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订单式培养下的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探索与实践

2021-10-09杨莉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综合职业能力产教融合

杨莉

摘 要:随着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的“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明确指示出台,现代职业教育应该加强与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密切联系,为社会培养行业需要、企业认可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以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顺丰订单班”为研究对象,剖析了订单班组建的意义、培养方式、选拔和考核,并探析了校内实训基地在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方面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产教融合; 综合职业能力; 订单式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2-143-002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就给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指明了方向。现代职业教育应该加强与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密切联系,以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岗位任职能力要求为先导,将这些能力要求转化到校园里面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来,更深入地开展订单式培养,引企业进校园,引导师进课堂,共建校企实训基地。以订单班为基础,以实训基地为孵化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成立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顺丰订单班”,开展订单培养

1.组建顺丰订单班的意义

2020年底,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经过公开招标,实地考察,专家评价等多个环节,最终与贵州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构建贵州电科院顺丰物流实训基地,并组建“顺丰订单班”。

“订单式”的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在做了充分的行业、市场和企业调研的基础之上,同行业内的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了反复磋商,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及行业的发展需要,力求为企业量身定制培養高素质的综合职业能力胜任者。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实训、管理的任务,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有计划地完成学生的培养,经过层层选拔合格的优秀毕业生可以成为合作企业的新鲜血液,输送到相应的用人岗位,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2.顺丰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学情、相关行业的环境、岗位群的知识技能要求以及企业的发展和用人需求等多方面。顺丰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方案由本院物流管理专业教研室联合贵州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共同研讨,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最终确定培养课程方案。订单班的课程主要分为校内课程、企业导师课程、校内顺丰实训基地企业实践、企业顶岗实习等四个方面构成。校内课程由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师负责授课,主要承担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毕业论文等课程。企业导师课程由顺丰公司负责定期派老师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与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和行业前沿的交流。校内顺丰实训基地企业实践由校内老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在学院顺丰快递实训基地进行实训指导,学生通过轮岗完成相关工作。企业顶岗实习针对大三学生到顺丰公司的各个站点学习并完成仓管、收派、分拣、信息管理等岗位的工作。以上四种类型的课程全部考核合格,最终将会入职贵州顺丰速运有限公司。

3.顺丰订单班的选拔

顺丰班的选拔遵循的是平等自愿的原则,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均有机会参选,一视同仁。每年从大二年级中选拔,选拔要经过三轮测试,主要的流程是:线上网络测试——线上AI面试——线下导师面试。通过了线上网络测试和AI面试的同学可以参加线下现场面试,首先由企业导师进行企业宣讲,针对公司的一些规章制度,福利待遇,企业文化,现有产业结构,组织构架,人力资源政策等几个方面向同学们做介绍,加强学生对顺丰速运集团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的了解。最终顺丰公司根据用人需求、学生面试表现初步确定顺丰订单班的名单。

4.顺丰订单班的考核

顺丰班学生的考核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来评价,建立一套完整的考评体系,全方位考评以保证学生培养的效果和水平。考核多数采用过程化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全过程和全方位的成长。校内课程由校内教师负责考核,企业导师课程由企业导师负责考核,校内顺丰实训基地企业实践由担任实训基地的店长负责考核,企业顶岗实习由实习网点的负责人考核。以上四种类型的课程全部考核通过,且表现优异的学生将会入职顺丰公司,如果哪一种课程没有考核合格的话,是不能够入职顺丰公司的。

三、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而学生最终是要面向社会走向职场,那么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综合职业能力应该包括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具体到物流人才而言,就应该包含物流及相关行业中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岗位胜任力等多个方面。

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是需要时间和空间来孵化的,2020年底,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从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人才为出发点,同时也实现整合校园周边各家快递公司的目的,通过公开招标,实地考察,专家评价等多个环节,最终与贵州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达成了校企合作协议,并构建了贵州电科院顺丰物流实训基地(以下简称物流实训基地)。该实训基地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由校园学生身份向企业职业人身份的转化器,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的孵化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校企融合的多角色参与,提升育人效果

物流实训基地具备双重性质,一方面它是顺丰公司的一个快递运营网点,承担着全校快递包裹的出入库工作,另一方面它又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企业实践教学点,学生以轮班制的形式来到实训基地进行工作,既是实际工作,又是企业实践学习;既是企业员工又是一名实践学生。与此同时,学生在这里工作也受到双重管理,一方面受到企业实践指导教师的指导和考核,另一方面也受到顺丰公司员工管理制度的约束。培养学生养成积极认真学习的习惯,同时也锻炼学生作为职业人应该具备的规则意识、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

在工作环境上,完全按照顺丰公司快递网点的真实工作标准来设置。设立了两个自助取件区、一个服务前台(包含寄件、异常件和咨询业务)、货物暂存区、工具摆放区、纸箱回收区、会议室等多个功能区域。还配套了水电、网络、信息系统(乐收系统)、货架、巴枪、高拍仪、热敏打印机、电脑、标签、电子台秤等多个符合现代快递运营的软硬件设备。在管理制度上设置了实训基地学生实训考核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收寄验视制度、快件理赔制度、消防安全应急预案等,保障快递实训基地的顺利运营。

2.理实一体,实现知识技能向职业能力的转化

顺丰订单班的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在实训基地上班的时间,其他时间是要继续进行校内课程和企业导师相关课程的学习。在课上,学生学习快递网点运营、现代快递先进设备、快件包装、快件收寄流程、快递禁寄物品、快递营销、异常快件处理、客户沟通及投诉处理技巧、快递服务质量提升等多方面的知识。在课下,来到物流实训基地进行企业实践,将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去,让学生投身于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岗位上去,甚至遇到课上老师没有讲到的新问题,学生也可以尝试去解决,边做边学,边做边总结提炼,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而不是仅仅只停留在书本的知识层面。

3.岗位轮换,于日常工作中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顺丰物流实训基地完全按照真实的工作场景设置岗位,设置店长、店长助理等管理岗位,收派员、客服、市场开发、小组长等多个技术岗位。店内实行轮岗制,店长根据学生的跟岗学习情况依次制定排班表,每个岗位实训考核合格之后轮换到下一个岗位。通过轮岗制度,使订单班的学生基本掌握快递网点运营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和岗位工作方法。

实训基地的岗位工作内容与其他一般快递网点的工作内容完全一致,主要包括快递收派、快递验视和寄件、异常快件处理、客户服务、货物盘点、快件理赔、信息登记与处理、钱款交接等内容。整个运营管理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参与,学生也从基地成立之初的稚嫩成长为了现在可以独当一面的业务能手。通过在实训基地的锻炼,在业务操作、语言沟通、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数学运算、信息处理、解决问题等岗位能力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见表一)

4.劳动精神铸魂,塑造新时代物流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称赞物流快递小哥是具有“小蜜蜂”精神的人群,饱含党的总书记对普通劳动者的关心关爱,是对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最高褒奖,是对我们百万“小蜜蜂”的崇高礼赞。顺丰物流实训基地也是本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劳动教育基地,对物流管理学生以排班制的形式进行劳动教育实践。

在实训工作过程中,实训指导老师经常给学生们讲授我们身边的劳模故事,以总书记的寄语为精神指引,向劳动模范学习,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团结工作的良好作風,实现职业素养早养成。

四、结语

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与贵州顺丰速运以开展校企合作的形式组建了顺丰订单班,并且构建了校内物流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在这种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岗位上的工作来提升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岗位轮换的形式,在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为学生未来走向职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顺丰订单班的学生通过理实一体的学习,在自主学习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在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参加的贵州省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三次和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当中获得贵州省银奖、以及顺丰公司主办的全国“顺丰杯”物流大赛创想赛中获得全国优秀奖的好成绩,受到了学院和企业的肯定。

参考文献:

[1]肖斌.基于校中厂模式的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实践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6(12):82—84

[2]吴春涛.高职院校和快递企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以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5):171-172

[3]瞿万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顺丰班”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67-168

猜你喜欢

综合职业能力产教融合
基于校中厂模式的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一体化课堂分组教学中确定展示学生的策略
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实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