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心理学效应,引领班级“小团体”健康发展

2021-10-07梁振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03期
关键词:领头羊小团体团体

梁振奇

所谓班级“小团体”,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的過程中自发形成的小群体,是区别于班委会、班级小组等正式群体而普遍存在于班级内部的一种非正式组织。它是学生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形成的雏形,是学生同伴关系的一种存在方式。由于“小团体”的活动主要是在班级内展开的,它的发展状况和活动状态必然对整个班集体产生较大的影响。其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就需要班主任巧用心理学效应,将班级“小团体”纳入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中来。

一、班级“小团体”的成因

根据观察了解,笔者发现班级“小团体”的形成有以下四个原因:1.害怕被孤立。在同一个班级里,看见别的同学都有相对固定的伙伴,自己也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帮助及被同学认可的“归属感”,基于这种害怕被别人孤立的心理而选择了“抱团”。2.兴趣、爱好一致。“有伴玩耍”是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最大的情感需求,因此,共同的爱好、共同的活动、共同的话题,让兴趣爱好相近的学生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3.性格、品质相似。因为性格、品质相似,大家在班级活动中有了共同的目标、动力和一致的倾向性与行为,从而结成了“统一同盟”。4.从众心理。在班上看到其他同学都是三五成群中地玩在一起,或谈笑风生,或兴致勃勃,或窃窃私语,自己也趁机“凑”上一份,这是一种随意性较强的“小团体”意识。

二、班级“小团体”的影响

班级中出现了“小团体”现象,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必然。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它对班级状态产生的影响。

1.积极的影响

(1)有些班级“小团体”成员是因性格品质相近或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走在一起的,他们在学习上互相取长补短,吸收同伴的经验,共同进步。

(2)对于随着年龄长大而不太愿意向大人敞开心扉的学生来说,同年龄的小伙伴是他们感情上的一个依赖。相同的认知使他们更容易向伙伴倾诉自己的心里话,在与同伴的相处中情感得到尽情的释放,还有来自同伴们的建议与安慰等,这对于锻炼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等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2.消极的影响

(1)给班级或教师带来一些困扰。有些“小团体”成员习惯较差,自控能力不强,他们的活动有时会与校规班纪冲突。如果处理不好,他们甚至会成为一股与班主任、班干部对立的“小势力”。

(2)有时会妨碍班级事务形成共识。班级不同的“小团体”,总会有其不同的意见或主张,如果他们都各自坚持自己的主张,彼此互不相让,班级事务的处理就难以在预定的时间作出解决。

(3)缺乏大集体观念。有些“小团体”中容易有排他性的现象发生,其成员活动只是局限在自己的“小团体”之中,不再与其他的“小团体”有交流沟通。这样就会使学生之间缺乏了解,进而导致大集体观念的缺乏,难以形成统一的、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

三、巧用心理学效应,引领健康发展

鉴于以上的分析,需要班主任充分利用心理学效应,积极引导“小团体”健康、向上发展,培养“小团体”成员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从而为班集体建设提供动能。

1.“首因效应”摸情况。对于班上到底有多少“小团体”,每个“小团体”的基本成员有哪些?“领头羊”是谁?常常开展一些什么活动等,教师都要了解清楚,掌握情况。在第一次和“小团体”的接触中,班主任要尊重、悦纳其团体文化,让学生充分感知教师是因为对自己的团体感兴趣,而不是想要督查、打破、伤害、拆散其内部的行为规范才来的。这种怀着欣赏、包容的“首次效应”可以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灵距离,贴近“小团体”学生的生活,易于被学生悦纳,也会为教师融人团体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2.“头羊效应”带团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般来说,“小团体”中都有一个“领头羊”,此“核心人物”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成绩好、表现佳的学生,但他(她)在这个团体中肯定有其过人之处,是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的。“领头羊”在成员中的威望较高,有着较强的威慑力与协调群体成员关系的能力。因而,有效地抓好“领头羊”,必然会起到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所以,班主任需要定期召开“领头羊”会议,与他们推心置腹地谈谈心,了解“小团体”活动情况及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对做得好的“领头羊”要大力表扬鼓励,有需要时还可以给这些“核心人物”授以最大的“权限”,让他们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带头做好的劲儿会更大。这样,班主任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错误的苗头及时疏导纠偏,对他们开展的有益活动也能及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角色效应”促自律。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班主任可以发挥班级“小团体”的“角色效应”,在讨论班级公约及奖罚细则时,充分发挥问题生“小团体”的班级主人翁作用,让他们先对班级公约及奖罚细则进行起草,再提交全班讨论。相信这些问题生“小团体”为了不辜负教师及同学们的信任,初定的细则一定会以班级大局为重,不会再过多考虑自己或“小团体”的利益。而对于自己定下来的细则,他们肯定也能主动带头遵守。

4.“共生效应”同进步。班主任可以发挥“共生效应”的作用,在班级里不定期地开展一些活动,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各个“小团体”有机会“露一手”(班上少部分没有明确加入“小团体”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一个团体加入,或者这部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有时也可以把不同“小团体”的成员编在同一个小组里开展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促进友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5.“协同效应”引成长。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对于班级中出现的“小团体”,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沟通,晓以利弊,利用“协同效应”进行管理,要求家长及时向教师反馈信息,与教师一起分析问题根源所在,找到对策,共同引领学生成长。

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实践,巧妙运用心理效应,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灵活调控,就能激发班级“小团体”释放蕴含的正能量,为建设优良的班风学风创造有利的条件。

责任编辑  邵健丽

猜你喜欢

领头羊小团体团体
田俊岭:从打工青年到慈善拥军“领头羊”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领头羊”(环球360°)
班级小团体的形成与引导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2)
要不要走进班级中的“小团体”
浅谈对班内特殊小团体的认识和管理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以小见大 以点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