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脾多肽联合PAD对多发性骨髓瘤血清BALP、β-CTX和OPG水平的影响

2021-10-08范小红孙丽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1年18期
关键词:浆细胞骨髓瘤多肽

范小红,孙丽华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血液科,上海 201700

多发性骨髓瘤主要表现为浆细胞的恶性增殖,是一种严重的血液性疾病,以老年患者居多,占血液恶性肿瘤中的第2位,构成比为10%~15%。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此类患者一旦发病,出现浆细胞的异常增殖,可造成机体的极大损伤,几乎不可能完全治愈,并且临床控制的缓解率较低,目前对其致病机制的研究仍不清楚,主要考虑为与免疫因素有关的血液性疾病[2]。现有的治疗主要采用硼替佐米、阿霉素和地塞米松(PAD)方案,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生活质量,但其复发率仍较高,容易产生耐药性[2]。脾多肽是从健康小牛脾脏中提取获得,能够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加速机体T细胞成熟和分化,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与传统的化疗结合能够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的作用[4-5]。本研究采用脾多肽联合PA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2018年在本院就诊的9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观察组男31例,女17例;年龄48~86岁,平均(65.31±12.76)岁;病程9~36个月,平均病程(21.38±6.27)个月;肿瘤分期:Ⅰ期18例,Ⅱ期16例,Ⅲ期14例。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46~85岁,平均(64.89±11.29)岁;病程7~36个月,平均病程(22.16±7.15)个月;肿瘤分期:Ⅰ期16例,Ⅱ期18例,Ⅲ期14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预期生存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患者;已经诊断为浆细胞白血病的患者;智力障碍和精神障碍患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对药物过敏的患者。2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和肿瘤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检查,排除化疗禁忌,对于白细胞计数小于1×109/L者,予以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血红蛋白小于60 g/L者予以红细胞悬液治疗。对照组采用PAD治疗方案:硼替佐米注射液,按照1.3 mg/m2,皮下注射给药,在第1、4、8、11天给药;脂质体阿霉素,25~30 mg/m2,静脉滴注,在第1天给药;地塞米松40 mg,静脉滴注或者口服,在第1~4天给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以脾多肽注射液10 mL静脉滴注,在化疗前1 d开始用药,连续使用5 d。2组均以28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2.2疗效评价 参照国际骨髓瘤工作组的标准[6],尿液和血清中无M蛋白,骨髓浆细胞不超过5%,溶骨性病变数量和大小未改变为完全缓解(CR);血清和尿液中的M蛋白呈阳性,其他与CR完全一致为接近完全缓解(nCR);M蛋白减少≥50%为部分缓解(PR);M蛋白减少在25%~<50%为轻微缓解(MR);M蛋白减少<25%为无变化(NC);M蛋白增加≥25%,浆细胞增加≥25%或者出现新的溶骨性病变或原有病变增大为疾病进展(PD)。总有效率=(CR例数+nCR例数+PR例数)/总病例数×100%。

1.2.3标本留取和指标检测 患者入院时和3个疗程结束后抽取肘静脉血10 mL,分装于干燥管和抗凝管内。抗凝管内血液标本用于血常规检测,血常规采用日本日立公司7600-020自动生化仪进行检测。干燥管内血液标本以3 000 r/min,半径15 cm,离心15 min,抽取上清液放置在除酶管内,置于-70 ℃冰箱中保存。血清M蛋白、β2-微球蛋白检测采用免疫扩散电泳法,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β-骨胶原交联(β-CTX)和护骨素(OPG)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试剂盒来自上海森珏公司,并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在无菌操作下经髂骨骨髓穿刺采集骨髓液0.2 mL,在骨髓涂片下观察骨髓瘤细胞和浆细胞比例、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个数。

1.2.4观察指标 观察2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M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骨髓瘤细胞比例、成骨细胞个数、破骨细胞个数、浆细胞比例,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以及血清BALP、β-CTX、OPG水平的变化。

2 结 果

2.12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60.42%(χ2=5.153,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2.22组治疗前后血清M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和骨髓瘤细胞比例比较 2组治疗前M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和骨髓瘤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清M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和骨髓瘤细胞比例比较

2.32组治疗前后成骨细胞个数、破骨细胞个数和浆细胞比例比较 2组治疗前成骨细胞个数、破骨细胞个数和浆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成骨细胞个数较治疗前增加,而破骨细胞个数和浆细胞比例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增加或降低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成骨细胞个数、破骨细胞个数和浆细胞比例比较

2.4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2组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较治疗前降低,而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对照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降低程度更明显,而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升高程度更明显(P<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2.52组治疗前后血清BALP、β-CTX和OPG水平比较 2组治疗前血清BALP、β-CTX和O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ALP和OPG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而β-CTX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升高或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见表5。

表5 2组治疗前后血清BALP、β-CTX和OPG水平比较

3 讨 论

多发性骨髓瘤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左右,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以中老年患者为主。随着我国老年化社会进程的加快,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发性骨髓瘤早期症状常常不明显,待确诊时多数属于Ⅱ期以上,未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6个月,常规化疗仅有10%的生存率,中位生存期不超过3年[7]。临床上其治疗以PAD化疗方案为主,近期有效率为60%~70%[8]。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可能与脾多肽能够激活非特异性的免疫功能,加速T细胞成熟,促进淋巴细胞的免疫水平,激活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同时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糖酵解,导致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发生障碍[9],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的作用有关。

多发性骨髓瘤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破骨细胞异常活跃,破骨细胞是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对骨质具有再吸收作用的细胞。当机体受到恶性浆细胞侵犯和骨髓微环境改变时,由于各种细胞因子和微环境的刺激,破骨细胞出现异常增殖和功能活跃,并破坏骨质。M蛋白是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异常增殖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其水平的高低与骨髓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0-11]。β2-微球蛋白是骨髓浆细胞分泌的单链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当骨髓瘤负荷增加时,浆细胞比例明显升高,β2-微球蛋白水平也出现相应升高,而且随着骨髓瘤分期严重程度的升高,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也会出现明显升高[12]。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M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骨髓瘤细胞比例、破骨细胞个数和浆细胞比例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5),可能与脾多肽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骨髓的微环境,降低骨髓瘤的负荷,改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紊乱,达到骨质重建的效果有关。这说明脾多肽提取物能够改善骨髓细胞的比例,改善骨髓功能,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可出现骨髓抑制、血小板计数和中心粒细胞绝对值的降低。本研究中,对照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降低程度更为明显,而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升高程度更为明显(P<0.05),说明脾多肽能够改善化疗后的骨髓抑制,增加骨髓储备能力,改善患者的症状,一定程度上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脾多肽不仅能够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而且能够激发骨髓的增殖功能,提高机体的造血功能,从而达到改善化疗引起的机体的骨髓抑制的目的[13],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在骨质转换过程中,可以在血液和尿液中检测到一些反映骨代谢速率、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功能的物质。骨基质90%以上为Ⅰ型胶原,是骨和软骨中的主要胶原。β-CTX是骨质吸收的特异性标志物,破骨细胞活跃,骨质破坏增强,Ⅰ型胶原降解明显增高,血清β-CTX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骨质吸收标志物[14]。现有研究表明,骨质破坏和骨转移灶数目增加,多发性骨髓瘤分期就越晚,而β-CTX水平也越高,故认为β-CTX是反映骨质吸收的特异性指标,有助于了解骨质损害和病情严重程度[15]。本研究表明,脾多肽能够明显增强PAD对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缓解肿瘤对骨质的破坏,从而降低血清β-CTX水平。OPG是成骨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对骨破坏和吸收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保护骨的完整性。在骨髓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各种细胞因子作用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增强破骨细胞的作用,降低机体OPG水平,OPG水平降低与骨损害程度密切相关,是反映骨质破坏程度的指标[16]。另一个指标BALP是由成骨细胞产生,是成骨细胞成熟和活性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可反映成骨细胞的状态[17]。本研究证实,观察组治疗后血清OPG和BALP水平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说明脾多肽联合PA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可保护成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使机体的OPG和BALP水平升高。

综上所述,脾多肽联合PA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更佳,可改善骨髓细胞的比例,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浆细胞骨髓瘤多肽
骨髓涂片联合活组织检查浆细胞数量对浆细胞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骨髓瘤相关性肾轻链淀粉样变1例
高多肽含量苦瓜新品种“多肽3号”的选育
抗HPV18 E6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浆细胞唇炎1例
微RNA-34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胎盘多肽超剂量应用致严重不良事件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