生越学越多、越学越难、越学越超前。二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导致“课堂‘欠账作业补”。三是学生自身学习动力不足、听课或写作业的不良习惯导致课后作业不会写、写作业拖拉,进而造成写作业用时过长。四是家长的攀比和焦虑心理作祟,看到别人孩子补课总怕自己孩子“吃亏”或总担心孩子在学校学得不够好。五是家长没时间陪伴或辅导孩子,就交给辅导机构去管、去教,感觉在辅导班总比在家好,学点总比不学强。六是学生主观厌学而产生心理压力和负担。
要从根源上解决上述问题,国家要在政策上对招生制度和命题的深度、广度进行严格规范,学校要充分发挥其教育主体作用。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习惯培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理念引导,指导家长更好地帮助孩子管理校外时间,缓解家长焦虑情绪。
发挥主阵地作用,提高育人水平,保证学足学好
减轻学生负担,根本在于强化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此,要不断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学足学好。
完善教学链条,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实现“双减”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回归到正常的教育教学链条中,把备课、上课、作业设计与反馈、辅导等环节做精、做细、做实。为此,首先,教师要做到课堂目标精准化,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不超不偏。其次,教师要做到教学策略精细化,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设计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再次,教师要做到教学过程精心化,学习过程中及时给予每一名学生指导、帮助和支持。最后,教师要做到教学反馈精确化,即做到反馈精确,矫正及时,使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培养习惯方法,提高听课能力。良好的听课效果是实现“双减”的关键环节,而听课效果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听课习惯、听课方法、听课能力。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将课堂教学转化为以学科学习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听课习惯、听课方法、听课能力为目标的过程,更好地保障听课质量,为学生减负增效。
压减作业数量,布置弹性作业。作业的量不在多而在精,作业时间不在长而在于收获。为此,一是要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教师要精心选择、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达到课标要求且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预习内容,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情。二是教师依托预习内容,结合反馈情况进行针对性讲解、答疑和检测,并坚持学考一致,充分发挥该环节的诊断和检测功能。三是教师要进行再讲解和补救,并指导学生将错题订正在作业本上。这种“素质化、弹性化和学考一体化”的作业,可有效克服机械重复的无效性劳动,压减作业数量。
利用课后服务进行辅导,提高作业效率。良好的写作业习惯和写作业能力是提高作业效率的必要条件。课后服务的时间相对宽松,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另一方面,教师在辅导作业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科学安排时间、保持良好坐姿、努力专注抗扰、学会自查自纠、時常巩固复习等习惯,逐步增强他们写作业的时间意识、质量意识,以及写作业时的计划、自我管理、省察等能力,为他们高质高效完成作业奠定良好基础。
利用网络平台跟踪答疑,消除作业困难。学校开通线上学习服务通道,为回到家里写作业的学生解惑答疑。一是合理安排教师,利用固定时间值班答疑,解决学生家庭作业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教师将学习重点、难点,乃至完整的课堂教学视频,上传至相关网络平台,供学生随时回看。三是学校精选、推荐、组织或购买高质量、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方便学生遇到困惑和问题时主动进行学习。
发挥主导作用,拓展服务空间,开展校外教育
除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外,学校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校外教育活动中来。一是指导学生规律作息、参与劳动实践、科学合理写作业等,对校外时间进行科学计划安排。二是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和指导,家校协同培养,提高学生对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自主管理能力。三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使他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磨炼意志,从而充实校外生活,减少不必要的校外培训辅导。
“双减”的最终目标是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而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是由课内课外相统筹、校内校外齐发力、家校社会共育人形成的良好教育生态系统。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其主体、主阵地和主导作用,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推动“双减”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