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2021-10-08闫春荣
闫春荣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数学相关知识的讲解,同时还要更加重视培养他们解决应用数学相关知识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在思维能力方面的限制,再加上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能力和教学理念的限制,造成目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通过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这是目前小学教育中教师们经常探讨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主要提出了一些具体培养其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各类知识的起点,数学是此阶段的一个重点学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其难度随着年级的不断增长而逐渐加大。在培养学生掌握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目标。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们数学知识学习的“关键能力”,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
1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意义
在以往教育中由于受到各种条件和错误理论的限制和影响,在小学教育中存在不少问题和失误,最终导致学生在理论巨人面前成为能力的矮子,在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时能力不足,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对知识与能力的联系没有予以重视,学生在学习中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造成期望和现实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但经过长期研究,教育界人士已经逐渐认识到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这才是当代教育的最终目的,在现阶段小学教育中开始对学生提供有利于培养能力的条件,促进学生能够通过学到的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今后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1]。
以往教育主要以效果和有用为标准,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往往能力排在末位,学校及教师在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重视程度不足,从客观上来看此种教学工作效果具有一定的错误性。这是由于小学阶段作为一个关键期,在此阶段如果对学生不能重视能力培养,学生极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学以致用学,这是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因此,在小学教育中不提倡学生死学习,通过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使其能在认知的客观范围有效解决问题,这才是学校教育的真实目的。为了保证学生能够达到预期性发展目标就必须以培养能力为教学前提,并采用有效策略,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能力。
2 小血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合理设置学习问题
在小学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具体事例,采取合理设置学习问题的方法,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思考、分析老师提出的具体问题,促进学生在理解吸收教材知识的同时,提高其通过应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因此,数学老师在进行教材知识教学前,通过调查并掌握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的真实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利用教学环节设计一些合理的学习问题,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使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通过阅读,对教材知识进行分析,进一步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引导并增强学生提出问题的主动意识。例如;对学生进行《辨认方向》教学活动案例分析来看,教师在对学生讲解教材内容时,在课前就需要对班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东、南、西、北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些方向知识的真实认知情况,再结合调查结果和教材内容,在教学环节上设计一些相关教学问题,比如:小帅在小玲的哪个方向?小玲又在小帅的哪个方向?然后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提出,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密切观察学生们的实际学习和接受情况,根据其学习行为对设计的问题合理进行调整并提出,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分析、思考的同时,还能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会提出这些问题,增强学生针对教材主动提出各种问题的意识。
2.2 营造分析、思考及解决问题的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营造出有利于学习的环境,使学生们能够放松心情,将注意力充分集中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促进其积极利用大脑,进行自主分析思考。因此,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与学生可以积极进行沟通交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一些小游戏,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在课堂气氛活跃的情况下,通过游戏进一步拉近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间的情谊。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互动,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使其自主进行思考并提出质疑,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和反馈,真正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促进学生通过这一气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例如:用四年级《角》教学活动案例来分析,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提出在实际生活中与角有关的一些趣味问题或趣味小游戏,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分析思考,在拉近师生关系的基础上,降低学生的抵触情绪,促使学生对学习角这一问题已经具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在学习角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提出质疑,或将发现的问题提出,师生共同进行讨论,增强课堂活力,努力营造出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环境,促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主动拓宽教学内容,尽量多提一些与教学知识有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通过阅读,对教师提出的这些问题题目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关键信息,再进行尝试解决,并将分析、解题的完整过程详细记录下来。再由教师组织学生对问题题目共同進行解题、分析,将寻找题目的关键信息和分析的具体步骤完整、清晰地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分析解题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其中的错误,及时纠正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束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这一过程可以体现出学生对相关知识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并能进行有效应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学习中应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营造出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良好环境,在此过程中采取合理设置学习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思维方法,有效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智慧.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分析[J]. 数学学习与研究: 教研版, 2018, (7): 84-84.
[2]刘丽, 崔雅利. 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 中华少年, 2018, (21): 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