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人口母婴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调查分析及意义

2016-01-05阮一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期
关键词:知晓率流动人口

阮一华

【摘要】 目的 研究流动人口母婴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分析其影响因素, 为设计可行有效的宣传教育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在本市流动人口较为密集的市区和城乡结合部随机发放母婴保健调查问卷表,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影响流动人口母婴保健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市流动人口对母婴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性别、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子女数量是影响育流动人口母婴保健知识知晓率的重要因素。结论 本市流动人口对母婴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普遍偏低, 应当针对流动人口中收入水平和文化程度较低, 还没有结婚及没有小孩的人群开展多途径的母婴保健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关键词】 流动人口;母婴保健;知晓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2.21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流动人口越来越多, 其中育龄期妇女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于缺乏对母婴保健知识的了解和自我保健意识的薄弱, 部分流动人口还受农村旧观念和旧习俗的影响, 导致流动孕产妇病死率和新生儿疾病发生率偏高[1]。为调查本市流动人口母婴保健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 本院在流动人口密集的市区和城乡结合部进行问卷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研究以2011~2014年本市的20~40岁的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 共发放调查问卷2567份, 排除无效和年龄<20岁, >40岁的调查问卷, 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379份。

1. 2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在本市流动人口较为密集的市区和城乡结合部随机发放本院自制的母婴保健问卷调查表。调查以当场集中发放问卷、匿名填写后当场回收的方式进行。调查地点主要在市区和城乡结合部的商场、公园、游乐场等地。问卷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户籍、文化水平、婚姻状况、家庭收入及现有小孩数等)、母婴保健知识(包括饮食卫生、产褥期检查、高危妊娠、规范生育、母乳喂养等)及希望获取母婴保健知识的途径三个方面。调查问卷共20题。总分100分, 以总分≥80分者为知晓。

1. 3 观察指标 ①观察调查对象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及小孩数等基本资料及他们希望获取母婴保健知识的途径。②观察不同影响因素与调查对象母婴保健知识知晓率的关系。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一般资料 回收2379份有效问卷中2182例为流动人口, 197例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中男1042例, 女1140例。年龄20~30岁1154例, 30~40岁1028例。大专及以上613例, 初中和高中1134例, 小学435例。收入<3000元/月980例, 3000~5000元/月1032例, >5000/月170例。已婚1164例, 未婚1018例。无小孩1086例, 1个小孩975例, 2个及以上121例。流动人口中有1743例(79.88%)认为通过电视节目是获取母婴保健知识的最佳途径, 有1126例(51.60%)觉得通过网络平台(网页、微信及微博)是最方便获取母婴保健知识的途径, 有726例(33.27%)认为健康讲座、宣传单及报刊书籍可以作为获取知识的辅助工具。

2. 2 流动人口母婴健康知识知晓率与相关因素关系 性别、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子女数量是影响育流动人口母婴保健知识知晓率的重要因素。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 本市流动人口对饮食卫生、产褥期检查、高危妊娠、规范生育、母乳喂养等母婴保健知识知晓率水平普遍较低, 其中性别、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子女数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而年龄对流动人口的母婴保健知识知晓率影响不大。

男性对母婴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显著低于女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可能与男性对女性健康关注较少及受社会心理因素影响有关[2]。研究还显示, 流动人口对母婴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与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呈正相关, 即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越高, 知晓率越高。这可能因低收入人群为节俭开支, 同时受知识结构和地方旧风俗习惯影响而对孕产期妇女健康知识认识不足, 重视程度不够所导致[3, 4]。此外, 已婚人群的知晓率显著高于未婚者, 子女数量多的人群显著高于子女数量少或无的人群,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可能与他们在婚育期和抚育小孩的过程中积累了母婴保健经验, 丰富了保健知识结构有关[5, 6]。本研究显示, 电视节目、网络通讯(网页、微信及微博)、健康讲座、宣传单及报刊书籍是流动人口希望获取母婴健康知识的途径, 这提示我们应该改变单一的宣传模式,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丰富母婴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的形式, 切实提高流动人口对母婴健康知识的知晓率。

综上所述, 本市流动人口对母婴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普遍偏低, 应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针对流动人口中收入水平和文化程度较低及未婚未育的人群, 选择他们比较容易接受的途径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他们的知晓率。

参考文献

[1] 马凌云.产后保健对产妇产后恢复以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 3(6):3329.

[2] 张军, 陈莉, 龚时鹏, 等.广州市流动人口妇女母婴保健知识调查分析.中国美容医学, 2010, 19(z1):264-265.

[3] 李张爱.上海市奉贤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z1):74-75.

[4] 杜敏霞, 张海洋, 张昌强, 等.农村育龄妇女孕前保健服务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32): 3734-3737.

[5] 姚瑛.孕期保健教育的应用及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27):93-94.

[6] 庞东荣.农村孕产妇保健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5, 8(4):158-159.

[收稿日期:2015-09-09]

猜你喜欢

知晓率流动人口
基于双变量probit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对知识知晓率的改善评价
上海市某区交通警察健康知识及相关行为调查
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连续两年下降
数说流动人口
品管圈在提高门诊理疗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