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古栎容器育苗技术

2021-10-08张莲梅王芳马茂

内蒙古林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蒙古苗床容器

张莲梅 王芳 马茂

1.内蒙古苏尼特左旗林业和草原局 2.内蒙古喀喇沁旗旺业甸实验林场

蒙古栎,壳斗科栎属落叶乔木,树皮暗灰褐色,深纵裂。花期4~5月,果期9月。喜温暖湿润气候,也耐寒冷和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或石灰岩的碱性土壤上都能生长,耐瘠薄。根系发达,有很强的萌蘖性。生长缓慢,材质坚硬。蒙古栎叶片是良好的饲料,可养柞蚕。树形优美,秋冬季节叶片随温度变化逐渐变为橘黄或棕红,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之一。

蒙古栎是东北、华北地区的乡土树种,多生长在阳坡或半阳坡,一般为纯林或与桦树、山杨伴生,是重要的生态树种。近年来,受牛羊肉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广大群众竞相扩大养殖规模,使现有林地严重超载,林地草本、灌木植物被啃食殆尽,导致天然落种更新的蒙古栎实生苗遭受严重破坏,天然萌生成丛状,难以长成高大的乔木,其遗传品质、经济价值、生态效益严重下降。

蒙古栎苗木主根系发达、须根偏少,因此裸根苗上山造林不易成活。用容器育苗控根的方法增加苗木须根的数量,缩短造林缓苗时间,可提高造林成活率。

一、试验地概况

旺业甸实验林场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西南部,地处冀蒙交界的燕山山脉北麓七老图山支脉,是茅荆达坝天然次生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坐标东经118° 09′~118° 30′,北纬41°21′~41°39′,是中国暖温带半干旱地区的典型国有林场。主要地貌为中、低山山地,海拔高度800~1890 米,地势起伏较大。气候为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4.2℃,年降水量400~500毫米,无霜期117 天。土壤以典型棕壤土为主,有少量的褐土、草甸土和山地黑土。

二、种子准备

1.种子采集

2019年7月,蒙古栎种子成熟前,在旺业甸实验林场古山营林区马莲道林班的天然优良林分中,选择优良单株,用红漆进行标记并编号。9月,待种子自然成熟落地后,人工收集种子。

2.净种

采用水选净种的方法,将采集的种子浸入水深50 厘米的水桶中,稍加搅拌后,成熟饱满的种子下沉。将漂在水面上的种子用笊篱捞出,选择下沉种子。浸种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止上浮杂质吸水下沉。经水选后的种子摊于阴凉通风处阴干,种子堆厚度一般为10~15 厘米,阴干时要经常翻动,种子含水率达到20%~40%时即可收起。

3.种子杀虫处理

把选出的健康饱满种子用25% 乐果乳剂350~500 倍液浸泡48 小时,防止种子受橡实虫危害。

4.种子贮藏

蒙古栎种子无休眠期、含水量大、易发芽、易失水、不易贮藏。所以,种子贮藏很关键。土壤结冻前,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背风的地方,挖宽、深各1~1.5 米的土坑,在坑底铺10 厘米的湿润细沙,坑内利用玉米秸秆每米设一个通气孔,通气孔高出地面约30 厘米。将种子和湿沙按1∶3 的体积比混合装入袋中,堆放在距地面15~20 厘米的坑内。其上覆盖一层湿沙与坑口持平,上面再用土培成30厘米高的土丘,四周挖好排水沟,避免雨雪水渗入贮藏坑内。

三、圃地准备

1.圃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地块。土壤为暗棕壤土,厚度40 厘米,前茬为玉米。

2.施肥、灭虫、灭菌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农家肥要充分腐熟后使用,施肥要均匀。化肥复合肥每亩施50 千克;农家腐熟粪肥每亩施2000 千克。将化肥或农家肥均匀撒在圃地上面。杀虫剂用辛硫磷颗粒剂,每亩用药20~30 千克。杀菌剂用硫酸亚铁晶体,每亩用药25千克。把杀虫剂、杀菌剂均匀地撒到苗床上,结合旋耕松土,把化肥、粪肥、杀虫剂、杀菌剂均匀拌入土壤中。

3.整地、做床

旋耕松土,耙地平整,翻耕深度20~25 厘米。清除石块及草根、树枝等植物残体,随耕随耙,及时平整。为了把施入的肥料、药剂与土壤混合均匀,旋耕次数应在2 遍以上。做下床,苗床长边呈南北走向。苗床长100 米、宽120 厘米,床埂宽40 厘米、高25 厘米。

四、育苗

1.装杯

依据蒙古栎苗木生长习性以及苗木出圃要求的高度,选择规格为21 厘米×21 厘米的容器杯为宜。

将设计好的苗床从床头开始挖出1 平方米的坑面,挖土深度25 厘米,把土堆在苗床上,苗床底部铲平。把堆在苗床上的土装入容器杯内,6 个一排平整地摆在苗床上,要求容器杯内的土装满装实,用细土填满容器杯空隙。以后随装随挖,保持床面平整。

装杯后用喷灌或漫灌的方法浇水,要把容器杯内的土渗透。漫灌水不能太急,以免冲坏装好的容器杯。浇水3 天后即可播种。

2.播种

4月上旬,在土壤解冻到耕作层后,将种子从贮藏坑中取出,筛去沙子,拣出霉烂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种子进行浸泡消毒,浸泡时间20 分钟,浸泡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把处理好的种子摊在竹席上晾晒,喷水保湿,1~2 天后,种子脐部露芽即可播种。

播种时采用点播的方法,每个容器杯内播种1~2 粒,播种深度3~4 厘米。要把种子播在容器杯的中央,覆土压实。

3.管理

浇水要适时、适量。出苗期要保持地面处于湿润状态,苗木生长初期要少量多次灌溉,苗木速生期需水量较大,灌溉要充分。

蒙古栎种子、茎叶淀粉含量高,苗木出土后易受食叶害虫的危害,在苗木培育前期要做好防虫工作。在苗床上撒辛硫磷颗粒剂,每亩施药量5 千克。20 天后再撒一次。

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人工除草要在地面湿润时连根拔除。

为促进容器苗生长,当苗木出土后长出1 对真叶时,可增施以氮肥为主的速效肥料。

4.出圃

容器苗造林在春夏季均可。起苗前应浇透水1次,等水分蒸发到土壤不粘工具时起苗。起苗时保持容器杯完整,不损伤顶芽。

本文探索了蒙古栎容器育苗从种子采集到苗木出圃全过程的育苗技术与措施。容器育苗成苗率达到90%以上,二年生容器苗便可上山造林,为同类地区培育蒙古栎容器苗提供了借鉴。

蒙古栎容器苗

猜你喜欢

蒙古苗床容器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蒙古语族语言概述
国民革命时期的冯玉祥与外蒙古
《蒙古秘史》中的奶食文化研究
难以置信的事情
蒙古靴
上茬水稻田选做育秧苗床的问题与防止
液体对容器底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取米
温室育苗自动覆膜控温移动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