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更年期遮蔽的抑郁
2021-10-09
老百姓所说的更年期,科学上叫“围绝经期”,一般发生在女性40岁至60岁之间,对个体来说,大约会延续4到10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她们的卵巢功能逐步衰退,直至完全停止,雌激素分泌大幅衰减,带来各种代谢紊乱和身体机能的下降。
经过这一过程,女性便完成了从性成熟期到老年期的过渡。这是女性一生中的重大转折点,也是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疾病的高发期。有研究显示,女性在更年期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比平时增加了1.5至3倍,达到诊断标准的抑郁症的发病风险则增加了2到4倍。
但这个人群中,真正为了治疗抑郁而去医院就诊的,其实并不多。
相比于常常把“我抑郁了”挂在嘴边的年轻人,身处更年期的女性,似乎更难接受自己“抑郁了”这个现实。
除了病耻感,阻碍患者接受治疗的另一个因素是“认知盲区”。更年期的一系列常见症状,如情绪低落、潮热、盗汗、失眠等,跟抑郁症导致的一些症状很容易混淆。这让许多患者误以为自己只是普通的更年期反应,被动地等待“翻篇”,以至于贻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国内一项研究显示,职业状态不理想、痛经、自身重病、家庭成员重病、夫妻感情不融洽、子女学业事业不顺利、工作生活压力大、住房条件差的更年期女性更容易产生抑郁症状。
那么,究竟出现了哪些情况,就意味着有必要去医院尋求专业帮助呢?
医生给出了几点建议:首先要看抑郁、焦虑、失眠等症状是否持续数日无法自行缓解。网上有一些抑郁自评量表,如PHQ-9等,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自己的状态。
另一个判断标准则是“社会功能”:工作生活是不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是不是难以胜任现在的社会角色?是不是过去很简单的事情现在却变得难以完成?如果出现了这些情况,都应该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适量、足疗程,是抑郁症患者用药的关键原则。精神类药物的用药剂量不是一直不变的,有经验的医生会指导患者有序地摸索药量,再一步步调整药量直至停药。一般来讲,初次抑郁发作,治疗周期应当不短于一年,包括8至12周的急性期治疗、3至6个月的巩固期治疗和半年左右的维持治疗。如果是复发,则需要2年以上甚至更长的治疗周期。
(摘自《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