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电子信息专业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研究

2021-10-08陈震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育人机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尝试校企合作已经数十年,但是如何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运行机制及其经验进行总结并予以推广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以辽宁省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群建设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电子信息专业群不同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实践分析,了解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共性特点,为高职院校阐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的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电子信息专业群;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育人机制

一、产教融合政策依据

(一)国家层面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鼓励以多种形式合作办学,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遼宁省层面

2018年9月,辽宁省教育厅印发了《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意见》,为校企深度合作指明了方向。2020年,辽宁省政府印发了《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协同育人,广泛推进“订单、定制、定向”培养模式;辽宁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普通高等学校开放办学 加强校际合作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二、产教融合长效机制

(一)坚持市场牵引机制

产教融合最根本的动力是来自于市场需求。在产教融合过程中,政府需求是科技成果的低成本转化,尽快形成生产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企业需求是高校的智力支撑,获得新技术、新工艺、新规程和新管理方法,同时优先获得人力资源补充;学校需求是融合企业文化,提高就业率、打造就业力,拓展学校的办学空间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学生需求是接触社会、锻炼自己、增长才干的机会。以市场为纽带把各方利益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多元利益共同体。

(二)优化政策激励机制

为了促进产教融合持续健康发展,辽宁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投资额一定比例给予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抵免,优先支持符合条件产教融合型企业申报政府专项资金支持或经费补助;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支持;建立产业学院,鼓励产业集群所在地政府、行业协会、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及高校的优势专业(群)合作兴办集学历教育、技术研发、技能培训、生产服务于一体的教育实体化的产教融合联合体;将产教融合工作作为“双一流”高校及高水平高校建设的重点任务,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优化产教融合有关绩效激励政策。

(三)健全法律保障机制

为了保障产教融合的顺利开展,要以《职业教育法》为基本法,明确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各利益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并制定严格的约束机制和惩罚机制,探索新的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以《职业教育法实施条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条例》等行政法规为主体,具体规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目标、性质、内容和形式,明确相关的法律责任。

(四)建立资金投入机制

产教融合离不开资金支持。推进产教融合工作,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广泛筹集资金,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的资金投入机制。国家的投入资金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行业、企业、学校是产教融合的受益者,都要加大资金投入;同时,要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吸引民营经济和民间资本参与产教融合。

(五)强化专业学科建设,建立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

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有没有成效,有没有可持续性,关键在职业院校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职业院校必须加强专业学科建设,打造一支拥有国家名师、行业名匠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团队,立足于应用性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解决一些关键技术和管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产教融合的凝聚力。

三、产教融合主要途径

(一)课证融合校企一体化培养

通过校企合一体化培养实现课证融合,将职业资格考证课程和1+X证书考核内容纳入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加大学生到企业现场教学力度,校企合作开发岗位课程,更好的培养出符合企业岗位需要,且毕业即带技能证书的人才,提高毕业生质量和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实现校企双方利益对焦。

(二)校企互兼互聘、共建共享师资团队

构建人才交流平台,校企互兼互聘、共建共享师资团队,促进人才的自由流动,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模式与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双带头人”打造“校企双主体”师资队伍,通过企业专业带头人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把握专业发展方向。

(三)校企共建共用生产性实训基地

通过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了“工学结合”校企一体化培养,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增强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真正成为理实一体化,毕业既能上岗的高技能型人才。

(四)依托电子信息产业校企联盟,促进技术升级实现高度融合

依托电子信息产业校企联盟,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为辽阳华钜同创、兵赢联盟、华盛于跃、天鹰科技、图南等企业多次对口支援和帮扶服务。学院成立了嵌入式技术团队、信息安全与等保服务团队、软件开发团队、网络工程团队、移动应用开发团队、 VR.服务团队、大数据应用团队,为企业融合发展和建设方面指明方向。通过企业实际项目,紧密联系在一起,校企融合,充分企业教师工作站的作用。通过信息共享、交换和反馈等机制,强化学校与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信息沟通,提升学科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发挥校企联盟作用,更好地服务了地方经济发展。

(五)深度探索产教融合机制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与中软集团深度合作,实施中软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深度探索产教融合模式,实现学生从课堂到企业的零步转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入企业的生产任务,把实训过程和产品形成过程紧密结合;完善和健全教师年度考核办法,将“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的考核比重加大,发挥价值导向功能,形成以经济指标为主要指标的量化考核机制,提高了教师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

(六)探索成立“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

依托辽宁信息技术职业教育集团、辽阳电子信息产业校企联盟,以“集团+联盟 专业+产业”为指导,探索成立“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构建校政行企多边合作关系,形成产教融合合力,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推行学分制改革,通过电子信息教学指导委员会,实施专业诊断和改进,保证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学院通过以上措施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在社会服务能力水平、专业建设水平以及科技企业孵化等方面都获得了比较显著的具体效果,实现了产教融合各个主体之间进行价值共享、协同发展等互惠互利的良好目标。

作者简介:

陈震(1976.2—),男,汉族,辽宁辽阳人,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讲师。

本文系2020-2021年度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立项课题(第LZY20364项)高职校企联办对接“订单培养”模式实证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育人机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学习仁学思想传承中华文明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