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减”小切口推动教育大改革
2021-10-11王富生
王富生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如何将“双减”落到实处,有效解决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长过重教育支出和焦虑情绪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点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坚持服务群众的立场,综合施策,疏堵结合,标本兼治,以“双减”小切口推动教育大改革。
清朗环境,全面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一年来,按照上级的决策部署,周口市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学科类超前超标培训、过度贩卖焦虑、资本过度涌入、高收费、安全隐患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教育生态环境被严重扰乱,学校教育阵地被过度挤占。乘此次《意见》的东风,周口市下大力气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彻底封堵培训乱象对教育系统的侵蚀入口,保障学生更好地回归校园。
在全面加强校外培训治理的同时,还需要明确培训机构的边界问题,避免“一刀切”。《意见》明确指出,各地不再审批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非营利性”“公益性”“做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是政策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定位。因此,鼓励合规合法的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尤其是在兴趣类、艺术类方面,以丰富的内容和新颖的形式来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守牢阵地,拉动学校教育质量提升
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职责和义务。长期以来,校外培训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教学的不满意甚至不信任。因此,要让学生完全回归学校教育,就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一要提高教学质量。教育资源的不充足不平衡问题,是将学生推向校外培训市场的重要诱因。因此,要继续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校际差异,并以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率和覆盖面,同时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率。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教师要研究创新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应教尽教。
二要提高作业布置质量。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和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是教师诊断学情和因材施教的参考。教师要把作业设计作为一项课题去认真研究,例如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或联合其他学科设计综合性作业。同时,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做到一对一及时反馈,特别是对于完成度低的学生,要加强辅导。
三要提高课后服务水平。要延长课后服务时间,解决家长上班时间无法接送孩子的难题,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要充分挖掘学校师资和社会资源,加大对课后服务教师和人员的激励,充分调动各方育人的积极性。
由点及面,助推社会教育观念转变
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严重干扰,“唯考试”“唯分数”已经根深蒂固,高频考试、分数排名已成为中小学生的日常,“素质教育”“五育并举”往往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意见》的实施,是扭转这一系列错误教育观念的重要突破口。
一是扭转教育的功利化,重申其公益性、公平性。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以“猛药”祛除涌入教育体系内的大量资本,排除高价贩卖教育焦虑的各种杂音,清理影响教育公平性的外部干扰。同时引导群众重新认识以往习以为常的教培乱象,自觉抵制过分逐利的违规培训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教育公平的合力。
二是扭转教育的短视化,正视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睡眠管理、体质健康管理等“五项管理”,引导全社会凝聚共识,摒弃“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尊重孩子的生命健康权,把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道德品质培养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
三是扭转教育的过度竞争化,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杜绝校外培训机构超前超标培训行为,同时严格要求校内教师坚持零起点教学,避免揠苗助长式的重复训练和水涨船高式的无意义“内卷”,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构建健康、宽松的教育环境。
四是扭转教育的同质化,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学校应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表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育人活动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实践需求,使学生各显其才、各尽其能。同时要做好与家长的反馈沟通,引导家长以发展和全面的眼光来关注孩子的成长。
由表及里,推进教育评价体系改革
去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破立并举,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从教育观念的逐步转变到教育评价体系全面改革的推动落实,“双减”工作成为一座有效衔接的桥梁。
从落实“双减”的配套政策来看,教育部办公厅8月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合理控制考試难度,严禁设计超出教学内容的命题。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可以预见,在大幅减少考试次数、淡化考试结果的背景下,亟需新的评价导向来接力教育指挥棒。
把握“双减”所创造的有利时机和环境,以改革学生评价为抓手,加快推进教育评价体系改革。要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品德表现、体育表现、劳动实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要内容,把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同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加快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办法,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
“双减”工作牵动着整个教育体系建设,牵动着亿万家庭的幸福稳定,需要全社会凝聚共识,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共同落实好、维护好。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把握时机,多方联合,打好教育综合改革的组合拳!
(作者系周口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
(本栏责编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