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越历史的政治教学

2021-10-07程云霞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26期
关键词:课堂效果政治教学

程云霞

摘要:今天的政治是過去历史的延续和正在进行中的历史。高中政治教学恰当地使用历史素材,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及提升教学实效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政治教学 历史素材 课堂效果

俗话说政史不分家,高中政治,尤其是必修一《经济生活》看似与历史相去甚远,其实细挖教材,有很多知识点与历史有深刻的关联。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历史素材,能够在增加课堂深度、厚度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一、利用历史素材导入新课

一节课的成败不仅在于重难点能否突破,还在于课堂导入是否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恰当的导入,将知识的外在输入转化成了内在追求,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有着重要意义。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对历史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导入环节引入历史素材,利用生动的历史故事、丰富而真实的图片,学生会自然产生对历史的追问和思考,进而展开政治知识的学习。

如《民主管理》一课的导入,可以运用以下史料:

广西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村是刘三姐的故乡,30多年前,村里事务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村民们商量成立一个组织。经过商议,村民一致决定成立村委会,村委会委员由村民选举产生。

1980年2月6日,合寨村一百多户村民在村前的球场上举行村委会选举,韦焕能被选举为村委会主任,会上一并通过了“村规民约”。中国揭开了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奔向幸福生活的历史序幕。农村全新的社会管理和生产经营模式,就这样诞生了。

通过历史素材,展示制度背后的故事,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设计的原因、内容及优越性。

二、利用历史素材阐释课本知识

政治课本中很多政策的介绍和意义的阐释较为简洁,同学们学习时,并未对其背景和内涵进行深入探究。此时,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历史素材,介绍前因后果,将那些理论和意义化枯燥为生动。如教学第七课第一框《我国的分配制度》中关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意义时,可以运用以下素材:

素材一: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实行“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的分配制度。这种制度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极大地打击了劳动者劳动的积极性,造成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经济社会发展缓慢。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分配制度上进行了改革。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向劳动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经营效益好的单位和个人倾斜,奖勤罚懒,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种分配制度一方面调动了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拉大了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影响了社会公平。

素材二: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利用剧中两个历史时期的群众生活对比,学生能直观感受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对课本枯燥的解说理解得更加深刻。

三、利用历史素材创造德育情境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将生动的历史材料运用到政治德育中,用古人的故事教育现代的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学习《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框内容时可以引用以下素材:

邓世昌是清朝北洋舰队“致远”号舰长,是我国早期海军军官之一,在甲午海战中壮烈牺牲,其事例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热情表达。

1894年9月17日,日本突袭中国舰队,致甲午中日海战爆发。邓世昌作为战斗的总指挥,当指挥大旗被击落后,在自己的舰船上升起旗帜,以吸引敌人火力。他命令全体官兵誓死守卫国土,在“致远舰”的猛烈攻击下,日军伤亡惨重,数艘战舰被击中。在“致远舰”炮弹打尽后,他下令舰船开足马达撞向日舰“吉野号”,誓与其同归于尽,敌军被这种大无畏的气势震慑。不幸的是,“致远舰”被日军鱼雷击中,最终沉没,官兵多数牺牲。邓世昌也坠身入海,面对部下的牺牲,他拒绝了随从抛来的救生圈,爱犬“太阳”前来营救,也被他狠心按入水中,随他一起沉入碧波。

邓世昌的壮烈牺牲举国震动,清政府向邓家拨款10万两白银以示抚恤,邓家用此款建邓氏宗祠;百姓感佩其忠烈,为其建塑像,供后人瞻仰。1996年12月,为纪念邓世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训练舰被命名为“世昌”舰。

通过典型的事例,学生可以在前人的身上汲取力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四、利用历史素材编制高质量试题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检验教学质量的短期指标就是高考成绩。政治高考试题常以历史材料为背景,它们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中外历史素材,创设生动的情境,将材料与政治原理相结合,引导学生透过历史材料,结合政治题目展开分析回答,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为突破“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这一重难点,笔者运用热点话题“民法典的颁布”这一素材为背景材料,编制了相关题目。

材料一:民法典编纂三起三落。

第一次,1954年民法典起草时,国家正经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改造。在后来的国家建设中,否定了“商品经济”,编纂工作被“反右”运动打断。

第二次,1962年民法典起草时,国家已经有“文革”的迹象,编纂工作带上了浓重的阶级斗争的色彩,部分条文口号化,起草工作再次被搁浅。

第三次,1979年民法典起草时,市场经济还未确定,“计划经济”仍是主导。改革开放伊始,社会各个领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民法典编纂难度大、争议多。最终中央决定,针对那些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先制定一个民法大纲,民法典起草工作又一次被搁浅。

历经几十年风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取得骄人成就,中国这艘巨轮要想扬帆远航需要民法典来保驾护航,人民法治观念的增强也呼唤着民法典的到来。民法典的编纂工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展开,坚持与时俱进,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等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上提出了中国方案,展现了中国智慧。

材料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离婚率提高。为防止公民冲动离婚、轻率离婚,民法典设置了30天的离婚冷静期,以促进双方冷静抉择。

拿破仑把歧视女性的观念写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拿破仑法典》。早在1792年9月,法国男女离婚只需双方同意即可。拿破仑对妇女解放一直持仇视态度,他认为法国的妇女拥有的权利太多,占的便宜太多。为抑制妇女权利,《拿破仑法典》增加了离婚需经男女双方父母同意的条款,并且在手续方面比以前更为复杂。

回答问题:

(1)为什么只有这个时代才能诞生我们自己的民法典?

(2)为何我国和法国在相同问题上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上述题目将政治知识与历史素材相结合,在素材的趣味阅读中,促进学生思考、探究,从而提升其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在政治教学中,整合历史资源,会让政治课程更有趣味、更有深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理解政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课堂效果政治教学
如何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英语写作教学
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探究
巧设英语情境增效英语课堂
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如何提高高校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示范课”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和改革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