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创教育”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再研究
2021-10-09王邓军张燕燕
王邓军 张燕燕
摘 要: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诸多问题逐渐显露,亟待解决。将“三创教育”理念引入设计专业教育,破除陈旧、僵化的教学模式,探索其在专业建设中的指导意义,并进一步挖掘其在国家创新创业机制下补足专业教育短板的价值。以此为基础,思考“三创教育”理论围绕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架构下的创新思维与意识、实践能力以及价值塑造的改革路径,以期推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合理性、适应性、开创性。
关键词:三创教育;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教育
“向政策开放要动力,尽可能地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逐渐加强我国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稳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1]而社会动能转化释放的焦点是“三创”人才的培养,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教育。高校专业教育是社会产业发展所需优质人才的源头和活水,提升教育质量、提高人才素養、转变教学形式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既是对创新引领发展的全新定位,也是“三创教育”立足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核心显现。“三创教育”用创新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创新思维意识,用创造教育激发学生实践潜能,用创业教育培养学生拓新精神,全面革新传统教育方式和观念。而艺术设计是以文化为承载,以科技为支撑,依托于艺术形式,通过创意思维展现作品内涵,进而通过创造促进作品的物态呈现。在探索“三创教育”与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融合过程中,关键在于把握“三创教育”融入的必要性和内涵特征,只有找到二者的交点,才能更好地补齐现行阶段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短板和不足。
一、“三创教育”与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融合的必然性
(一)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内源性需求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把我国建设成为人才强国是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与要求,并要有序推进教育、人才、科技、航天等各领域协同发展,其中在教育这一关键领域必须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2]。而现阶段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专业定位不清晰、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滞后、人才培养手段匮乏与单一,使学生缺乏创新性与创造能力,难以应对新型产业急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二是学科建设孤立化,马化腾提出的“互联网+”六大典型表征,其中之一就为跨界融合,这样的融合不仅在商业市场行为中,从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角度,各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性、融合性越来越广泛、深入,因此,学科间协同化建设至关重要;三是实践教学的虚拟性,实践教学是设计专业的重点内容,但就目前教育培养现状来看实际教学中的“无实践”“空实践”更为普遍,导致学生的实践技能素养远低于行业人才标准。如今正是教育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创业精神的优质人才,形成完善的专业教学体系,建立包容、和谐的创新创业环境,是提升高校教育水平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要点所在。
(二)设计服务产业发展的动力支撑
信息技术和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促使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型,推进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发展,是我国创新经济模式的重大举措[3]。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倒逼人才培养方式发生转变,新时代下设计服务业内涵更加丰富,与环境、农业、体育等相关产业的融合也愈发深入,特色农业、文化旅游、大众体育等传统产业的创新态势对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行业在挖掘和深耕各行业发展潜力及价值输出上有更高要求。因此,设计服务行业在应对产业服务需求变化上必须重视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在这一前提下,推动设计服务人才培养,调整、优化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资源建设,改革传统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培养一批真正有能力的“三创”人才,符合现代化建设及社会发展需要。
(三)“互联网+”时代下的必然要求
2015年,国务院提出要逐步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开放创新优势,以促进所有产业的创业创新。“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中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革新,以及人才培养形式的转变。通过互联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协同制造能力,有效破除了该专业在我国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高校间信息互融、互享不便捷、学科间交流不通畅、产学研一体偏离化等现实问题。
基于互联网时代各种资源的有效互融、共享,网络化经济业态体系已逐步形成,包括设计服务、文化创意、教育等在内的所有产业都在调整创新、整合升级以适应网络化发展趋势。在此现状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也必须融入互联时代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这一时代下的人才培养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素质上的、知识上的,更是思维上的、理念上的,只有把握创新理念,提高创造能力,才能适应大时代下的“创业”环境,为时代所应、为社会所需、为教育所谋。
二、“三创教育”与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建构路径
(一)以创新思维培养为导向的创新教育
不管是从近一个世纪前艺术设计教育的开拓者包豪斯院校,还是商业竞争纠葛百年之久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艺术设计的存在的价值更多的是创新思维表达及创新意识的传递,这种创新思维与意识的培养正是当下专业教育的主要任务。
从专业、课程建设角度出发,首先,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思维体现在专业体系构建的多元化,艺术设计专业本身就是技术与艺术二者并重,缺一不可。在当今信息交流高度频繁、内容承载极具增强的时代,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互相融合也不断深化,因此专业体系的构建必须强化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强化学生对关联学科知识的认知度,拓展专业视界。其次,专业建设及课程资源整合上的效用性,互联网时代下复杂信息充斥在各种环境中,无效信息占据日常生活的大部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对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帮助学生精简信息内容,进而整合输出。最后,是专业教学的引导性,艺术设计的创新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也不是无法捉摸,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文化、科学、人文等话题艺术形式的表达,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再进一步通过设计去解决问题。
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不能是空洞的、虚无的,必须立足于大的环境,了解事物的特征、知晓变化趋势,才能有创意创新。所以专业体系的多元化、资源整合的效用性给予教学的引导性就如木之根、水之源,不去认知便难以培养创新思维,而后者也是前两者的必由之路,若不能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那创新最终只能是搬运。
(二)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创造教育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应遵循马克思·韦伯提出的价值理性建构,不仅要注重人文素养的积累、审美品位的提升,也要注重实践技能及素質的培养。创造型人才不仅要具有创新思维,还必须拥有相应的实践技能,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际,产生价值。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要紧紧围绕实践创造能力的培养展开,破除传统实践教学方式,实现真正的实践创造。首先是艺术设计专业信息化、网络化趋势,推动实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发生转变,新时代下艺术设计产出的优劣是以用户体验为标准,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再是以物的生产为终点,还需要延伸到用户层面,反馈实践创造的实用性。第二,产学融合下的实践创新创造早已不是旧时期的闭门造车,即使是教学实践项目也应更多地联系地方产业协同发展,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深度互融,将教学实践转变为教育创造,进而共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以本校视觉传达专业核心课程企业形象设计为例,在课程实践教学中结合本地区企业“艾富莱”的视觉形象升级需求,作为实践案例引入课堂,既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课程内容,强化实践能力,又能促进教学与地区产业发展的互动和融合(如图1)。
(三)以价值塑造为目标的创业教育
从时间节点来看,“三创教育”中创新、创造教育在我国早已被提出,伴随教学实践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创业教育理论被引入教学中相对迟滞,暂未建立完整体系,与创新、创造教育也存在一定断层。2014年在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文件中表示和传达了创新驱动国家发展,并指出设计服务业作为新型高端产业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本专业的教学中势必要主动、常态化地推进创业教育的开展[4]。
创业教育使创新、创造联系紧密,着重关注学生价值精神塑造。第一,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高校必须结合企业、行业进行教育教学,集中三方资源优势,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如设计工作坊、大学生创意产业孵化园、互联网创意设计服务中心等,通过专业教育达到创新创业价值观念的塑造以及创业想法的实践转化;第二,互联网时代简化、便捷了创业途径,“全民创业”早已家喻户晓,但设计服务业的创业风险、产业更迭速度却不能忽视,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在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创新精神的同时,也必须塑造学生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念。
三、结语
本文通过创新教育、创造教育、创业教育与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在创新思维、实践创造能力及创业价值观塑造三个角度,阐述二者融合的必要性和建构路径,两者的创新融合又需要经历长时间的教育探索、教学实践、人才培养成果的整体化评估考量,最终才能实现设计专业“三创”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融合既是高等教育体系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综合改革的要求,也是国家创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吴秋余,祝大伟,贺林平等.释放创新创业创造动能[N].人民日报,2019-03-11(010).
[2]张力.如何理解2035年教育现代化目标[J].陕西教育(综合版),2019(4):21-22.
[3]成骏.基于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链职业岗位群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群构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1):76-78,89.
[4]姚月霞.高校创意设计人才培养与创意产业需求现状及对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24):72-73.
作者简介:
王邓军,硕士,山东华宇工学院助教。
张燕燕,硕士,山东华宇工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