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形成国家认同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以新浪微博为例

2021-10-10郭颖萱黄胜男黄之彧李姝婷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环球首映 2021年9期
关键词:官媒爱国中学生

郭颖萱 黄胜男 黄之彧 李姝婷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大众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认同不断提高。然而,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人们的爱国情感和价值观念受到来自不同媒介和的冲击,这让国家认同的构建更加复杂。此外,一些海外媒体关于我国的报道信息扭曲事实真相,对我国的国家形象进行抹黑捏造,种种不当言论是形成国家认同过程中的阻力。近两年发生的突发事件,引发了对爱国情感和民族凝聚力的深思。青少年是公民中关键且特殊的群体,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下,分析青少年的社交使用情况和关注热点,探究青少年在社交软件对国家认同和民族自信培育的作用和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学者已有对青少年新媒体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但群体和对象都较为宽泛,本研究聚焦于新浪微博和中学生群体,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旨在探讨中学生在形成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的网络传播环境,分析微博平台的新闻框架对中学生民族情感培育所存在的问题和负面效果,并寻找相应的解决方式。

一、微博对中学生形成国家认同过程中存在问题

笔者在2020 年12—2021 年2 月向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的高中部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问卷212 份,进行筛查,剔除漏题、少题等异常问卷后,共回收有效问卷195 份,有效率为91.98%。问卷询问了中学生微博基本的使用情况以及微博使用中有关国家和民族事件的态度。参考相关文献,总结出以下三个典型问题。

(一)中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程度有待提高

根据表1、表2 结果显示,63.59%的同学会主动关注官方媒体账号,其余同学则是在收到推荐后关注;只有47.2%的同学表示“在微博热搜中相较于娱乐新闻我更关注社会政治新闻”,86.11%的同学会在关键时间点如国庆等节日点赞、转发、评论相关微博,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可以看出,中学生使用微博时政治关注的积极态度并不明显,对于热搜中时事新闻作出围观行为的同学占比不高,微博上的多元领域和娱乐信息是中学生主要的关注点。此外,大部分中学生会在关键时间节点上基于官媒进行一定互动,此时中学生的微博政治参与程度较高,中学生在接受主流意识,与官媒进行一定的互动,表达自己对主流观点的认同。

表1

表2

(二)中学生微博使用泛娱乐化,冲击主流价值观传播

表3 结果显示,除去国家时事(73.30%)领域,中学生同时倾向于关注明星(74.36%)、生活休闲(58.46%)、音乐(50.25%)、美食旅游(41.54%)等娱乐方面。可见,娱乐信息之中丰富的板块和海量信息会挤占中学生的微博使用时间,让新闻大事等严肃性事件被浏览的时间减少,能够获得的关注度降低,微博中的文化娱乐为青年求新求异、填补空虚、休闲释压提供了渠道,并从中获得身体刺激与快感[1]。不同于传统媒体,微博娱乐化的传播倾向让中学生对获取信息的方向性削弱,对理智、规范、正式的主流信息容易产生排斥情绪,从而冲击了官方信息的传达,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主流话语的体系。

表3

(三)微博意见领袖扰乱中学生价值判断

由表4 可见,64.10%的受访同学表示会受到大V 们不同于主流声音的影响,83.33%的同学认为微博应该加强平台上政治和社会新闻的筛选。据此可知,高中生对于主流声音和观点并非会全盘接受,同时会收到来自意见领袖们不同角度的信息,参照意见领袖们的异质观点。除此之外,大多数同学意识到微博上关于政治时事的发布需要进一步的把关,微博上的海量信息和多重来源离散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干扰了中学生对官媒的关注与互动,不利于中学生对于时事进行深度思考,影响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表4

二、中学生微博使用对国家认同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媒介环境下的记忆塑造

美国学者李普曼指出:媒体会设置一个拟态环境,防止人们被错误舆论所影响,而产生误解。不同于过去,微博中的官媒形象和所处的拟态环境是由媒体本身和受众共同来建构的。在各类社交媒体占领互联网空间的今天,个体用户会通过表达与自己主流相符合的话语让自己与群体规范匹配,建立与集体的联系。社交媒体的话语权呈现多元泛化的趋势[2],这为个人观点和想法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性,传统媒体在发布信息的把关上也变得接地气、更亲民,所选择和加工的新闻结合了多种呈现形式。因此,微博上的官媒打造的传播环境,有利于用户进行确切实在的互动,如相较于纸媒视觉度更高的图片,信息集中的短视频,正文添加话题TAG 等形式,用户的信息接受方式更多样。此外,微博的转发、评论、互动机制,冲击了传统媒体往常发布信息的单向性,话语权被稀释到用户手中,变得更加平等,中学生作为用户个体之一,在微博上表达与大趋势一致的个人观点,体现出其与主流价值观的共鸣和认可,与官媒进行交流互动,即参与爱国、正能量、积极氛围的建构。而官媒习惯在关键时间点和事件上发出的信息也较为简洁、醒目,信息短小明确,例如H&M 事件中人民日报“我支持新疆棉花”微博,直接创建话题配图海报,这类微博更容易被人们的转发,从而让信息的传播频率增高,在微博的拟态环境中容易被反复强调,从而营造了微博中民族主义的氛围,为用户提供了明显的导向。

(二)意见领袖影响下的暧昧身份抵抗

微博上的博主、大V 拥有可观的粉丝量,具有一定的活跃度和可信度,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可以称之为是微博平台上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在自媒体时代被放大,实现了身份的“赋权”加冕,有较高的话语权[3],这些博主由于拥有大量的粉丝,进行响应和裂变传播,能够影响舆论的走向,牵引用户的表达态度。中学生处于青春成长期,大多具有叛逆心理,追求标新立异,不愿迎合普世大众,因此容易对崇高的主流新闻传播产生抵触心理。并且,中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学习的知识不够深入,看待事件的视角容易片面化,多会出现困惑、迷茫的心理,从而容易受到意见领袖们反对、不满主流价值观的观点的影响,成为意见领袖们的跟随者,受到意见领袖们的暗示,对主流声音表达自己温和的抗议,不愿完全和主流声音一致,接受主流所传递的正能量、爱国的思想,心中的价值观发生摇摆。此外,官媒所传达的信息绝大多数为正面、直接的角度,并未进行两面提示,使得信息的权威性容易受到冲击,舆论容易产生不满和拒绝的负面情绪,使得中学生在遇到反对抗拒主流声音的时候难以免疫。意见领袖的作用因此被放大。

(三)个人议程设置的媒介建构

不同于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官媒在议程设置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占据强势的主导地位。在这样的拟态环境下,中学生的国家认同形成依赖于自身信息的选择接触。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中学生使用微博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微博上选择关注的博主大多在娱乐领域,中学生所接触的微博信息都是自我选择“把关”后的推送。因此,中学生的微博空间被他们所感兴趣的其他博主所填补,官媒难以建构具有影响力的媒介环境,主页上出现的官媒信息很可能被大量的其他娱乐话题所淹没,其发布的信息在中学生个人设置的议程中被强调的频率减少,有利于培育国家认同的主流声音由此被其他娱乐信息挤压,信息所获得的关注度降低。此外,微博上官媒时事新闻的严肃性与中学生自主选择的自媒体的多样性产生了矛盾,中学生对微博上正式的官媒信息的兴趣被减弱。从这个角度看,中学生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受到诸多其他信息的干扰。

三、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官方媒体信息的传播频率,加强海外媒体信息的把关

微博作为一个分享简短及时信息的网络平台需要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积极传递符合主流思想的价值观、意识形态的文化内容,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学生的价值观还于塑造时期,容易被外界的信息影响,因此,微博平台要加大对官方媒体信息的推荐力度,增加引流,提高官方媒体信息的占比,增强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此外,当下的自媒体发展迅速,普通大众也通过网络等途径向外发布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部分海外媒体也借助微博平台来宣扬资本主义的政治文化思想,煽动青少年盲目追求和羡慕国外的思想观念,摒弃本民族的价值观念和文化,面对众多干扰,主流媒体的官方账号要加强对舆论的积极引导,发挥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纠正自媒体引起的舆论偏离,争夺议程设置权,提高信息发布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增强官方媒体的可信度。同时,作为官方媒体,可以增加与用户的互动,进行及时沟通,让公众更好地理解报道,用权威的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并且,微博对信息的把关相对较弱,信息传播管理环境过于宽松,导致很多不良信息在平台中肆意传播[4]。微博端需要严格审核平台内传播的信息,对与事实不符、恶意抹黑国家形象的内容进行屏蔽。

(二)加强校园思政教育,增强青少年民族自信

中学要加强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系统化,发扬传播爱国主义思想,提高民族自信,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当前不少高中学校的思政教育止步于课堂,形式较为单一,学校应当采取更加新颖的模式,尊重学生的特性,把思政教育与当今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挂钩,是学生对国际局势产生更全面的了解。民族自信基本源自民族文化的认同,而文化认同则需要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因此,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发展是必要的。学校应当以思政教育为基础,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课堂内容有机地关联在一起。此外,学校可以与社会上的场馆机构诸如爱国教育基地合作,举办思政知识问答、历史话剧演出、参观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之类丰富有趣的活动,共同培养中学生的民族自信和爱国情怀。

(三)建设网络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提高中学生媒介素养

持续深入发展网络爱国主义教育阵地,需要紧跟并把握社交网络的流行热点,为国家形象的传播注入活力。例如,丁真在网络上走红后,在代表家乡和民族形象,助力推动山区经济发展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央视记者王冰冰凭借甜美的长相与过硬的业务能力获得了一大批年轻人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她们而更加关注央视新闻播报等节目。正能量的年轻人物更能吸引青年群体的关注,有利于扩大官媒信息的受众面。官媒可以发掘此类人物并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优势,获取青少年群体的信任和兴趣,同时激发中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爱国情感。此外,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关注反馈机制,利用社会各方的反馈协调、调整各部门及发声方的工作运行模式,形成一套体系的、各个环节相辅相成的、成熟的网络爱国教育阵地,构建更加完整成熟的网络爱国教育阵营。

四、结语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软件受到众多青少年的依赖,在使用这类软件的同时,中学生容易不自觉地被影响。微博丰富了中学生的业余生活,带来有趣内容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良思想的渗透,从而影响中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认同。应正确认识微博等新媒体在互联网环境下对爱国价值观培育发挥的作用和带来的挑战,结合传播学的科学理论,用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方式更好地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祖国的未来。

猜你喜欢

官媒爱国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公共突发事件中的舆论策略
爱国学·晒佳作
官方媒体融合新闻下的转型之路
论中国古代的官媒制度
爱国学·晒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