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校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现状调查及需求能力分析

2021-10-09向方桃吴静涛李蜀伟宋彦利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知晓率急救需求

向方桃 吴静涛 李蜀伟 宋彦利

摘 要:目的:了解乐山市大学生对急救知识的知晓现状,分析急救知识获取途径和需求情况,为高校开展急救培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据统计法,对乐山市三所高校6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数据使用Epidata3.1软件进行录入、spss26.0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该市大学生对常见急救知识综合知晓率为52.85%;根据人口学特征分析专业、是否红十字会员、生源三个人口学特征,分析急救知识知晓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医学生急救知识知晓水平高于非医学(OR=2.96),红十字会员急救知识知晓水平高于非红十字会员(OR=2.72)、城市生源急救知识知晓水平高于非城市即城郊和农村(OR=1.325);电视或网络途径是目前大学生获取急救知识最主要途径(63%),85.36%大学生认为应接受系统培训。结论:该市在校大学生对于急救知识知晓率不高,对专业性较强的急救知识掌握不佳,但学生学习需求度高,应通过多种渠道在高校开展系统化培训,提高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

关键词:大学生; 急救; 知晓率; 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2-153-004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突发事件发生率也呈逐年增加趋势,我国每年約有54万人发生心脏骤停,发生率已接近发达国家,而急救水平却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心脏骤停已成为青壮年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1-3]。许多事故中,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与技能缺乏,对死亡率不断增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临床资料表明,如果在患者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有效的抢救,成功率可达50%或以上[4]。目前国外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应急救护及培训,很多国家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接受急救教育。相对于国外,我国应急救护开展较晚,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急救培训率也仅有3%,更多的地方不足1%[6],缺乏能作为有效力量的“第一目击者”。通常是红十字会、急救中心等部门开展的此项培训工作,而培训对象更多限定于医学生、警察、消防员、游泳教练等特殊人群。高校是一个人员密集的地方,面对突发事件,大学生如何充分发挥“第一目击者”的作用,及时有效地进行现场急救(院前急救),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5],为促进各地规范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工作,卫生部办公厅于2011年8月制定颁布了《2011-2015年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规划》,随着相关政策文件出台,部分高校也陆续开展了急救培训,但是由于受各地高校硬件条件及师资配置差异影响,培训覆盖面不够,所有大学生总体急救水平低下。为此,针对乐山市大学生急救能力现状调查,了解大学生对现场急救知识和能力掌握水平,为今后学校进行急救课程培训、知识讲座等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为构建成熟的大学生应急救护体系打下基础。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于2021年5月4日-5月10日从乐山市三所高校中随机选择大一、大二650名学生进行调研。

1.2方法

问卷设计参考,采用纸质问卷调查方式,通过Epidata3.1数据库录入生成EXCEL调查表。

1.2.1问卷调查

由经过培训的学校卫生保健人员担任调查员,在学校学生处、团委志愿者的组织下开展问卷调查。参照2015版《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和中国红十字总会急救培训教材,结合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资料;急救知识掌握情况,即急救电话号码、急救原则、心肺复苏术、外伤急救四项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常见急症(中暑、溺水、烫伤)[7]等现场急救处理的知晓情况;现有急救知识获取途径和需求情况。

本调查问卷的信度测试采用的是Cronbachα信度系数,利用:

进行计算可知,本调查问卷的信度区间为0.80~0.90(非常好),每一个分量表的信度均在0.8以上。

本调查问卷的效度采用KMO指标进行测算,经过计算每一个分量表的效度在0.85以上,总效度为0.879。

从信效度分析结果可知本调查问卷可以开展研究。

1.2.2质量控制

使用统一指导发放问卷,使用纸质问卷方式填写,由学生独立完成,回收问卷由调研员全程参与,采用双录入法保证问卷填写的有效性。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使用Epidata3.1软件进行录入,使用spss26.0和excel2016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采用率来描述大学生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知晓情况,公式为:总知晓率=被调查者总计答对题数/应答题总数。不同人口学急救知识知晓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2.1人口学特征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650份,回收有效问卷649份,有效率为99.8%。参与问卷调查的同学中,男生368人(56.7%);女生281人(43.3%)。医学生57人(8.78%);非医学生592人(91.22%)。参加了红十字会36人(5.55%),非红十字会员613人(94.45%);生源地城市人口345人(53.16%),非城市人口包括城郊和农村,其中城郊201人(30.94%),农村103人(15.87%)。大一、二年级学生365人(56.24%),大三、四年级学生284人(43.76%)。详见表1。

2.2大学生常见急救知识知晓情况

该市大学生对常见急救知识综合知晓率为52.85%。对于急救电话知晓率为86.75%,而对于心肺复苏术(胸外按压位置、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比率、胸外心脏按压的深度、黄金急救时间、判断意识丧失的方法、判断呼吸心跳停止的方法)六项知晓率都低于15%,止血包扎知晓率为30.05%,骨折固定知晓率为20.96%。各项急救知识知晓情况详见表2。

2.3不同人口学特征急救知识知晓率

由人口学特征分析得出,不同年级、性别之间急救知识知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专业、红十字会员、生源三个人口学特征分析急救知识知晓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急救知识知晓率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水平为因变量,以性别、专业(医学和非医学)和是否为红十字会员、生源地、年级等因素为自变量,由高到低分别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赋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生专业(医学和非医学)、是否红十字会员、生源地是急救知识知晓水平的影响因素,医学生急救知识知晓水平高于非医学生,红十字会员急救知识知晓水平高于非红十字会员、城市生源急救知识知晓水平高于非城市(城郊和农村)生源。详见表4。

2.5急救知识获取途径和需求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多选)包括电视或网络、书籍、军训、讲座或课堂、现场操作培训、其他途径等,首选电视或网络占63%,现场操作培训仅占2%,具体调查结果详见图1。本次调查问卷中关于在校大学生对于普及专业急救知识和技能需求程度按李克特1~5分计分(1分=非常需要,2分=需要,3分=无所谓,4分=不需要,5分=非常不需要)进行统计分析,由图2可见31.12%的大学生认为学习急救知识是非常需要的,54.24%认为需要,13.71%持无所谓态度,0.92%不需要。

3.讨论

3.1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率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该市大学生对于急救知识的知晓水平整体偏低(52.85%),这与范超等[8]的研究结果基本相似。掌握最好的是拨打急救电话,其次是中暑急救、止血包扎、崴脚处理等,对于专业性强的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术(胸外按压位置、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比率、胸外心脏按压的深度、黄金急救时间、判断意识丧失的方法、判断呼吸心跳停止的方法)等内容掌握较差,说明该市在校大学生可能缺乏系统、规范的急救培训。大学生作为未来院前自救互救主力军,同时具有较强接收新鲜事物的能力,因此将专业急救培训纳入当前普通高等教育非常必要,对大学生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是提高我国公众整体急救能力的理想途径[9]。

3.2不同人口学之间知晓率差异分析

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学生知晓率存在差异,可能因为医学生平时接触到急救知识机会较多,所学专业对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率影响很大,所以应充分发挥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中应急救援能力的指引作用,利用现有专业资源优势,建立互助互帮平台,定期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相关急救知识教育,营造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10]。参加过红十字会培训的得分高于未参加过培训的得分,说明参加急救知识的培训对调查的结果有影响,可见合理的培训有利于普及急救知识。对部分急救知识知晓率分析,城市生源学生认知程度高于城郊和农村学生,这可能与城乡的教育硬件收入、师资力量、教育内容等多因素有关。

3.3大学生获取急救知识途径和需求分析

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渠道多样,但是通过讲座、课堂或者现场操作培训等正规培训获取急救知识途径很少,说明绝大部分同学没有参加过系统急救知识学习,缺乏急救必修或者选修课学习。这与黄种宝等[11]的研究基本相同,但与胡苏珍等[12]、高瑛等[13]的研究结果不同,其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获得急救知识途径最多的是通过相关培训。本资料显示该市大学生获取急救知识首选途径是电视或网络,其次是书籍,再者才是讲座、课堂或培训等,可能与网络信息具有资源丰富、容易获取的特点息息相关,同时大学生求知欲强,善于运用现代化的工具获取知识,而通过相关急救专业培训课程获取的较少,说明该市很少开设专业的急救知识普及课程。大学生对急救知识及技能需求情况态度调查显示,85.36%大学生认为非常需要或需要接受系统培训,可见乐山市大学生对于急救知识技能的学习需求較高,这与董红艳[14]等的研究结果相同,与陈唯等[15]的研究显示被调查者中有93.2%的大学生意识到了学习急救知识的重要性结果相似。

4.建议

2019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实施校园健康促进行动,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急救知识进校园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学校教育是普及急救知识和提高居民素质最佳、最有效途径[16],中华医学会2010年急救分会提出“三分提高、七分普及”的原则[17],而目前全国绝大部分高校还未将现场急救知识纳入到健康教育中,导致大学生缺乏系统化、规范化学习[18],所以学校要加大急救知识宣传力度,利用校园网、宣传栏以及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急救知识及操作视频;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开设急救知识选修课、专题讲座,进一步推动急救课程列入高等教育必修课,将国民素质教育落到实处[19];学校应与多个部门合作,壮大教育培训队伍,有医学专业的院校利用学科优势培养更多志愿者,寻求地方红十字会帮助,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急救知识普及活动;同时应更加侧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20],依托学校社团、军训团、当地红十字会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并组织进行急救技能竞赛,通过以赛促练既可以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巩固相关急救知识。

总之,做好大学生急救知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自救、互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发展我国急救培训工作,完善我国急救体系,乃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都具有深远意义。

基金项目:四川应急管理知识普及基地项目(SCYJ2020-06)

参考文献:

[1]MOZAFFARIAN, DARIUSH, BENJAMIN, EMELIA J, GO, ALAN S, et al.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16 Update 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Circulation: An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16,133(4):E38-E360. DOI:10.1161/CIR.0000000000000350.

[2]ZHANG S.Sudden cardiac death in China:current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 Europace,2015,17 (Suppl 2) :iil4-iil8.

[3]SHAO,F., LI,C.S., LIANG,L.R., et al. Outcome of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s in Beijing, China[J]Resuscitation,2014,85(11):1411-1417. DOI:10.1016/j.resuscitation.2014.08.008.

[4]李华.医院非医务工作者院前急救知识及行为状况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1):72-74.

[5]冯庚.现场急救手册[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1:15

[6]高静,刘喜文.西安市公众自救互救认知水平的现况调查[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8,35(02):214-216.

[7]陈天翔,漆邦林,张智渝.大学生健康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142

[8]范超,王柳行,任丽平,杨淑娇.某师范学院大学生急救知识现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02):156-158+161

[9]花海明,徐亦男.对院外猝死心肺复苏的再认识[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7(4):371-374. DOI:10.3969/j.issn.1673-6966.2012.04.027

[10]王沁,陈娅.大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探讨——以贵州省为例[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2(05):103-106

[11]黄种宝,李金祥,郑林颖,杨意玲,孙雪春.大学生常见急救知识、技能掌握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06):11-14

[12]胡苏珍,冯小君,郭玲玲,董燕艳.宁波市非医学专业大学生院前急救能力现状调查[J]护理学报,2016,23(06):49-52

[13]高瑛,蒋瑶,龚子福,等.浙江省大学生急救知识掌握现状及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9,14(1):22-24.DOI:10.3969/j.issn.1673-6966.2019.01.008

[14]董红艳,胡宝玉,王恩漫.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认知及需求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07):870-871

[15]陈唯,徐昌圆,曹彦,梁永晴,张湛,夏苏建.广州市大学生急救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职业与健康,2017,33(20):2852-2855

[16]明安宁.论我国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2(03):91-94.

[17]申种美,欧高文,崔晓阳,等.衡阳市大学生院前急救知识及行为态度现状调查[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26):81-84.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26.020

[18]黄梦银,饶颖,鲍翠玉.咸宁市非医学专业在校大学生急救知识认知调查[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9,33(6):525-527.DOI:10.16751/j.cnki.2095-4646.2019.06.0525

[19]宋俐,李琳,郑秀云,许瑞.兰州市某中医院校学生院前救护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14):19-21

[20]蒲淼,冯铁男,李瑶,汪雅平,姜成华.上海某高校大学生心脏骤停急救能力及施救意愿調查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1(01):117-122

猜你喜欢

知晓率急救需求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对知识知晓率的改善评价
上海市某区交通警察健康知识及相关行为调查
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
急诊科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分析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流动人口母婴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调查分析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