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脑中风灵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瘀血阻络型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
2021-10-11张伟陈颖萍杨斌李星黄恒炜陈颖陈洋楠
张伟,陈颖萍,杨斌,李星,黄恒炜,陈颖,陈洋楠
1.福州市中医院脑病科,福建福州350001;2.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122
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较高,年病死率也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达到了80/10~120/10万,并且存活患者也往往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等问题[1],显示患病率、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的“四高”特点,严重困扰患者日常生活。缺血性卒中[2](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大约为卒中的70%~80%,是临床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类型,指患者脑部供血障碍而引发局部缺氧缺血等,如果这种症状无法得到及时改善,将会引发神经功能异常,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最终造成患者死亡。缺血性卒中属于祖国医学“中风”范畴,为在内伤积损基础上,复因外邪入中、情志不遂、饮食不节等因素所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脑脉痹阻而成[3]。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中有效的药物及康复治疗对卒中的康复至关重要,故该研究于2019年10月—2020年11月选取100例缺血性卒中瘀血阻络型住院患者,观察健脑中风灵及经颅磁刺激治疗在缺血性卒中恢复期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通过随机法,从该院脑病科缺血性卒中瘀血阻络型住院患者随机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年龄50~75岁,平均(64.26±4.51)岁;男性32例,女性18例;伴有高血压27例、糖尿病16例、高血脂13例。治疗组年龄52~75岁,平均(64.03±4.82)岁;男性27例,女性23例;伴有高血压25例、糖尿病13例、高血脂16例。该研究经福州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或家属均有签署知情同意。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4](中华医学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组织编写组制定)可总结:①患者处于恢复期,发病病程小于等于半年;②有明显的局部神经功能缺损问题,肢体功能受限;③影像学检查结果发现责任病灶,或者患者体征、临床症状等持续时间超过24 h;④非血管性病因所造成的临床症状;⑤经临床诊断可以排除脑出血等病症。
1.2.2 中医诊断标准 根据 《中风病辨证诊断疗效评定标准 (试行)》[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可总结瘀血阻络型诊断标准:主症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次症见:头晕目眩,面色晦暗,唇色暗淡,舌质淡暗,苔薄白,脉弦涩。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①满足该文提出的各种诊断标准;②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家属反馈等确诊为脑梗死;③年龄50~80岁。
1.3.2 排除标准 ①影像学检查发现其他脑部疾病;②患者的相关条件不符合临床诊断标准;③患者病程为发病不足14 d或大于6个月;④合并肾功能不全、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心功能不全等严重基础疾病,影响生命患者。
1.4 方法
对照组遵循《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6]推荐意见:予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口服阿司匹林(国药准字J20171021:规格:0.1 g×30片/盒)100 mg,1次/d。或氯吡格雷 (国药准字J20130083;规格:7 5mg×7片/盒)75 mg,1次/d,同时根据病情需要予以调脂稳定斑块、控制血压、血糖等进行常规干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上加用健脑中风灵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健脑中风灵汤方药物组成如下:水蛭3 g、蜈蚣2 g、酒乌梢蛇5 g、地龙10 g、天麻10 g、三七3 g、鸡血藤15 g、黄芪20 g、党参20 g、甘草3 g,采用广东一方中药颗粒制剂,每日早晚温开水冲服,量约150 mL/次,连续服用28 d。经颅磁刺激治疗:经颅磁脑病生理治疗仪 (安阳市翔宇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调整好定位帽相应参数,在患者脑部背外侧前额叶区域放置电磁圈,并进行治疗。20 min/次,1次/d,连续治疗28 d。
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28 d的治疗,14 d为1疗程,总共2疗程。
1.5 观察指标
在对相关参与该次研究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后,针对所有入选患者收集姓名、性别、简要病史、治疗前NIHSS、ADL评分,治疗2周后NIHSS、ADL评分,治疗4周后NIHSS、ADL评分,及时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ADL、NIHSS评分的结果进行比较,最后临床疗效评估。
疗效判定标准:采用中医证候评分表,其《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6]总结,瘀血阻络型的主、次症改善程度,通过疗效=(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00%(尼莫地平法),疗效分为3种:①显效。瘀血阻络型的主、次症明显改善,并且评估结果显示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减少≥70%;②有效。可发现患者的脑卒中症状有明显改善,且中医症候积分减少30%~70%;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7-8]能较为全面评价缺血性脑卒中后的功能障碍,评价标准比较客观,可操作性强。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瘀血阻络型缺血性卒中患者予量表评估,其总分为该表15项参数的得分总和,量表评分越低,说明患者的状态越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表(ADL)[7-8],其信度和效度已经被广泛证实,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瘀血阻络型缺血性卒中患者予量表评估,其包括大便控制、膀胱控制、修饰、洗澡、如厕、吃饭、穿衣、转移、行走、上楼梯等内容,并根据是否需要帮助及其帮助的程度分为0、5、10、154个等级,其总分为100分,量表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独立性越好,依赖性越小。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14)。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2周后、4周后,治疗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s),分]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2周后 治疗4周后治疗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8.80±1.77 8.92±1.61 0.354 0.724 5.26±1.01 6.46±1.03 5.882<0.001 3.82±0.52 5.38±0.56 14.435<0.001
2.3 两组患者ADL评分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2周后、4周后,治疗组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s),分]
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2周后 治疗4周后治疗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52.96±2.70 53.16±2.52 0.382 0.703 72.60±3.34 65.80±3.21 10.380<0.001 78.02±3.24 70.36±2.96 12.342<0.001
3 讨论
根据研究 《2018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4],我国脑卒中患病比例中,缺血性脑卒中最高,该病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致残率与发病率,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医疗卫生问题,所以寻找一种科学的治疗方案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9-10]。在传统治疗理念下,西医治疗可通过溶栓、抗血小板、神经保护等手段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是因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普遍具有高龄以及病程长等问题,患者发病后面临长期治疗,而西药的不良反应等问题,会直接影响患者对治疗方法的依从性[11]。因此,研究表明健脑中风灵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更大优越性。
传统中医中,缺血性卒中瘀血阻络型患者较常见,属于“中风”范畴,以突然发病、口舌㖞斜、半身不遂等为主要病症。其中在《金匮要略》中,认为“中风”关于脏腑、经络的相关内容;到了晋代,著名医师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对中风提出了详细的描述,为“卒中风,瘫、身不能自收、不能语”,此类描述与缺血性脑卒中病症高度类似[12]。中医对脑卒中的病因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且《金匮要略》云,描述“风之为病……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在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云,强调“风邪入体”为该病的主要病因。可见传统中医对该病症的发病机制、主要发病人群等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在该研究临床治疗中,瘀血阻络型脑卒中也主要采用活血祛瘀治法,在强化患者血运的基础上,改善临床症状。
健脑中风灵运用传统中医理论切中缺血性卒中瘀血阻络型患者疾病特点而设,其汤方组成如下:水蛭3 g、蜈蚣2 g、酒乌梢蛇5 g、地龙10 g、天麻10 g、三七3 g、鸡血藤15 g、黄芪20 g、党参20g、甘草3 g。中医考虑因瘀血滞留脑中,经络不通,故在瘀血阻络辨证论治基础上,方中采用虫类药居多,有水蛭、蜈蚣、酒乌梢蛇、地龙,药峻力专,搜风祛瘀剔络力强,以达事半功倍之效。其中水蛭中药归肝经,以达逐瘀消征、破血通经的功能,用药后可显著改善人体血运;中药蜈蚣性温、辛,有攻毒散结、通经止痛的效果,是治疗半身不遂、中风口㖞的常见药物[13]。酒乌梢蛇(中药)归肺、脾、肝经,具有通经络、止痉挛,祛风湿的功能,根据《圣惠方(乌蛇丸)》的研究结果显示,酒乌梢蛇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其描述为“治风痹,手足缓弱,不能深举”。地龙是传统中医的重要药材,《神农本草经》中,将地龙作为重要药材,有利尿、通络、定惊的功能,其中地龙的通经活络功能可显著改善半身不遂、痹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用于治疗多种原因造成的血脉不畅、经络阻滞等病症中,临床上通过与黄芪等药物配伍,可进一步强化通络祛风效果,保证疗效。天麻归肝经,有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祛风通络的效果,是治疗手足不遂、肢体麻木的常见药物。中药三七归胃、肝经,有消肿定痛、祛瘀止血的效果,《本草从新》中详细记载了三七散血定痛的治疗效果。鸡血藤归肾肝经,有舒心活络,补血活血的功能,是治疗麻木瘫痪、风湿痹痛的常见药材;黄芪归脾肺经,有生肌、利尿、补气固表的效果,其主要成分黄芪皂苷证实对于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重要意义。党参具有补中、益气的功能。甘草性甘、温,有调和诸药的作用。同时在临床用药期间,辅以鸡血藤、三七行血活血,天麻燥湿息风兼顾南方多湿特性,且全方注重顾护正气,标本兼治。运用黄芪、党参等补益之品,起到活血祛瘀不伤正,验之临床,每获良效[14]。
健脑中风灵汤药基础上配合经颅磁刺激治疗仪治疗,其中经颅磁刺激治疗技术(TMS)属于非侵入性的神经电刺激,可通过圆形快速磁刺激器刺激患者大脑初级运动皮质区,从而实现改变大脑皮质兴奋性的目的[15-16]。频率刺激总结如下:①高频刺激,主要是提高患侧大脑皮质的兴奋性治疗,可增加局部脑血流量,促进脑细胞生长,改善缺血半暗带,实现皮质功能重建和突触生成,并能提高运动系统对肢体训练、药物等其他康复方式的反应性。②中频刺激,主要是对肢体运动障碍进行康复治疗,可改善脑供血状态和神经传导失调,减轻脑部缺血状态,实现改善脑循环功能的目的[17]。③低频刺激,主要是降低健侧皮质的兴奋性治疗,实现平衡患者双侧大脑初级运动皮质区兴奋性的目的。
该研究主要运用健脑中风灵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是传统中医药的治疗方法与现代医疗康复器械相结合用于卒中康复期治疗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该研究在临床上通过比较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两方面,观察NIHSS、ADL评分治疗前后指标变化,表明该治疗方式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质量,促进缺血性脑卒中瘀血阻络型患者病情恢复更优。入组的100例瘀血阻络型患者,经研究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仅给予西医常规抗血小板等治疗的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健脑中风灵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4周后缺血性卒中患者总体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与常规治疗对照组相比,NIHSS、ADL评分较前改善(P<0.05)。该研究结果与贺德元[18]研究内容大体相同,经颅磁刺激联合中药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主要集中在(4.7±0.6)分,治疗后的ADL评分主要集中在(66.9±10.1)分,由此可见,该研究观察指标改善较明显,治疗组患者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ADL评分分别为(72.60±3.34)分、(78.02±3.24)分,与学者研究结果相同,提示该治疗方法对临床更具有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健脑中风灵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在缺血性卒中瘀血阻络型患者,尤其在恢复期康复治疗中发挥协同治疗作用,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及病程缩短,改善患者日常生活,缓解社会家庭压力,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