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心血管患者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1-10-04乔颖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3期
关键词:贝拉萎缩性螺杆菌

乔颖

(呼伦贝尔中蒙医院,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0)

0 引言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类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类患者胃黏膜会出现萎缩情况,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其主要病因,在临床中需高度重视对该类患者的治疗,否则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引起癌变[1]。慢性萎缩性胃炎极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疾病危害性会大大增加,治疗难度也会增加。本次试验就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疗效进行具体分析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8 年4 月至2019 年10 月收治的74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7 例)与对照组(37 例)。研究组中男性、女性分别21 例、16 例;年龄27~71 岁,平均(44.5±3.6)岁;病程4 个月至7 年,平均(4.1±0.8)年。对照组中男性、女性分别23 例、14 例;年龄24~73 岁,平均(44.9±3.9)岁;病程5 个月至9 年,平均(4.3±1.0)年。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基础资料对比,P>0.05,证实本次试验具有可行性。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本研究得到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对试验用药过敏、治疗配合度差、存在精神异常或其他严重疾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奥美拉唑三联规范化治疗,口服阿莫西林片,2 次/d,1 g/次,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 次/d,20 mg/次,口服克拉霉素片,2 次/d,0.5 g/ 次,均在早晚餐后用药,连续治疗1 个月时间。

研究组患者采取雷贝拉唑三联规范化治疗,口服阿莫西林,2 次/d,1.0 g/次,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 次/d,10 mg/次,口服克拉霉素片,2 次/d,0.5 g/ 次,均在早晚餐后用药,连续治疗1 个月时间。

本次试验所用阿莫西林片为海口市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 083420;所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为海口奇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 059393;所用克林霉素片为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 065652;所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为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8068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治疗后6 个月内复发率、胃黏膜病理表现、24 h 尿蛋白量、血浆白蛋白量、不良反应发生率。(1)治疗效果评价方法:如患者症状完全消失、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无充血和水肿情况,则判定为“显效”;如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充血和水肿情况有所缓解,则判定为“有效”;如患者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胃镜检查显示炎症无改善或加重,则判定为“无效”。显效率、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2)胃黏膜病例表现采取四级评分法[2]进行评估,共包括肠生化、活动性、异型增生、腺体减少、炎症5 项指标,得分0~3 分,得分越低则表示病情越轻微。(3)统计对比两组患者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则表示治疗安全性越低。

1.4 统计学方法

试验数据采用SPSS 19.0 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组间比较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治疗后6 个月内复发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97.3%)明显高于对照组(75.7%),治疗后6 个月内复发率(2.7%)明显低于对照组(16.2%),组间比较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治疗后6 个月内复发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胃黏膜病理表现积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胃黏膜病理表现积分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项胃黏膜病理表现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胃黏膜病理表现积分对比(,分)

表3 两组患者胃黏膜病理表现积分对比(,分)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 尿蛋白量、血浆白蛋白量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24 h 尿蛋白量、血浆白蛋白量接近,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24 h 尿蛋白量、血浆白蛋白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 尿蛋白量、血浆白蛋白量对比(,mmol/L)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 尿蛋白量、血浆白蛋白量对比(,mmol/L)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18.9%,组间比较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临床常见病,其主要病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而胆汁反流、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酗酒、遗传、不良饮食习惯也是其诱因,该类患者一般会伴有明显的反酸、腹胀、腹痛、嗳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症状,患者会出现较大的心理压力,生活质量也会大受影响[3]。心血管疾病也是临床常见病,该病的发生一般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昏厥。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性极大,这两种疾病会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治疗难度较大,临床上多采取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其治疗重点在于清除幽门螺杆菌,其疗效一般[4]。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心血管疾病具有确切疗效,雷贝拉唑属新型质子泵抑制剂,该药能对H+/K+-ATP 起到抑制作用,有助于抑制胃酸的分泌,还能改善患者胃内酸碱度,增加胃中组胺和乙酰胆碱的含量,具有很好的保护胃黏膜效果。将雷贝拉唑与阿莫西林、克林霉素联合应用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中能发挥协调作用,提升抗炎效果,提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本次试验结果显示,雷贝拉唑三联规范化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总有效率高达94.6%,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达97.3%,治疗后6 个月内复发率仅为2.7%,患者治疗后胃黏膜病理表现积分明显下降,24 h 尿蛋白量、血浆白蛋白量显著增多,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7%,且以上指标均优于采取奥美拉唑三联规范化治疗者(组间比较P<0.05,周晓龙[5]的试验结果与此类似。

由上可见,雷贝拉唑三联规范化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心血管疾病安全、有效,建议将此治疗方案加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贝拉萎缩性螺杆菌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老狗贝拉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唠叨的妈妈
四十九条围巾
三根横线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