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合作学习

2021-10-07石佳娜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03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合作学习

石佳娜

【摘要】合作学习模式之“切块拼接法”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活动模式,有助于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实践,针对“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对“切块拼接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合作学习;切块拼接法;高中生物教学

《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四项课程理念,其中的“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学校、教师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赋予他们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在学校都能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尊重所有学生的发展权利,承认他们在发展方向、发展速率的差别,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努力实现《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由于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也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他们学习生物学时的理解方式和深度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不一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保护并提高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个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都有机会获得成功,使每个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都得到充分的提升。为更好贯彻这一教育理念,笔者尝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

一、关于合作学习

1.合作学习的特点

首先,合作学习的根本魅力在于小组教学活动能够科学地组织和开展。在小组活动中,合作学习通常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力求在性别、成绩、能力、背景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别,使小组成员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以及能够互相依赖。最终能使所有的學生都能真正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这为面向全体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活动氛围。

其次,合作学习的另一个特点是使用评分系统,确保所有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为小组作出贡献,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特别是使学困生受到更多的激励,这为面向所有学生提供了一个成功的保障。

最后,合作学习的评价依据不再看个人的成绩,而是以各组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整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标准。这种机制可以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促使小组内部的合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为面向全体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推动力。

2.合作学习的模式

合作学习有多种实施模式,例如,“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小组——游戏——竞赛法”“切块拼接法”“共学式”“小组调查法”“结构法”等。本文主要探索“切块拼接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切块拼接法”通过将学习任务分割后再拼接的途径来形成小组之间相互关联的格局。在此格局下,由于任务之间相互关联,学生会对其他小组同学的学习产生好奇和关注。这有利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讨论和学习,从而共同掌握学习内容。

二、实践探索过程

以下结合笔者在《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一节的教学实践,浅谈“切块拼接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一)准备

1.教材准备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是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第6章的第1节。学生在前五章已经学习了“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所以对遗传学的原理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这时,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原理在实践上的应用难度不会太大。本节的教学重点是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禽品种等方面的应用,在生产活动中常用的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等。因为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在前面的学习中有所接触。所以,笔者把本节教学内容切割为三个专题:一、有关杂交育种;二、有关诱变育种;三、有关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这三个专题在内容上没有太多的交叉,因此,三个专题可设三个专题组同时进行讨论。

(1)每个专题设置一份专家作业单。在阅读讨论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应该注意什么,应集中研究讨论哪些问题。

如:

(2)准备一份本节课的测试题,每一个论题的问题数量要求相同,外加一个概括性的问题。这可以激发准备充分的学生的积极性。

2.学生准备

(1)将全班学生分到小组中去

每个小组都应该是整个班级的缩影,都应有学习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尽量让全班各小组的学生平均分基本一致。这时,我们一般不提倡学生相互选择,因为学生通常喜欢与自己水平相似的学生。如,学习进度慢的学生通常不会选择学习进度快的学生为一组,这会影响整体的学习效果。

(2)再将全班学生分到专家组中

由于本节课教学内容设有三个论题,所以应设三个专家组,每个专家组人数以6人以内为宜。如果班级人数过多,可每个论题分设两个专家组来进行讨论。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专家组中都必须要有每个学生小组中的1-2个成员。

(3)确定基础分

基础分代表学生平时表现所得的分数。如果本学期之前已进行了测验,那么,可以用学生考试成绩的平均分作为基础分,也可用上一学期的平均成绩作为基础分。

(二)学习过程

1.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教师简单介绍原始的育种方法——选择育种,但这种方法间期长,而且可选择的范围是有限的,那么,有什么其它的方法吗?

提出问题后,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所有学生先阅读课文,并拿到各自的专家作业单。这样保证了每个学生既观全局,又精局部。

2.专家组讨论

这一阶段,教师主要负责组织同一专题的学生在专家组中共同学习讨论,并负责组织同一论题的学生围坐在一起。这时,在每个专家组中可安排一个负责人。负责人主要负责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安排举手发言的学生,并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在此过程中,负责人要要求每个学生都做好笔记。专家组共同学习讨论的时间一般有20分钟。同时,教师巡回于各组中进行答疑和讲解某些概念。例如,有的学生问到品种的定义,有的学生会问到什么是杂种优势等,这时,教师可以给予个别指导。

3.小组报告

在完成专家组讨论后,专家组的学生成员各自返回所属的小组,并就学习讨论的内容讲述给所属小组的同伴们。这时,教师要对学生说明,每个学生都是某方面的专家,其他学生要视之为一名好的“小教师”,同时,也有责任做好一名听众。听取小组同伴报告后,小组成员讨论并完成小组作业:列表比较这四种育种方法的异同点。最后,由各小组负责人汇报讨论结果。汇报讨论结果时间可控制在25分钟左右。

4.测验

学生们掌握了多少课本知识,主要通过测验来检测。这时,教师可不再允许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必须由学生个人完成。测试结束后得到每个学生的测验分数。

5.小组得到认可

这一阶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计算学生们个人提高分和小组得分,并给予小组獎励。计算分数可由学生相互完成,也可由教师完成。

(1)提高分的计算

学生的提高分,即测验分数比其基础分高出的部分。一般的计算

方法是:

运用基础分和提高分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为所在小组赢得最大分值,即强调学生在本次学习上的进步而不管学生以往的表现如何。

(2)小组分数的计算

小组的分数是小组成员的提高分总和除以小组成员的数目,不保留小数。学生为其小组赢得的分数的多少,取决于他们的提高分的多少。

(3)对小组成绩的认可

教师可用不同等级的奖励表扬表现优秀的小组,使学生受到激励。例如,小组平均分为15分评定为良好组,小组平均分为20分评定为优秀组,小组平均分为30分评定为超级组。

三、总结和思考

通过实践可得,“切块拼接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主要表现在:(1)在切块拼接学习中,学生们真正成为了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主导作用,使传统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机械的单向、双向交流沟通模式变成多向沟通模式。学生在多向沟通的互助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2)通过小组合作式的学习,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协作意识,能够成为有效的合作者。(3)通过切块拼接学习,学困生和学优生的关系和地位得到了平衡,使他们有了平等发言的机会。特别是提高了学困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的转化提供了契机。

但在此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都是自主活动,所以时间的安排较难掌握。并且,因为学生分散到各自小组中,教师不能及时、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些都是本次教学实践存在的不足。

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活动,笔者认识到,“切块拼接法”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继续探索改进。

参考文献:

[1]王义堂,田保军,王硕旺.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

[2]刘宏武.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3]《走进新课程》丛书编委会.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吴华娣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教学合作学习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研究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节制观念的培养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