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郡隋唐镇墓兽俑初探
2021-10-08赵勇涛
赵勇涛
摘 要:镇墓兽是隋唐时期墓葬中出土典型的随葬品,根据时代的早晚,造型及风格有较大的差异,能直观反映出墓葬的时代风格,折射出社会的发展状况。文章通过搜集公开发表的荥阳郡隋唐时期出土的镇墓兽俑,进行类型学研究,并与同时期洛阳地区的镇墓兽俑造型风格进行对比分析,来观察镇墓兽俑的时代变化特征,管窥隋唐时期荥阳郡的社会发展历程。
关键词:荥阳郡;镇墓兽俑;对比研究;社会发展历程
1 荥阳郡简介
荥阳郡(唐代行政区域)地处河南郑州地区,包含今天的荥阳、巩义以及郑州的部分地区。自西汉政权建立以来,荥阳地区归属河南郡管辖,直到西晋泰始三年(267),从河南郡脱离出来,成立荥阳郡,一直沿用到唐代。
随葬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特征在墓葬中最直观的反映,而镇墓兽又是隋唐时期随葬品中的典型器物,具有代表性。荥阳郡距离东都洛阳较近,通过和洛阳地区出土的镇墓兽风格特征进行横向对比,可以从侧面验证荥阳郡自东汉衰落后到唐朝的社会发展历程是否有一定的滞后性。
2 镇墓兽源流
镇墓兽是隋唐时期的墓葬中经常出土的随葬品。镇墓兽从魏晋至隋唐时期都比较盛行,但到了五代以后在墓葬随葬品中基本不可见。由于分布区域的广泛性以及流行时间的久远,镇墓兽的造型特征复杂多变。
有关镇墓兽的形象和功能,目前有20多种说法,如山神说、土伯说、辟邪说等,其中“镇墓兽”一名最为流行,早已约定俗成。我国古人信奉“灵魂不死”的观念,认为人在死之后进入冥界,也有善恶斗争,一边妖魔鬼怪肆虐,另一边是这些鬼怪的克星。因此,为死者避邪免灾的镇墓兽的出现就是这种风俗的体现。
唐朝将避邪镇墓的风气发展到了极致,在地面上种植柏树,同时放置石人、石狮等神道石刻;地下放置天王俑、镇墓兽、武士俑、十二生肖俑等镇墓兽,即《唐会要》所记载的“四神十二时”。这种被考古界笼统而习惯地称为“镇墓兽”的辟邪之物,其出现的时代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但直到唐代才形成固定的模式,一般会在一座墓葬中放置两个镇墓兽,一个为兽面,一个为人面,其中个别墓内也有双头镇墓兽。
3 荥阳郡发现的隋唐葬镇墓兽俑类型学研究
本文搜集荥阳郡出土有镇墓兽俑的隋唐墓葬共八座,集中在巩义、郑州地区。根据类型学分期研究,可将出土的镇墓兽俑分为三期。
第一期,隋至初唐,年代从6世纪晚期至7世纪晚期。
巩义夹津口隋墓①出土镇墓兽2件。标本0436,人面兽身,整体为白胎,施釉,近底部未施釉,身体部分施红彩,饰条带纹。造型昂首挺胸,头顶有独角,残,怒目圆睁,背部有波浪状脊突起,兽足,后肢弯曲,前肢直立,整体呈蹲坐状。残高25厘米(表1:1)。标本0438,兽面兽身,白胎,施白釉,近底部未施釉。头顶一独角,呈弯曲状,怒目圆睁,高鼻,大嘴,面目狰狞,后部角脊相连,脊呈波浪状,兽足,后肢弯曲,前肢直立,整体呈蹲坐状,高25厘米(表1:2)。唐代丁彻墓②出土镇墓兽2件。标本M1∶1为人首兽身造型,头上独角残断,两小耳外展,粗眉环眼,突鼻,嘴唇微抿且涂红,肩生鸟翼,脊饰短齿式鬣,蹄足,前肢直立,蹲坐于半圆形台座上,高34厘米(表1:3)。标本M1∶4,头顶竖立两分叉角,眼睛凸起,塌鼻,张大口,牙齿尽露,肩生鸟翼,蹄形足,前肢直立,蹲于半圆形台座上,舌、胸、腹、腿部毛饰以红彩,高36.8厘米(表1:4)。
这一时期的镇墓兽暂未形成自己的风格,其形象基本都是蹲坐在一踏板之上。人面镇墓兽,脸微微上仰,附双耳垂肩,表情温顺,背部有两簇竖毛。兽面镇墓兽,头部毛发卷曲,龇牙咧嘴,眉毛、眼睛、鼻子、嘴等形象和胸毛则用笔墨勾勒出来,背有两簇竖毛。这类蹲坐状镇墓兽最早出现于北魏,隋末唐初时期沿袭下来。
第二期,盛唐,年代从7世纪末至8世纪前半叶。
巩义北窑湾唐墓M1①出土镇墓兽1件。标本M3∶2,人面兽身,竖眉怒目,大耳,头顶有螺式独角,角上附鸡冠饰,肩侧生翼,牛蹄形足。踞坐于前方后圆的额台座上。通体施红彩,胸腹部间用红、黑色绘胸毛,两翼绘卷羽纹,多剥落,通高54.5厘米(表1:5)。巩义唐墓M8②出土镇墓兽2件。标本M8:5,人面镇墓兽。脸宽,大耳,蹙眉,塌鼻,抿嘴,大眼,头顶有扭曲独角,肩生羽翼,前肢劲直,肢后有毛羽,蹄形足,蹲坐在椭圆形高台座之上。台座前方后圆,左右两边各有一圆孔。座高12.8厘米,整件器物残高61厘米(表1:6)。标本M8∶6,兽面镇墓兽,眉弓凸起,瞋目,狮鼻,张嘴龇牙。头生两弯角,根部有节,板状须发,两耳贴脑,羽翼,蹄形足,蹲坐于椭圆形高台座上,座有五孔。座高12.3厘米,通高65.4厘米(表1:7)。郑州上街唐墓③出土镇墓兽3件。标本M54:44,猛兽状,头生一角,有双翼,蹄足(表1:8)。标本M54∶45,猛兽状,头生一角,有双翼,蹄足(表1:9)。标本M54∶46,猛兽状,头生一角,有双翼,蹄足(表1:10)。巩义新兴家园唐墓④出土镇墓兽2件。标本M599∶18,人首镇墓兽。头顶有一独角,长脸,双耳垂肩,双眼圆睁,抿嘴,高鼻,肩生羽翼,前肢短粗直立,蹄足,无尾,蹲坐于椭圆形空心中台座上。台座高6厘米,残高27.3厘米(表1:11)。标本M599∶19,兽面镇墓兽。头頂两角仅余根部,根前嵌一宝珠,长鬣成板状,腮后有小耳,低眉,小眼,硕大鼻头,张嘴,颌下有须,肩生羽翼,前肢略曲,蹄足,无尾,蹲坐于椭圆形空心中台座上。角、背后施酱黄釉,正面除宝珠、前肢施白釉外,其余部分施黄、绿、白一釉。台座高4.6厘米,残高29.2厘米(表1:12)。
这一时期的镇墓兽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陶瓷烧造工艺的提升,造型有了较大的改观。造型整体上表现得比初唐时期凶猛,头部及肩部的火焰状竖毛逐渐增多,面部特征更加形象逼真,工艺也制作精细。
第三期,中唐期,年代为8世纪中叶至9世纪初。
巩义北窑湾唐墓①M6出土陶镇墓兽2件。标本M6∶3,人面兽身。头顶生一角,大耳,两肩有鬃毛,呈翼状向后伸卷,通体施粉彩(表1:13)。标本M6∶36,面似狮,怒目张口,獠牙外露,头顶生二角,两肩鬃毛呈翼状向后伸卷,尾贴于背上。通体施粉红彩(表1:14)。巩义芝田唐墓M1②出土镇墓兽两件,标本M1∶1,人面镇墓兽。“国”字形脸,双耳垂肩,头顶一柱形长角,肩生羽翼,蹄形足,昂首挺胸蹲坐于椭圆形高台座上。台座前方后圆。俑小方鼻,大眼,抿嘴,八字须。座高12厘米,通高82.4厘米(表1:15)。标本M1∶2,兽面镇墓兽,头顶两弯角,根部有节,两根间夹有一宝珠,板须,脑后双齿戟,前有两小耳,肩生双翼,板须及翼均刻划沟槽以示毛羽。细腿,蹄形足,蹲坐于椭圆形中空穿孔高台座上,台座共五孔。俑长眉,双怒目,嘴露獠牙,上颌宽大。台座高11.4厘米,通高76.4厘米(表1:16)。
这一时期的镇墓兽由于盛唐之后经济的衰落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制作大都粗陋,面部神态不再栩栩如生,整体气势大不如前,镇墓兽基本是两耳如扇,周身鬃毛减少,尾部无毛。
4 洛阳地区镇墓兽发展规律
隋朝开皇年间,镇墓兽俑风格较多,造型并不统一。其中洛阳地区的镇墓兽对北齐的蹲踞状镇墓兽有所继承,同时,俯卧状镇墓兽也在个别墓葬中有所出土,该特征的镇墓兽属于北周镇墓兽体系。该时期出土的镇墓兽俑的特点是,新的朝代刚刚建立时,经济待复兴,社会文化不稳定,一些丧葬制度上存在混乱的状况,北周和北齐的风格的随葬器物皆有,隋文帝下令在制度、社会全面北齐化,蹲踞状镇墓兽才演变成 这一时期的主流。唐朝初年,镇墓兽俑开始进入了对前朝的继承和自身发展变化的阶段。兽面镇墓兽有狮面和虎面的区别,但都是短粗脖颈,或者无脖颈,整体比例不协调。个别镇墓兽脑后装饰冲天戟或飘带状角状鬃,这是北齐时期的风格。镇墓兽背部角状鬃不清晰,有的和背后鬃毛贴合,难以区分,有的贴背。人面镇墓兽双耳造型不清晰,兽角似角似鬃发,角的造型不够明显。镇墓兽蹄形足和爪形足出现的频率大致相同,这一时期的镇墓兽呈蹲踞状态,前后腿间距较大,足下有薄托板或无托板,薄托板大致呈一角形,前宽后窄。洛阳地区该段镇墓兽风格与荥阳郡第一期镇墓兽风格相似(表2)。
唐高宗末年到武帝时代,经过初唐时期对隋代甚至北朝镇墓兽俑的发展与继承,中原地区的镇墓兽俑出现了新的风格。兽面镇墓兽的虎面形象基本不可见,狮面比较流行。镇墓兽兽角开始变长变细,无论是人面还是兽面镇墓兽面,面目都开始变得温顺起来。与此同时,人面镇墓兽大多双耳朝前,耳部轮廓变得清晰。兽面镇墓兽多双角,双角造型开始变得繁杂,在双角末端又分叉出许多小角。镇墓兽整体比例协调,脖子变细,前后腿间距离缩小。这一期出土的镇墓兽中基本不可见北周的俯卧状镇墓兽。
唐中宗至安史之乱爆发前为中原镇墓兽俑发展史上的巅峰时期。唐三彩工艺的流行和逐渐成熟,给了镇墓兽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一时期的镇墓兽多以三彩俑的形象出土。镇墓兽俑在制作工艺和水平上发展迅速。其中在造型上,镇墓兽头顶的兽角数量增加,由单个开始变为双数,主角末端生出多只小的辅角,形态造型多样,周身装饰精美华丽。和前期相比,这一时期的镇墓兽兽角变得更为细长,造型也更加精美。兽面镇墓兽头生双角,两角向上弯曲。人面镇墓兽兽角多呈缠绕状,双耳较大,如同蒲扇,向两边外展。整体造型上,镇墓兽的兽背开始挺立,不再弯曲,其蹲坐在高台座上,而不见前期较小的踏板。这一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镇墓兽俑造型华丽,色彩多样,这从侧面充分反映出当时的盛唐气象—富国民强、社会繁荣。人们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 对艺术的追求造就了这一时期镇墓兽造型华丽的空前景象。洛阳地区该时期的镇墓兽风格与荥阳郡第二期镇墓兽風格相似。
天宝十四年(755)至广德元年(763)间,安史之乱爆发。这次战乱给唐朝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经济衰退,政权不稳,唐王朝开始走向衰落,镇墓兽的发展也是急转直下。战乱之后,社会虽然回归稳定,但是经济已经衰败不堪,随葬品数量已经明显减少,墓葬中的镇墓兽俑数量也开始减少,大部分墓葬甚至没有镇墓兽的出土。这一时期的镇墓兽俑的制作工艺也大不如前,开始粗制滥造,三彩俑已基本不可见,个别兽首镇墓兽的造型比例极为不协调,装饰夸张,整体高度和前期相比,开始变低。人面镇墓兽头顶多生独角,兽面镇墓兽的兽角末端前期衍生的小角消失不见。镇墓兽整体造型装饰简单,制作粗略,工艺水平低下。这些墓葬习俗发生改变,随葬品数量的骤减,侧面反映了盛唐气象不在。当时的唐王朝政治动荡,经济衰退,人民没有能力将大部分财富花费在墓葬中。洛阳地区该阶段镇墓兽风格与荥阳郡第三期镇墓兽风格相似。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荥阳郡出土隋唐镇墓兽俑的类型学研究,发现该地区出土的镇墓兽与洛阳地区的镇墓兽基本上发展同步,整体形制上并无太大差异。荥阳郡距离隋唐东都洛阳较近,受到洛阳的辐射影响比较明显,所以该地区的镇墓兽风格也与洛阳地区极为相似。通过三期镇墓兽的形态演变,我们也能窥探到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隋至初唐,社会刚刚稳定,荥阳郡出土的镇墓兽风格也是沿袭前朝,第一期的镇墓兽俑造型比较简单,有前朝遗风。盛唐时期,社会发展迅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繁荣,人们不满足于温饱,在日常生活的装饰品及随葬品方面都追求雍容华贵,所以第二期出土的镇墓兽色彩艳丽、造型栩栩如生。只是盛唐繁盛,未能持久,安史之乱,给社会带来动荡,玄宗外逃,百姓人心惶惶。此时繁复的礼仪制度再不为人们所重视,反映在随葬品中,就是第三期镇墓兽用料的粗糙以及敷衍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