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和浩特市建立智慧园林管理系统初探

2021-10-08刘利温超秦俊珂邹文

内蒙古林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园林管理呼和浩特市城市园林

刘利 温超 秦俊珂 邹文

1.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2.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3.北京林业大学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城市园林无疑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城市园林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城市生态的平衡、城市对外形象的展示等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首府城市,是我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2015年,呼和浩特市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2020年,呼和浩特市提出建立“美丽草原都市”的理念,要求城市园林建设由单纯增量建设向提质管理转变,园林部门的工作重点也从工程建设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面对时代的发展和角色的转变,园林日常管理日益复杂,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园林管理人员的需求。因此,智慧园林建设成为一道曙光。所谓智慧园林,是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网络化、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为目标,构建立体感知、管理协同、决策智能、服务一体的城市园林绿化智慧化管理体系。提高园林绿化精细化、智能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是园林绿化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智慧园林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城市对外展示的重要平台,通过对智慧园林在国内的发展状况分析,思考智慧园林在城市园林管理工作中的功能,为城市初步建立智慧园林体系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智慧园林的发展现状

2014年8月,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3月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中指出:“要强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标准,更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建议:“加快数字化发展,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水平。”2019年11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城市园林绿化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标准》(CJJ/T 302—2019),并于2020年3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城市园林绿化监管系统的软件功能、系统数据和运行维护等要求。

2003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引入电子讲解器,通过结合GPS 定位功能,实现进入景点自动播放功能,同时对于游客游览路线进行了可视化记录,避免游客重复游览。开封市在2014年建成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基础上,以移动APP 为采集手段,构建了智慧园林平台,建立了基于基础数据的园林绿化一张图查询及展示、园林绿化辅助决策分析、园林绿化综合评价和园林绿化监督管理等功能的综合监管系统,为城市园林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全方位的数据支持。黄石市智慧园林管理平台实现了园林资产的可视化管理,保证国有资产的动态监管。萧县智慧园林系统通过高精端PAD 终端对局部绿地数据变化进行现场采集,实现基础数据的动态更新。北京金融街中央绿地和望京小街通过强化游人互动设施的改造,将一条原本普通的城市街道打造成了网红打卡地。北京市海淀公园智慧管理平台是国内首个AI 智慧公园,公园通过智慧园林系统实现了园内从安防、交通、照明、灌溉、病虫害、保洁等系统智能化监测及远程控制,大大降低了人员成本,实现了节能减排。

截至2021年,我国已有300 多个城市(包括县城)建立了园林绿化遥感测评系统。从2012年起,连续7年成功召开7 届全国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工作座谈会,智慧园林建设在我国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各地在建设过程中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呼和浩特市园林管理现状

呼和浩特城市绿化面积9735.34 公顷(不含庭院绿化及行道树),其中公、游园广场绿地322 个,合计面积4139.5 公顷。市建成区绿地率37.3%,绿化覆盖率40.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72 平方米。(图1、图2)

图1 呼和浩特市2007—2019年建成区绿化指标变化

图2 呼和浩特市2007—2019年建成区绿地率及绿化覆盖率变化

随着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呼和浩特市区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07年的13.9平方米,增长到2019年的18.72 平方米,增长率达35%,大规模的园林绿化建设使得现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城市园林建设的飞速发展与落后的管理体系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目前,呼和浩特市城市园林管理实行的是分级管理,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市主要道路和大型公、游园绿地的养护管理以及园林工程建设工作,其他旗县(区)的园林管理部门,分别是旗县(区)级委办局的二级单位,负责本辖区内的园林绿地养管工作,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对旗县(区)没有直接的领导权,旗县(区)园林部门直接受上级主管单位和本级政府领导。

多年以来,由于实行非垂直管理的模式,造成各级园林部门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所管理的绿地景观差距较大。另外,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不同,响应的时效不同,也是造成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管理水平良莠不齐的主要原因。

为了响应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园林绿化“一盘棋”的号召,园林管理部门急需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来缩短各级园林部门的差距。智慧园林系统通过在全国多个城市的推广使用,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在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可视化信息、动态管理、检查考核、节约管理成本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作为内蒙古的首府城市,如何在总结其他城市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探索建设智慧园林系统,是一件切实可行且势在必行的工作。

三、呼和浩特市智慧园林系统的基本功能

1.数据收集整理

在城市园林管理部门中,数据收集是一项繁杂而又枯燥的工作。传统的操作方法一般是园林基层单位阶段性地将本单位的绿地信息汇总成表,逐级上报至主管部门进行汇总,主管部门再将汇总的资料整理存档。但纸质表格容易损坏且不便查阅,数据丢失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动态的数据监控中,由于传送文件造成的数据收集不及时,报送标准不统一,往往导致数据统计不及时、不准确。在搭建智慧园林平台后,可以建立动态数据收集体系,将数据收集终端设置在移动设备之上,通过互联网即时传送数据至智慧园林平台,通过电脑进行实时汇总,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2.检查考核

园林管理考核的主观因素较多,在城市园林管理中部分指标无法做到完全量化。为了公平公正地监管养护单位的工作,传统园林管理者会定期组织考核人员进行现场督导、现场考核。但由于城市绿地分布零散,面积较大,管理人员数量有限,经常会有遗漏之处,或因定期考核的规律性造成养管单位临时突击的情况时有发生。智慧园林利用物联网及GPS 技术,由工作人员直接对每日工作进行台账报送,通过移动终端,将工作内容传送至智慧园林平台,再由智慧园林平台对台账进行识别判断,发现不合格的工作进行回传,及时通知养管单位技术人员现场查验,指导修正。这种方式减少了考核人员参与现场督导的时间,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并且做到真正检查无死角,精准实施,精准修正,精准管理。(图3)

图3 智慧园林系统非现场考核管理技术路线

3.人员车辆动态监控

在智慧园林平台上,通过平台的可视化地图,对人员和车辆工作区域进行定位,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在工作区域内进行打卡、签到、签退、请假以及记录工作轨迹等信息,方便管理人员统计出勤情况及动态监管。

4.数据信息可视化

智慧园林系统通过GIS、大数据统计及遥感技术,将枯燥的数字整合成可视化地图模式,通过动态数据的不断收集和完善,实现历史数据的分析对比,从而形成城市绿地时间轴线变化动态影像,将城市绿地的变化更生动地展现在管理者面前。另外,在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实现绿地各类指标的量化分析、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分析、公园入口可达性分析、园林植物病虫害预警分析等,可为新公园绿地的选址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5.环境动态监测

在搭建智慧园林平台后,通过“物联网+”技术,运用各类传感设备,可对园林绿地的土壤墒情、水盐含量、肥力指标等进行动态监控,发现失衡情况及时报警,方便养护人员科学进行精准养护管理。

6.安全防控监测预警

在智能监控及AI 技术发展的今天,智慧园林可通过智能识别装置实现对游客的动态监测和统计,在游客分布不均时及时进行疏导,对发现行为异常的游人进行预警,对危险区域(如水域等)进行红线监控等,保证游客游园的安全,实现绿地安全运行的动态监测。(图4)

图4 智慧园林系统AI 识别功能监测技术路线

7.协同办公和资源共享

在智慧园林系统中,可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文件流转、文件审批、通知下发、信息汇总、视频会议等,也可实现园林基础数据的内部共享、检索和查询,有效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行政效率。

8.游客互动及科普宣传

市民、游客是城市园林绿地的主要服务对象,现在的城市绿地已经脱离了原来的单一美化功能,时代赋予了绿地更多的功能。通过在公园绿地的植物上悬挂二维码,市民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该植物的基本信息,加强市民对园艺的认识。另外,也可以发动群众,参与绿地管理,解决由于管理人员缺乏造成的管理疏漏。开发和智慧园林系统相关联的小程序,市民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小程序,将在游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传至智慧园林系统,智慧园林系统根据问题发生地点将问题发送所属的养管单位,第一时间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回传给智慧园林,再将整改结果回复给市民。同时定期在问题清单中随机选择用户,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市民参与进来,共同发现问题,完善园林管护工作。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了市民园林管理的参与度,增强了市民在爱绿、护绿方面的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巡检难度。同时,这种与民互动的形式,能更好地宣传园林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提升园林管理部门的公众形象。

2021年5月1日,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莉霞,市委副书记、市长、和林格尔新区党工委书记贺海东,对呼和浩特市部分重点项目和园林绿化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督导,王莉霞强调:“城市园林绿化必须转变理念,要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按照提升品位品质的要求,全面提升绿化标准、绿化品位,处处体现细节之美、景观之美。”因此,在数字、智能、智慧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内蒙古的首府城市,呼和浩特应紧随发展理念,紧跟时代步伐,以生态城市建设为契机,以公园城市建设为目标,精准实施,在现有条件基础上,学习先进城市,大胆实践,有效推动呼和浩特市园林事业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向智能化、智慧化、科学化方面发展,建设一个集美丽与智慧于一体的草原都市。

哈拉沁生态公园

猜你喜欢

园林管理呼和浩特市城市园林
探讨城市园林养护中数字化管理的有效实施途径
园林管理策略之我见
浅析城市园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园林工程管理方法创新模式探究
大国工匠
诗书画印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探讨
浅谈城市园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
呼和浩特市将对部分公办、民办高中进行整合撤并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