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四五”时期我国制造业比重的合理区间探析

2021-10-05杜传忠

人民论坛 2021年26期
关键词:发展质量十四五

杜传忠

【关键词】制造业比重 下降 发展质量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制造业比重变动反映了消费需求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其“先升后降”的特征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制造业比重“过早、过快”下降又将对经济发展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时期和工业化总体进入发展后期阶段的条件下,究竟应保持怎样的制造业比重,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比重过快下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造成怎样的影响等,是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制造业作为对原材料及中间成品进行加工制造,从而转化为人们可使用产品的行业,是伴随着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并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产业。对于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来说,保持制造业的一定比重对经济发展及其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现阶段我国制造业比重下降及其对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制造业保持一定比重对我国经济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总体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后期,保持一定的制造业比重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解决我国一系列重大现实经济、社会、民生及环境问题,需要强大的工业制造业。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西方国家上百年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在这一过程中积累起大量经济、社会、民生及环境方面的问题,如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城乡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大环境治理工程、重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靠工业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目前,我国的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4%,在这种情况下过早声言进入服务业占主导的时代,不利于高质量推进工业化,并进而实现现代化。其次,强大的工业制造业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产业基础和保障。长期以来,我国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制造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链与创新链衔接不紧密。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创新驱动战略,必须建立在制造业高度发展和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之上;否则创新驱动战略将因失去根基而难以实施。再次,高效的工业制造业也是实现中高速增长的保障。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本保证。但未来一个时期,外需拉动力大为减弱,国内要素成本大幅上升,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在此情况下,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必须靠供给侧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关键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工业制造业显著优于服务业。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服务业生产率水平只有工业的80%;2013—2014年,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为7%,而服务业年均增长只有2.6%。过分追求服务业比重提升,势必会销蚀全要素生产率,甚至可能堵塞其增长的渠道,导致经济潜在增速的下降。

从总体上判断,现阶段我国制造业比重存在过快下降的问题。从制造业下降速度看,美、英等发达国家制造业比重经历了几十年缓慢下降的过程,并且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通过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这些国家制造业比重下降趋势得到一定的遏制。美国制造业从1997年的16.1%下降到2017年的11.2%,用了20年;英国制造业比重从1999年的14.4%下降到2017年的9.0%,用了18年;日本和德国制造业比重20年内几乎没有变动,始终保持在20%左右的水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制造业比重从2006年的峰值32.5%下降到2019年的27.2%(如图1),只用了13年的时间,下降速度远快于美、英等发达国家。

韩国作为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其制造业占比从20世纪70年代的17.4%上升到2011年的峰值28.2%,然后从这一数值降到2019年的25.4%,八年间下降了2.8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35个百分点。我国2011—2019年制造业比重从32.1%下降到27.2%,下降4.9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61个百分点,下降幅度和速度都远大于韩国。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制造业比重缓慢下降是工业化发展到较高阶段后发生的一种现象。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生产制造能力被彻底激活,同时工业化进程也不断推进,制造业占比却在2006年后不断下降,由此可知,我国存在较明显的制造业比重下降过快现象。与制造业比重过快下降同时发生的是,我国制造业投资增速从2011年的37.7%下降至2017年的3.1%,而制造业投资增速的大幅下降,正是制造业比重过快下降的重要诱因。

在某一特定经济体系中,制造业与服务业比重作为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前者过快下降,往往意味着后者快速上升。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从2011年的41.2%上升到2019年的53.9%,尤其是2012年以来,服务业占比年均增加1.2个百分点,远快于发达国家服务化转型时期服务业占比提升的速度(见图1所示)。

从各国产业结构演进角度看,图2展示了中、日、韩、英四国在同一经济发展水平下工业的占比情况。横轴代表经济发展水平,以取对数后的人均GDP(美元计)表示。由于部分国家缺少早期制造业比重数据,而制造业作为工业的主体,因此这里以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替代制造业占比,来考察制造业下降的速度和趋势。由图1可知,我國在人均GDP取对数后接近8的经济发展水平时,制造业比重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资料显示,经济发展水平为7.65时,我国工业比重为47.56%,此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比重逐渐降低,我国人均GDP取对数后的最高值为9.24,该水平下的工业比重为38.97%,下降了8.59个百分点,意味着我国以取对数的人均GDP衡量的经济发展水平每增长一个单位,工业比重降低5.4个百分点。而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日本和韩国分别下降4.37和4.56个百分点,折算为取对数的人均GDP,每增长一个单位,工业比重分别降低2.68和2.76个百分点。可见,与日、韩相比,我国工业或制造业比重的下降速度远超前于经济发展阶段,制造业比重存在较明显的下降问题。

图1 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猜你喜欢

发展质量十四五
中国区域发展七十年暨“十四五”区域发展展望
浅谈“十四五”背景下湖南高职管理会计教育发展现状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新常态下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研究
着力把好“四大”关口,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