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7-02-26贾会青

人间 2016年32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贾会青

(郑州市艺术工程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音乐欣赏课是中职学校音乐课中的重要部分。音乐欣赏不仅可以使中职学生正确认识音乐,还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主动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为将来更好的音乐欣赏能力打下基础。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00-01

音乐欣赏课是中职学校音乐课中的重要部分。所谓音乐欣赏,就是对音乐所包涵的情感进行正确的理解,体会音乐中丰富的人物性格和中心思想,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良好的音乐欣赏能力,不仅是一个人音乐修养的标志,也是整体文化水平评比的重要因素。所以,音乐欣赏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不可替代的一项课程,它不仅可以使年龄较小的中职学生正确认识音乐,还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主动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为将来更好的音乐欣赏能力打下基础。对此,本人根据实际音乐欣赏教学,做出了以下的思考及归纳。

一、当前中职音乐课堂的现状

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且在老百姓的观念中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职业学校是孩子成绩不好下的一种无奈选择,而不少农村学生之所以选择中职学校就读,则是想通过几年的学习掌握一门技艺,在将来可以借此得到一份较好的工作,那么那些在中职学校读书的孩子们的情况就不言而喻了。明显存在重视技能而忽视基础文化课的现象,而音乐课就更不用说了。

在当前中职学校中,不少学生都很喜欢音乐,每天都会拿着手机听歌。但他们却不喜欢上音乐课,不愿意自己当众唱歌,用他们的话说“我喜欢听,但不喜欢唱”。面对这样的学生状况,我们的教师还抱着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教师讲授,学生被动的接受,形成了一种语言多,音乐少;讲的多,参与互动少;内容多,没深度和高度的课堂。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成了你讲的学生不愿听、听不懂,学生想的、讲的你听不懂的一种师生状态。这种课堂教学现状很明显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音乐欣赏是中职学生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对教师而言,创新性地改革中职学校音乐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二、中职音乐欣赏教学的对策研究

1.在教学中寻求古典与流行的有机融合,培养中职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上好课,音乐课堂也是如此。现今社会流行歌曲受到绝大多数学生喜爱,电视网络媒体上的歌曲节目甚多,选秀节目也层出不穷,这些都使学生更关注流行音乐,而忽视古典音乐。但在教学中,却要让学生接受古典音乐,这无疑是个很难的问题,因此要在古典中寻找流行的因素,使古典与流行相结合,是让学生接受古典音乐的一个突破口。

例如教授交响曲这一模块时,教师加入了SHE的《不想长大》,因为这首歌副歌部分就采用了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中最为人熟知的主题,并且间奏部分加入了大量的管弦乐式编曲,听起来又好似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般大气。当老师这样讲解的时候,一下就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学生感受到流行乐曲中的古典乐魅力,进而在欣赏古典音乐及介绍代表人物时,大家就都兴致勃勃。

2.多样化的课堂培养学生乐感。

现在的学生虽然喜欢听,平时哼唱还行,可一比赛拿话筒跟伴奏唱时就跑掉,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卡不上节奏。要让他们学会如何找节奏点,气息、换气的位置。鉴于此种情况,教会学生歌唱的方法就很重要,传统的教唱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和吸引现在的中职学生。教师在教学尝试了每周一歌、分组合作表演的形式,每节课上都有学生的展示单元,这种表演满足了现在学生自尊自爱的心理,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潜移默化中也培养乐感。当每次表演后,其他同学和老师的评价总结,总是最易于被学生接受。

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教学生去学会理解一首歌。音乐的语言赋予一首乐曲生命,就像文学语言赋予一片文章生命一样。文学的语言构建了词汇、句、段、章等层次,而音乐语言中的层次有就乐汇、乐句、乐段、乐章,它们是相通的。文学是通过语句表达情感,字里行间流露真挚的情感。而音乐就是用音符谱写文章,每一个音符中都流淌着优美的诗篇。学生欣赏音乐就如就象读文章一样解读整首乐曲,接受起来就更容易了,而理解了歌曲,唱起来也就更容易了。

3.灵活的教教材。

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首要的考量,要改变以往的拿着教材按部就班的教,而是将学生的情况放在首位,合理的选择教材,甚至对现有教材进行加工,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删减或增加,只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有所获,就是一堂成功的课。而由于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心态都不稳定,但也极具可塑性。加之不少学生基础差,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多方面因素,他们的音乐素养基本为零,甚至可说是从未受过音乐培养,所以音乐教师,在教教材的时候必须考虑这样因素,而当音乐教师选对了课堂的切入点,抓住他们的兴奋点的时候,必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制定合理的课堂规则。

管理课堂纪律是大多数中职老师要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中职生有一个普遍性的特点,就是行为习惯欠佳,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不强。他们时常一节课坚持不下来,以肚子疼要上厕所、父母打电话来了等理由要求出去。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教师一味强硬的不许,肯定会引来很多的不满,此时教师适时提出要求,如:让学生唱首歌、回答问题或者表演节目等方式来获得准许,让学生明白课堂应该有纪律,这种制度一旦形成,在无形中维护了课堂秩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5.互动性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参与教学,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是音乐欣赏课一种教学方法。那么,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参与融入到课堂中呢?提问是一种有效的办法,教师对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对教师提问,教师回答或者其他学生回答。这就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将传统的教师提问、学生没人参与回答的尴尬局面化解了。学生提问教师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努力地对音乐进行探索,在探索中提问有趣的问题,也可以使学生在不断的提问中加深对音乐以及音乐背景的理解与记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不是被迫吸收教师的教学内容。所以,在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重要的參与者及课堂核心,提高学生的参与感,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总之,音乐欣赏课程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人物、年代在不同时期的表达形式,进而从中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人生观、价值观得到升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措施探析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合理运用图谱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多媒体课件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