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靶向、切片、网格* 谈“手工艺术创作方法研究”的核心思维

2021-10-09

新美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切片手工

周 武

基于传统手工艺基础之上的当代手工艺术创作方法问题,对于学院手工艺术的教育教学来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不仅针对手工艺术的创作教学,对其他艺术的创作教学,也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因而,艺术创作方法的实践及其理论研究,对于当代艺术创作是个永恒的课题。本文从手工艺术创作方法理论研究出发,探讨创作方法课程教学的基本问题与实践路径。

一 历史与学理基础

“手工艺术创作方法研究”是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研究生教学的一门核心课程,其生发与完善具有坚实的历史进程。课程最早缘起于1963年邓白先生主持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时所开设的创作课程。尽管当时没有现如今明确的课程名称,但对“创作方法的研究”已含在教学的始终,并逐渐在课程中被突显出来。之后,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中,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科不断融合东西方学术界在手工艺术创作方法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使得相关课程得到持续发展。至2013年,中国美术学院陶瓷工艺美术系各专业方向均开展了“艺术创作方法研究”教学,导师有刘正、周武、吴光荣、戴雨享、许群、周雷、李文、张兰、傅新生等。2015年,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成立,开展跨专业的研究生通识课程教学,彭倩、雷昂作为该课程助理导师,组织实施这一教学改革的方案。2018年,在原“艺术创作方法研究”和跨专业研究生通识课程基础上,“手工艺术创作方法研究”作为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的研究生核心课程正式确立。

“手工艺术创作方法研究”课程以材料实验、技术工艺和艺术创作为主要内容,遵循从源流的回溯,到本体、技艺与个案的挖掘,再到原理的提炼的基本思路,通过文献调查、分类比较、实践印证、个案过程、批评分析等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在手工艺术新理论体系的建构、新技艺经验的积累和新思维路径的发掘等方面进行探索。(图1)

图1 手工艺术创作方法论研究框架图

值得关注的是,“手工艺术创作方法研究”课程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和提出“靶向思维”“切片思维”和“网格思维”三大核心思维,成为整个课程的思想哲学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靶向目标明确——切片精研细化——知识格局重组”的教学思想文脉。其中,“靶向”是教学思维的目标定位和规划,“切片”是对“靶向”规划的细化与精研,有教学的“颗粒感”但不离教育的“精准度”,是瞄准“靶向”教学战略目标的基本“战术”课程,而“网格”是“颗粒化”课程教学的“创作知识”与“实践方法”的重组与再构,是实现“靶向”教学战略目标的实施路线与导图。

三大核心思维的提出,将不仅对于“手工艺术创作方法研究”课程的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对其他同类学科的教学亦有值得借鉴之处。下面就三大核心思维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做一具体阐释。

二 靶向思维:定位和规划

“靶向”一词源于现代医学原理,其意是聚焦人体病灶需要手术的部位进行定位关注和扫描。在“手工艺术创作方法研究”课程中强调“靶向思维”,就是要以“靶向”定位的观念来建构“手工艺术创作方法研究”的思想理念,以明确的研究指向和终极的目标定位来进行规范化的教学活动。

将这一思维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就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机制,制定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手工艺术创作方法研究”学习规划,进行由材料实验、工艺创新、艺术创作、学术探索、文化考察等为内容的“靶向”思维训练。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如何引导学生由材料认知实验开始,通过技术工艺路径,逐步进入艺术创作问题研究的靶向思维学习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进行“问题研究”的定性、“学习目标”的定向和“研究过程”的规划。指导教师要明确手工艺术创作的“靶向思维”范畴,引导学生明确“靶向”性问题研究的定位与焦点,评估学生制定的“靶向思维”目标定位、理论假说与实践创作的可行性,指导学生确定研究目标、找准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步骤、绘制研究导图,使学生在有程序、有效率、有理念的状态中进行学习与研究。

“靶向思维”教学中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问题研究”的选择与“学习目标”的比较。学生要按照“靶向思维”理论,建立“问题意识”的学习观念,梳理和整合“手工艺术创作方法研究”的问题资源,提出完成问题研究的假设与可能。在与导师进行双向互动中制定问题研究的规划,明确在课程内要主攻的学术问题、研究方法和创作路径。

具体而言,可采取“三横四纵”实践方法。“三横四纵”是指对“靶向”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梳理归类,引导学生从材料、资料入手,到设计实验和技术应用,再到成果梳理,建构起独立自主的研究系统。“横”是就研究方法而言,“纵”是就研究对象而言。无论是在“横向”研究方法上的发展,还是在“纵向”研究对象的选择上,都是相互链接、环环相扣的,形成规律性、整体性和规范化的研究思维,并最终指向研究的“靶向”,“只有同时采用多角度的研究方法,权衡发展的水平,系统地考虑创造性,我们才能够解开秘密并加以利用”1Hennessey,Beth A.and Teresa M.Amabile.Creativity.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10,p.590.。

在手工艺术创作方法研究的教学中,“三横”以创作研究、资料收集、制作实验、作品成果为第一横;以材料研究、材料收集、材料实验、标本成果为第二横;以理论研究、数据搜集、分析实验、论文成果为第三横。横向的框架逻辑,以“研究”“搜集”“实验”“成果”四大研究方法进行推进。“四纵”以创作研究、材料研究、理论研究为第一纵;以资料收集、材料收集、数据收集为第二纵;以制作实验、材料实验、分析实验为第三纵;以作品成果、标本成果、论文成果为第四纵。纵向的框架逻辑,以“创作”“材料”“理论”三个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图2,三横四纵)

图2 手工艺术创作方法研究中的“三横四纵”

同时,“三横”与“四纵”在研究框架中会形成纵横交叉的网格,因此可以从任意一个点位出发,进行多维度研究,甚至可以将这一层面的“点位”看作整个“靶向”目标中的“小靶向”,继续以“三横四纵”的实践方法进行下一层次的研究。以此类推,最终实现把研究对象彻底吃透的目的。例如,从材料这一“靶向”出发,可以一方面导向创作。另一方面导向理论研究,各自发展,又可延伸到与该材料相关的资料搜集、实验,在其中的某一个“点位”,例如“创作实验”这一交叉点位,则可将“创作实验”作为一个“小靶向”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可以看到,在“靶向思维”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将材料研究、数据收集、资料整理、文献阅读、艺术创作、论文撰写等零散的研究、实践项目,归纳到一个整体的目标中,并对这些零散实践进行阶段性、合理性规划,使自己的研究与实践紧密围绕“靶向”,不至“脱靶”。更为重要的是,“靶向思维”旨在帮助学生确立独立思想和个性发展理念,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问题意识,掌握研究方法,顺利进入研究性学习阶段。

三 切片思维:细化与精研

“切片思维”是将事物整体结构进行分化、解析、拆散为局部要素的一种思想过程,目的是使研究者能够对事物进行精微的透视、细致的分析和多维的把握。“手工艺术创作方法研究”中的“切片思维”理念,实质是以一种微观式的观察方法,对手工艺术创作进行多元化、多层次、多向度的研究,即将主要问题分化开来,以专题、专项等形式进行细化研究。例如,可以从材料的烧制实验、上手的成型工艺、造物的形式构成、作品的意境创设、艺术的文化创意、创造的生活植入、理论的思想系统等方面展开精细化教学,并且每一方面要选好细化研究的极致性“点位”,实现由“切片思维”使然的分化与细化研究结果,能有机地整合与完形为具有个性化“切片思维”特征的手工艺术作品。

“切片思维”要求教师指导学生从实验性和实践性的认知出发,探索由实验和实践生成思想理念的路径,尤其要提醒学生对实验和实践中生发的异常问题、偶然现象进行捕捉和分析,并组织学生讨论和评估具有应用价值的实验数据、总结具有规律性的实践经验,分析由此可能生发的在工艺和创作上的意义。

学生则要以“实验”和“实践”为切入点,精细化分解问题研究的实验编目,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发现与捕捉问题研究中的关键点位,逐渐接近手工艺术创作方法研究的个性化制高点。要对实验数据与实践效果进行采集与编码,形成创作素材与资源库存,为后期“造物完形”和“理论建构”提供充足的语言汇编和深入的思想要点。

例如,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提出以石膏陶瓷复合材料为创作材料的设想,教师在了解学生想法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暂时将创作的其他环节搁置一边,而针对材料展开多维度实验和多角度分析。也就是运用“切片思维”,采用先“分化”再“细化”的研究策略,将某一环节有意从整体流程中摘取出来,对此进行横向实验和深入研究,以此来探索在该环节更多的可能性。在这些“可能性”中,学生可发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新材料、新工艺或新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下一环节的实践与研究。而到了下一环节,则又可以将这一环节视为新的“切片”,继续在“切片思维”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实践研究,以此不断延伸,直至最终找到自己的研究结果或创作语言。

“切片思维”强调在研究或创作过程中,选择某个切面进行拓展性实践。这一“切片”对象有可能是某一种材料,也有可能是某一种制作技艺,甚至是某一个创作灵感。在确定“切片”对象后,这一对象自动成为一个阶段性研究的“靶向”,为了实现对这一“靶向”的瞄准与深研,则可采用前文中所述的“三横四纵”方法进行具体研究和实践。总之,“切片思维”就是要求把问题研究做细做透,走进问题的极致、极限甚至极端层面,走进问题研究无人涉及的点位,然后再从中有所发现,有所总结,有所领悟。

四 网格思维:重组与再构

“网格思维”是“手工艺术创作方法研究”课程的第三大核心思维,它是对“切片思维”的逻辑辩证和关系建构,具体来说,就是将“切片思维”精细研究出的有关材料、工艺的“知识点位”,或理念、主题的“思想碎片”,通过网格化的系统思维过程,构成实现“靶向思维”学习规划与研究目标的路线导图。“网格思维”强调要对“切片式”细化研究得出的实验数据与实践经验等,整合为具有互为关系的“网格化”教学形态,强调其间具有逻辑性和学理性的理论格局。这种教学形态要呈现细化研究数据与经验之间存在的因果条件与思想路线,并且为“靶向性”目标实现提出可能性与可行性支撑,其关键环节不是过程的叙述,而是思辨性论证,即在实验数据与实践经验之间建立逻辑思维关系,把握动态规律,形成方法论哲学。

依据“网格思维”的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切片式”分化研究得来的实验数据、实践经验,以及碎片化思想等,进行因果联系或条件关系的整合与链接,形成通向目标的网格化系统。要指导学生将零散性、局部化的实验数据与思想理念,进行规律性编目和逻辑化整合,形成系统的方法路线与知识建构,为接近“靶向思维”规划的目标设定行动起点、路线与目的。正如法国学者列维·施特劳斯所说:“热衷于对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与联系进行详尽观察和系统编目的习惯,有时能导致与科学论断相符的结果。”2[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燕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5页。

学生要以“网格化”思维理念建构材料与工艺知识系统,将“切片”得出的实验数据、实践经验等进行价值评估和思想深化,形成实验数据与图谱、工艺实践经验与总结、文献阅读研究与报告,并使其条理化、程序性地编制为个性化的知识“网格”或方法“库存”。学生“网格化”知识结构系统与编制方法,可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和问题研究门类的具体要求设定,但目的是如何实现“靶向思维”教学所制定的规划目标。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研究生一年级和二年级开设有一门“个案研究课程”,可谓“网络思维”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课程要求学生选择一位艺术家的一件作品为研究的起点,运用思维导图,尽可能联想出多方面研究的切入点,包括主题、风格、时代、工艺、造型、色彩和材料等。之后,将各研究切入点涉及的文字、图片、作品等内容,都作为研究对象的“相关对象”,排列到一张平面图上,进行再次阅读,尝试找出针对目标的几条研究思路,进而学会构建自主观点与寻找观点支撑材料的研究方法。(图3,学生个案研究作业)

图3 学生个案研究作业

可见,“网格思维”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研究思维的构建,重点在于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不断观察和发现,拓宽思考的关联路径,并以此扩展研究的范围。在这一过程中,一个丰富、多元的“资料池”得以形成,它仿佛一个丰富的图片和数据库,从中可以找到对研究和创作有价值的信息。

完成“资料池”构建之后,第二步即是对资料进行反复观看、研读,寻找相关对象的关联性,从而找到数条研究的路径。例如,从主题的角度切入,可以研究同一主题下,不同艺术家如何开展不同材料、方式的创作;还可以研究同一工艺和同一主题下,不同的创作者是为何可以演变出不同的风格,以此启发学生发挥自由想象力,激活学生创作思维的敏感性。

“事先用各种原则武装好头脑更可能为目标服务……每个问题都应在头脑中耐心地酝酿,不断尝试和排除,直到最后所有适合的条件一起出现,各归其位,并形成一个完美的结合”。3Bain,Alexander.The Senses and the Intellect.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n,1855/1977,p.594.在“网格思维”的指导下,看似漫无边际的思想和类似文案性的检索工作,其实会逐渐找到学生自我存在的思想逻辑与创作发生的必然规律,这一逻辑与规律的发现会给学生以惊喜、诧异,也会有困惑或迷惘,但最终都会提醒学生这一过程是思想的珍贵提示,是创作的必经之路。

五 结语

“手工艺术创作方法研究”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并举,面对国家文化战略发展需求,强调纵向和横向问题的多维比较分析,以科学方法论的建构为导向,通过手工艺术创作技艺形态结构的重组与再构实验,深度寻找技艺形态特有属性的呈现方式与传达手段,尤有必要。课程着重于创作教学特色的锻造,重视知识与经验系统的叠合,总结提出的“靶向思维”“切片思维”和“网格思维”三大核心思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家对艺术学新文科建设的要求,对学院艺术创作教学改革的深化,提升创作方法教学质量和建设一流优质课程,是当下重要的教育内涵建设和教学改革任务。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切片手工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基于SDN与NFV的网络切片架构
肾穿刺组织冷冻切片技术的改进方法
手工DIY
冰冻切片、快速石蜡切片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