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探叶圣陶养成教育思想下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有效聆听的策略
2021-10-11周楠颖
周楠颖
【摘 要】初中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欣赏教学为一项重要内容。此教学内容的重要目的,即为推动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借助音乐本身的艺术感染力,对学生加以吸引,推动学生音乐鉴赏习惯的形成,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素养。本文首先针对初中音乐教学有效聆听优势加以阐述,针对叶圣陶养成教育思想下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有效聆听的策略提出几点建议,望借此可为全面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欣赏教学;有效聆听;叶圣陶养成教育思想
伴随着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针对精神文明方面提出更高追求,而初中阶段所展开的音乐欣赏教学即为培养具备良好音乐审美素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需重视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展开,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这针对学生全面发展而言具备重要意义。本文即围绕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有效聆听策略展开探讨。
一、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有效聆听优势
叶圣陶养成教育思想尤为博大精深,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工作的重要目的即为推动学生良好社会习惯的形成,音乐欣赏教学亦是如此。在此过程中,叶圣陶养成教育思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展开有效聆听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首先为可实现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提升。教学活动中,若教师所讲述教学内容,所应用教学方法老套、无趣,则学生难以对音乐的魅力加以感知,使得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认知偏差,学生学习兴趣逐步丧失。针对此现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重视叶圣陶养成教育思想的引入,而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借助有效聆听活动的展开,可充分发挥音乐本身的感染力,促使学生徜徉在音乐海洋中,充沛学生情感,使学生感知音乐魅力,实现自身音乐学习兴趣的调动。其次为可有助于学生欣赏能力及节奏感的培养。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通过讲授音阶及节拍,帮助学生对音乐节奏感加以了解,对音乐中的和声、乐段及乐句加以感知,对音乐表达方式、音乐发展动机加以了解,借此实现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逐步培养,促使学生在今后生活中可实现音乐的独立鉴赏,实现自身视野的拓展,还可有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最后为可推动学生音乐鉴赏习惯的形成。借助音乐本质对学生加以吸引,促使学生对音乐魅力加以感知,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之情,促使学生在生活中也可形成音乐聆听习惯,针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可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叶圣陶养成教育思想下,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推动学生良好音乐聆听习惯的形成,借助教学思想的不断渗透推动学生良好音乐审美素养的形成。
二、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有效聆听策略
(一)多次聆听,加深感悟
同其他学科相较而言,音乐学科教学重要内容即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为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加深学生音乐感悟,教师在音乐欣赏过程中,需引导学生展开多次聆听。此种多次聆听并非指将同一首音乐作品向学生反复播放,此种方式不仅无法帮助学生深化音乐感悟,反而会引发学生的抵触、厌烦情绪。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可将相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向学生播放,促使学生借助不同旋律的聆听,从中感悟相同情感。除此之外,还可借助同一类型不同旋律音乐作品的欣赏,引发学生的思维思考,从多种音乐作品中感悟相同情感,实际上,学生已进入有效聆听情境中。叶圣陶养成教育思想下,要求教师需重视引导渗透,通过相同类型的音乐曲目的播放逐步推动学生良好音乐审美习惯的形成。教师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多会将部分课外音乐作品同教学内容中的音乐欣赏作品相结合,借此除可实现课堂气氛的活跃外,还可帮助学生深化音乐感悟。民歌欣赏教学活动中,大部分学生针对传统民歌的学习并未产生学习兴趣,民歌旋律也可同此阶段学生的兴趣特点不相符,因此,教师在民歌欣赏教学活动中,可将著名歌手阿宝所演唱的《山歌好比春江水》、《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民歌视频给学生欣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看电视的同时,针对阿宝也并不陌生。因此,教师便可借助明星效应,激发学生对于民歌学习的兴趣,学生还可在自身兴趣的引导下针对陕北民歌的历史发展、文化背景等展开自主探究活动,学生的人文底蕴也可以得到一定的积累,这些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注重启发,交流经验
叶圣陶养成教育思想下,教师除应重视言传外,更应对身教加以重视。新课改背景下,学生逐渐成为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此种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需重视自身引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启发学生思想,引导学生音乐情感,促使学生可将自身针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加以梳理,并完成表达,这也是实现有效聆听的一项主要手段。叶圣陶养成教育思想下,教师能否形成健康的师生观也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注重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交流经验。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应推动学生完整听觉感受的形成,促使学生对音乐形成深层次记忆,对学生音乐情感体验加以深化。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借助课堂探讨的策略,鼓励并引导学生发表自身观点,分享自身情感体验,借此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形成更为全面的认知,这样还可健全自身音乐情感体系。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叶圣陶养成教育思想除了可以帮助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加以了解之外,还可推动学生深刻音乐感悟的形成,为教师对教学思路、教学目标加以调整提供参考,还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除此之外,针对学生鉴赏音乐能力、审美素养的提升均可起到重要作用,教师通过在主观感受中融入理性指导,除了可以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外,还可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强化。例如,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认知各民族乐器时,可将《紫竹调》、《瑶族舞曲》等具备代表性的器乐作品给学生欣赏,引导学生针对各民族乐器、民族风情展开对比,逐步引入民族文化内容。此种教学方式同将音乐知识直接向学生讲解相比而言,教学效率更高。
(三)设计悬念,激发兴趣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音乐鉴赏也是如此,针对不同学生而言,聆听同一段音乐时所产生的主观感受各不相同,学生脑海中所浮现的画面也存在一定差异,每位学生针对音乐所形成的思考、理解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活动中不可对学生的思考、想象加以束缚,应对学生予以尊重。叶圣陶养成教育思想中指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借助良好音乐氛围的构建,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学生良好音乐聆听习惯的形成。音乐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曲目时,教师可先将音乐作品向学生完整播放,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此首音乐作品风格,随后再分段向学生播放,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想象,针对此首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主要情感、内容加以理解。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此篇音乐作品时,教师可在关键位置将曲目暂停,聆听小提琴音色和旋律的变化,引导学生音乐情感。此过程中,教师需注意不可频繁暂停,否则将会对学生完整思路的形成造成影响,降低聆听教学效果。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師还应设计听觉悬念。听觉悬念的设计不仅为歌曲的重点部分,同时也为歌曲的高潮部分,借助听觉悬念的设置,还可有助于学生针对音乐作品形成更为深层次的理解。又如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大海啊,故乡》此首音乐作品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自由组合同类歌曲,对调副歌及主旋律部分的曲调,借此实现学生音乐创造力的激发,还能有助于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提升,针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强化而言,也可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融合教学,鼓励参与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借助多样化教学方式的采取可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调动。叶圣陶养成教育思想下,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仅有如此,方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间中须以学生心理特点为依据引入多样化教学方式,如可借助消遣式的教学模式,完成辅助类歌曲的简单欣赏;还可借助运动式的欣赏活动,引导学生对鼓点较多的曲目展开欣赏。这样除了可以帮助学生突破聆听限制外,还能对音乐的形成产生更深层次的感受。例如,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大型音乐作品时,可应用结构式欣赏方式,如引导学生欣赏《海洋与辛巴德的船》此首作品时,教师便可结合故事背景引导学生针对各部分展开欣赏,对不同乐器的魅力加以感知。此外,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明确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目的,盡量减少专业乐理知识的讲解,以免学生针对音乐欣赏产生排斥、抵触感,要将引导学生感受、探索、表现音乐作品及情感作为重点内容。教师还应准确捕捉学生的兴趣点,善于发现,勤于思考,为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聆听习惯打好坚实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应善用叶圣陶养成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展开有效聆听,推动学生对音乐形成有效的认知。另外,以培养学生音乐独立欣赏的能力为基础,教师要循循善诱,循序渐进,为推动学生独立音乐鉴赏习惯的养成做出努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借助课堂启发、悬念设置及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针对音乐作品形成深层次感悟,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素养,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丽萍.初中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教学研究[J].文理导航,2018,000(016):P.93-94.
[2]王雪琴.初中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教学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000(018):29-30.
[3]钱涛,臧凤皎.基于学生发展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探究——以《江南丝竹》一课为例[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7(8):10-13.
[4]钟发洪.浅谈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000(027):P.106-106.
[5]经华.在初中音乐欣赏课堂中聆听最美丽的音乐,倾听最唯美的境界[J].好日子,2019,000(014):P.1-1.
[6]王倩.浅谈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有效途径[J].科普童话,2019,000(035):P.150-150.
【本文系 2019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叶圣陶养成教育思想下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有效聆听策略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YZ-b/2020/18)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