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探究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021-10-09高枫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8期
关键词:丁香批判性文本

高枫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这就需要教学走出知识性教学狭隘的小圈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然而,不少教师对学生思维品质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淡化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殊不知批判性思维是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部分,并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经历丰富的思维活动,在诊断、反思、质疑等思维活动中,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客观,让学生的思维更加严谨。问题导向下,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关键是寻找合适的落脚点,聚焦教学各个环节,包括教材文本、学生自我和文本作者等,全方位地引导学生展开批判性学习。

一、与文本对话,于细节处批判

教材是实施教学的载体,是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的凭借,是问题生成的土壤。问题导向下,教学中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关注文章细节,于细节处批判,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1.于文题处批判

文章题目看似微不足道,却是文章的文眼,对于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透视文章主旨具有重要价值。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基于文本题目的特点,围绕文题精心预设问题,让学生开展批判性思维活动,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打破常态思维束缚,让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如教学统编本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结合文章相关语句,说说题目取名为“丁香结”的原因,再深入想一想,并结合文本语句,说说文章取名“丁香结”有没有其他用意。

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聚焦文本题目处,设计了两个结构化问题。第一个问题意在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语句了解“丁香结”的浅层意义。第二个问题是在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打破学生“事物答案只有一个”的常态思维,引导学生对文本题目进行深度分析,从“一”走向“多”,使学生理解了“丁香结”还具有比喻义,喻指人生中的很多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活起来,就有了深度。

2.于动情处批判

文章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传情达意,这一功能定位赋予文本以感性特质。情感成为文本解读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或激情洋溢,或愁绪浅浅。然而,学生由于生活经历有限,要深入理解文本丰富、细腻而复杂的情感,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开动思维,并改变传统单向接受式学习活动设计现状,引领学生对动情处进行批判,从而深化学生对文本情感的体悟,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情感进行双向互动。

《丁香结》一文中有这样的动情处:“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然而,学生要理解文本传递的情感并非易事,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批判性教学活动:“雪色”是什么?“香气”又从何而来?这“雪色”和“香气”真的有如此功效?你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此处的批判性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从丁香的颜色和香气入手,引导学生先对丁香形成感性认识,感受到丁香色泽之白,味道之芬芳,进行适当的铺垫。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让学生摆脱生理功能的局限,使学生通过批判性学习活动,对丁香给人心灵上的慰藉获得深刻的认识。这样学生对文本情感的感悟和自己生活的感悟进行了有效的互通。

文本中细节很多,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借助一双慧眼,不断发现,善于思考,在批判性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走向深入。

二、与自我对话,于焦灼处批判

教学是一个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双向思维活动,在这一思维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否真正吸收文本信息,基于文本进行有效的信息输出,自我对话很重要。只有在自我对话过程中,学生才能接纳文本,才能走出思维焦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对话,于焦灼处进行批判,学生才能获得有益的滋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惑、遭遇矛盾的情况下会产生焦灼感,我们不妨于学生困惑处、矛盾处批判。

1.于困惑處批判,豁然开朗

学生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认知起点低,生活阅历不丰富。然而,客观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困惑。这些困惑让学生感到焦灼,进而产生郁闷感。教师如果能善于在困惑处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学生一定会豁然开朗。

《丁香结》一文中,作者在交代丁香时,除了运用“丁香”一词外,还运用了“积雪”“莹白”等词语,似乎多此一举,令人费解。于是,我抓住文章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对话:文章中,作者在写丁香时,除了用“丁香”一词称呼外,还有哪些词语也是指丁香?如果让你写这篇文章,你会和作者写得一样吗?还是就直接运用“丁香”一种称呼?

此处,有意识从学生最近发展区设疑,让学生感到困惑。然后,教师话锋一转,引向学生自我,结合学生写作经历,让学生做出选择和判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与文本对话;再结合自己的写作经历,进行批判性思维活动,最终做出判断,在理解作者构思之妙的同时,学生会豁然开朗。

2.于矛盾处批判,柳暗花明

由于个人阅历不同,知识水平存在差异,这就造成学生理解的多样化,容易造成理解上的矛盾,进而对学生思维形成阻碍。如果这些矛盾得不到解决,容易影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丁香结》一文中作者笔下的丁香是美好的,娇俏灵动,可爱芬芳,鲜润妩媚,无论是从色彩、形貌上,还是气味、姿态,都带给人以愉悦感。然而,文章最后却写“愁怨”,让人感到矛盾。于是,在此处我再次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对话:作者笔下的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文末又写“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是不是矛盾,结合文本内容和你的生活感悟说一说。

学生通过自我对话将矛盾解开了,思维的批判性自然就得到了较好发展,自我发问的习惯也得到较好培养。

三、与作者对话,于主旨处批判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对话的过程,师生、学生、文本、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对话推动教学走向深入。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揣摩作者写作意图,于文本主旨处批判。通过与作者对话,学生才能在批判中学会换位思考,才能弥补自身生活阅历的不足,从而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丁香结》一文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文章结尾作者运用一个问题结束全文,这是作者的有意为之,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处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文章结尾处作者运用了一个问句,到底要表达怎样的意思?请你试着从作者的角度揣摩写作意图,并模仿作者的口吻加以解说。

学生要完成学习任务,需要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通过批判性学习活动,学生需要在“丁香”和“人”之间建立起通道,理解作者以丁香为喻的妙处,丁香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如此。这赋予了人生更多的挑战,因为挑战,所以有趣。这样,学生对丁香之美、承载的“愁怨”也获得了新的认识,生活有阳光,也有解不开的结,这是人生常态,只有积极面对,人生才能精彩。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也随着思维的拔节得以深入。

如果将教学比作一首美妙的乐曲,批判性思维就是这首乐曲中最活跃的音符。问题则是拨动这首乐曲的妙手。作为教师,我们应给学生创造一个机遇,坚持问题导向,通过问题载体引导学生摆脱常规思维束缚,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解放学生思维,让学生思维获得自由,这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在长期的练习中得以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蠡湖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丁香批判性文本
The Meaningful Flowers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白丁香紫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