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数学单元整理与复习课实效性分析

2021-10-11黄细霞

科学咨询 2021年30期
关键词:所学整理数学知识

黄细霞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第二小学 广东广州 511300)

数学单元整理与复习课,简单点来说就是把单独的知识点通过整理、归纳、总结等形式串联起来,加深学生记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点,让知识更具延展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等。复习课十分重要,但与其他课程相比更难上。很多学生不喜欢复习课,无法提起兴趣,觉得复习课是枯燥、单一的。所以,数学教师要变更过去的教学思想,对学生实际情况有足够了解,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复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其日后学习和发展创造条件。

一、现阶段对小学数学单元整理与复习课教学提出的要求

(一)指导小学生树立数学学习观念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重点和目标从传统的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转变为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树立数学观念、提升综合能力等。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复习,转变传统小学生被动复习和“题海战术”复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单元整理与复习中[1],然后对知识点进行有效整理和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复习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点或者是重点公式等,弄清楚知识点间的概念、特征、区别等,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创建知识体系和框架,激发学生复习兴趣,使其对知识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有效联系小学生实际生活

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新课程改革前的小学数学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对每个单元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再次讲解,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把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标记出来,运用业余时间进行记忆,然后通过反复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有时,教师为了节约复习时间,采用“题海战术”方式进行复习,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做练习题,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在新课程改革的强烈要求下,现在数学教学的重点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通过有效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数学思维。小学数学单元整理与复习要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保持密切联系,不要脱离实际,丰富教学方式和方法,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转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最终使复习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二、提高小学数学单元整理与复习课教学实效性的措施

(一)复习目标要明确,回忆所学知识点

在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前,小学数学教师要为学生说明本节课需要复习的内容以及对复习课提出要求,让学生明确单元整理与复习的目标,然后让学生回忆这一单元所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回忆所学知识点,简单点来说就是让学生对过去学习到的知识点不断归纳总结然后再展现出来的过程。而且,回忆所学知识也是单元整理与复习课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框架回忆出所学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让学生看教材目录回忆本单元的知识点或者是根据某一个知识点回忆整个单元所讲授的知识点。回忆知识点的过程要由粗略到细致、由简单到复杂,出现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交流探索的方式,最终得出答案,回忆时教师也要要求学生绘制出知识大纲,即知识框架,为日后的系统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分层教学法进行小学数学单元整理与复习

分层教学法是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无论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复习阶段的应用都越来越广泛,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数学单元整理与复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科学合理地准备复习内容,而且内容上要做到由简单到复杂,结构上要由浅到深,最好做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学习计划,提升复习质量和效率。

例如,复习“分数乘法”这一单元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理解程度、运用程度等有足够的了解,然后科学合理地将学生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和探究层,同时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复习任务。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充分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提升计算率。提高层的学生需要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探究层的学生,让他们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准确解答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这种有效运用分层法的复习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复习数学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层层次的认识,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三)科学进行分组复习提升单元整理与复习质量

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这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展开复习教学的重要前提[2]。在小学数学单元整理与复习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等,然后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分配学习小组。一部分数学教师为了方便,一般情况下采用前后桌的形式或左右邻座进行小组复习,这种现象容易使学习好的和学习好的一组,学习差的和学习差的一组,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创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各个层次的学生比例要适中,教师可以让学习能力强、基础扎实、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对学习相对较差和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进行一定的监督和指导,形成“一带一”的合作学习模式[3]。

例如,复习“扇形统计图”这一单元内容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能够在复习完成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现象随机出一道练习题,如: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各个小组对整个六年级组的学生做一个调查,调查每个学生的爱好是什么,然后制作一个扇形统计图。这样,学生参与复习的热情会大大提升,都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复习教学中。在调查过程中,学生们分工合作,有的进行调查,有的进行统计,有的制作统计图等。通过小组的相互配合,各个小组都能非常快速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进而提升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四)有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

小学六年级是学生小学生涯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压力非常大,需要学习的内容也比较复杂,此时有效的课堂笔记不管是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还是最后的单元整理与复习都十分重要。小学高年级数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因此,在单元整理与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课堂笔记的记录,也可以为小学六年级最后的总复习做充足准备。课堂复习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抽查学生的笔记,避免学生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然后学习到错误的知识点,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取得显著的教学成果。

例如,复习“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内容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学习本单元知识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对学过的数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积极主动参与到单元整理与复习课教学中,更深层次地了解和掌握圆柱与圆锥各个部分的名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体积,圆锥的体积等,可让学生运用最简单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展示出来,如:

这种单元整理与复习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学过的数学知识,建立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3],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提升复习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小学数学单元整理与复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足够的了解,运用合作学习、分层教学法、思维导图等多元化复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复习教学参与度,使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提升复习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所学整理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非所学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