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鼻窦内镜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和对鼻腔气流的影响

2021-10-04刘百春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3期
关键词:鼻息肉鼻窦鼻窦炎

刘百春

(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0 引言

鼻窦炎鼻息肉是临床常见的鼻科疾病,两种疾病一般合并发生,可同时累及多个鼻窦,引起嗅觉障碍、鼻塞等临床症状,其中鼻息肉多是在外界刺激下诱发,与自身及外界环境关系密切,迁延反复,临床治疗鼻窦炎鼻息肉以消除炎症并切除鼻息肉为主,治疗过程中需要预防和控制并发感染[1-2]。临床常规的手术治疗方式,效果较差。本研究采用鼻窦内镜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观察其应用效果及对鼻腔气流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我院接收的36 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36 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8 例,男10 例,女8 例,年龄在30~70 岁,平均(58.26±5.11)岁,病程在2~7 年,平均(4.26±0.37)年,鼻息肉平均数量(3.19±1.25)个,实施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18 例,男12 例,女6 例,年龄在30~74 岁,平均(57.11±6.23)岁,病程在1~8 年,平均(4.11±0.45)年,鼻息肉平均数量(3.05±1.12)个,实施鼻窦内镜术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分析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符合该病诊断标准,具有手术指征,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直视根除手术进行治疗,患者行仰卧位,全身麻醉,在直视下进行根治术治疗,用圈套器切除鼻息肉,开放蝶窦、切除上颌窦,清除各种窦腔内的分泌物和病变组织。术后使用海绵堵塞鼻腔1~2 d,待棉片取出后用固醇类激素滴鼻液滴鼻2 周,行常规抗感染治疗预防感染。

观察组实施鼻窦内镜术治疗,患者行仰卧位,全身麻醉,在鼻内镜直视下,摘除鼻息肉,切除并剥离钩突,并切除颌窦开口的钩突组织,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性开放颌窦。若术中发现鼻甲过大,影响上颌窦引流,需切除部分鼻甲,在鼻内镜下行鼻甲成形术,保留中鼻甲部位。术后做好鼻腔止血、清洁工作预防鼻腔粘连,海绵堵塞鼻腔1~2 d,待棉片取出后用固醇类激素滴鼻液滴鼻2 周,行常规抗感染治疗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1)使用T&T 嗅觉计检测两组的鼻气道阻力和嗅觉功能;(2)对两组临床症状(鼻塞、脓涕、头痛)进行评分,总分10 分,差<4 分,4 分<良<7 分,优>7 分;(3)观察两组并发症(鼻腔粘连、上颌窦开口狭窄、眶周淤血)发生例数,计算并发症发生率;(4)治疗效果指标:显效,临床症状如脓涕、嗅觉障碍等完全消失,窦口正常,鼻腔内分泌物正常,鼻腔粘膜出现上皮化;有效,临床症状如脓涕、嗅觉障碍等基本消失,窦口基本通常,鼻腔内有少量脓液分泌,部分鼻腔粘膜上皮化;无效,临床症状如脓涕、嗅觉障碍等无明显改善,窦口狭窄,或息肉复发。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所有患者×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软件处理研究中的所有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鼻腔气流及嗅觉功能对比

观察组鼻腔及嗅觉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2。

表2 两组鼻腔气流及嗅觉功能对比()

表2 两组鼻腔气流及嗅觉功能对比()

2.3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观察组临床症状如鼻塞、脓涕以及头痛等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3。

表3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表3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鼻腔黏连等)发生率及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对比[n(%)]

3 讨论

鼻窦炎是一种化脓性炎症,在鼻窦区域发生,鼻息肉是赘生于鼻腔、鼻窦粘膜等位置且突出黏膜表面的一类增生组织团,多表现为鼻分泌物增多,炎症反应可导致鼻腔粘膜水肿、鼻甲增生肥大和鼻窦引流障碍,患者多表现为鼻塞、嗅觉障碍、头面部胀痛等症状[3-5]。临床上常规的治疗方法多为开放性手术,创伤大且复发率高,本研究采用鼻窦内镜术治疗该病,其成效显著,且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

常规治疗该病多采取开放性手术治疗的方式,然该方法具有创伤大,且由于鼻内结构十分精细,肉眼操作难以将病灶彻底清除,复发率高等诸多缺点,在临床应用中效果较差[6]。鼻窦内镜术相较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一方面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另一方面手术视野清晰,能全面观察患者鼻腔内的病变情况,彻底清除病变部位及相关组织,对患者鼻腔的生理结构和功能造成的损伤较小,在该手术治疗的帮助下,患者鼻腔内充血或血肿的不良情况能得到有效的改善,鼻腔鼻窦引流功能也能得到有效恢复[7-8]。根据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接受鼻窦内镜术治疗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的对照组,且前者鼻腔气道阻力明显降低,嗅觉功能也得到极大改善,观察组鼻腔通气情况更好。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如鼻塞、脓涕、头痛等的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前者发生并发症如鼻腔粘连、上颌窦开口狭窄、眶周淤血的概率和鼻窦炎鼻息肉的复发率均低于后者。

综上所述,鼻窦内镜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成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鼻腔通气和嗅觉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

猜你喜欢

鼻息肉鼻窦鼻窦炎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缓解鼻窦疼痛,试试盐水冲洗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鼻息肉不起眼,但别小觑
飞行人员鼻窦影像学炎性改变与系统性免疫炎症的相关研究
鼻息肉到底要不要切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抗生素(阿奇霉素)与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