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提升研究

2021-10-08刘佳王培森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新时代核心素养

刘佳 王培森

摘  要: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提升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成为必然要求。本文从提升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出发,提出核心素养包括思想政治素养、职业能力素养和科学研究素养,并从个人和学校两个层面详细阐述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0-0-02

2018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并表明教师的素质能力还跟不上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的师德水平还存在差距,教师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的辅导员,要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因此如何重新塑造新角色,如何打造教育新局面,如何引领教育新方向,尤为重要。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高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开展提升研究,有利于促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提升[2],有利于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教育意义。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育人内涵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既是骨干力量,又是最重要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在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立德树人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提升核心素养,才能更好地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品质,涵盖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贯穿整个职业生涯,具体包括思想政治素养、职业能力素养以及科学研究素养三个方面。

(一)育人灵魂:思想政治素养

思想政治素养指的是一个人拥有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是个人政治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综合体现,是高校辅导员内外统一的表现,同时也是辅导员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应“为学须先立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要把实现个人价值、个人目标和实现祖国的美好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要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将辅导员培育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辅导员要有自己的坚定信仰,就要把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这种信仰的意识牢牢地扎在心里,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要逐步践行马克思主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只有这样在学生面前才能讲得充分坚定,讲得富有感染力,才能有效引导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更好地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3]。

(二)育人保障:职业能力素养

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通知(教育部教思政〔2014〕2号)中,明确了辅导员的职业守则、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标准,要求辅导员恪守职业守则,加强职业知识学习和具备不同等级的能力标准。2017年9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晰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要求和主要工作职责。辅导员职业能力素养是育人的重要保障,是指辅导员根据自身魅力,利用自身所具有的职业知识储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素养,包括职业守则、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所以,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更应该注重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个人职业能力素养,并及时洞悉和化解学生的各种现实问题,进而不断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

(三)育人基石:科学研究素养

科学研究素养是一种品质,核心在于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加工筛选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主学习能力,二是调查研究能力,三是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素养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也是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分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

(一)个人层面

第一,强化育人灵魂,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以“六个要”为根本遵循,加强思想政治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政课教师应该牢牢遵循“六个要”的要求,这“六个要”的要求同样适用于高校辅导员。高校辅导员要以此为指导,努力强化政治、深化情怀、更新思维、拓宽视野、严格自律、端正人格,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等,牢固树立“四個自信”,增强价值甄别、筛选和塑造能力,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当好排头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领头雁作用,把这种理想信念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学“马”、用“马”、懂“马”、悟“马”。

第二,优化育人保障,加强职业能力素养。辅导员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坚持终身学习,并加入以培育提升核心素养的学习共同体,不断加强个人职业能力素养。通过学习,不断拓展工作视野,提高职业能力素养。只有将每个人的智慧和长处集中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优势。在辅导员个人学习动力不足的时候,在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唤醒个体的学习动能,激励团队学习意识,增进团队情感,促进团队能力提升,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核心素养。

第三,筑牢育人基石,提升科学研究素养。辅导员在提升职业能力素养外,还应注重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科研意识,摒弃“科研无用论”的错误认识,努力实现从“实践家”到“理论家”的转变,努力提升写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其次,要加强调查研究能力,经常开展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等学生思想政治研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模式和个别特殊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最后,要加强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学生实际问题。通过科学研究提升理论素养,再将理论素养反哺于实践,既可以提高个人理论水平和岗位工作能力,又有利于更好地引导教育学生。

(二)学校层面

2020年5月,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②,指出要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学校可以此为契机,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基础上,尽快制定以提升核心素养为根本的机制和制度,加快提升辅导员核心素养。

第一,广开门路,完善培养机制格。一是推动研修培训常态化。围绕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内容、主要工作职责、时事政治和新思想等主题,定期组织线上和线下培训,推动辅导员学习常态化、长效化。研修培训时,思想政治素养方面的内容要讲透彻、讲到位,职业能力素养方面的内容要注重专业性与实践性;科学研究素养方面的内容要讲清楚、讲明白,不断提高研修培训的参与面、参与度、实效性。二是建立交流平台,如成立辅导员协会、辅导员之家、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等。通过组建以辅导员九大主要工作职责为主题的研究团队,鼓励辅导员依据兴趣爱好和研究方向加入一个研究团队,定期召开辅导员研讨会,分享经验、交流研讨,从而增进辅导员之间的情感,形成合力。三是加强政策保障,完善专职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比如建立职级、职称“双线”晋升制度,拓宽“双线晋升”渠道,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丰富奖励,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是提升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之一。这有利于促进高校辅导员提升责任意识,敢于主动担当,激发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将辅导员个人的获奖情况、发表论文篇数、发表期刊等级、获奖情况、管理效果等可量化的指标纳入激励机制内,逐步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辅导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不断激励辅导员努力进取,提升个人,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起到立德树人的良好效果。

三、结语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如何有效推动立德树人工作是当前的重点和难点。相信通过个人层面地努力进取,加上学校层面的机制完善,将提升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落到实处,能有效推動立德树人工作,提升培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卫娟.辅导员如何利用人格魅力发挥德育作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1(4):22-23.

[2]沃德正.关于辅导员工作室的一点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4):127-130.

[3]刘建军,朱倩.思政课要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学习习近平“3·18讲话”中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12):102-107.

(责任编辑:董维)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新时代核心素养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