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腰丛神经阻滞在肥胖患者下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2021-10-04张伟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3期
关键词:腰丛局麻针尖

张伟伟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5150)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因营养过剩、精神压力过大、运动锻炼量少等多种原因,导致肥胖人群占比逐渐增高。大部分肥胖者会合并生理、生化、解剖等功能改变,进而导致人体内各系统功能产生相应变化、并发有关疾病,为麻醉、用药带来困难,提高肥胖患者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引起人们广泛重视[1-2]。超声方向性好,具有较强反射能力,神经刺激器多用于外周神经阻滞定位,有利于精准定位[3]。本研究从我院选取适量病例为研究对象,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我院选取调研对象64 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 例,所有患者BMI ≥28 kg/m2。对照组男性、女性分别15例、17 例,年龄17~64 岁;观察组男性、女性分别18 例、14 例,年龄16~66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对比。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自愿参加实验,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思维逻辑异常者;②对研究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及成分过敏、不耐受。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超声引导,使用医院提供的设备、药品,做好麻醉前准备。将仪器探头置入患者肋缘下与髂嵴间,滑动探头,找寻竖脊肌、腰方肌及“三叶草”图像。确定穿刺点,使用利多卡因麻醉,进针,当针尖到腰丛处打开神经刺激器,调整电流、频率,将肌肉收缩状态做好详细记录。回抽没有回血,静脉注射罗呱卡因、利多卡因混合溶液适量。本组神经刺激器仅记录针尖到腰丛后股四头肌收缩状况,针尖位置始终不改变。

观察组运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同对照组找到、确认腰丛位置。当针尖到腰丛处打开神经刺激器,调整电流、频率,不断调整穿刺针位置,直至股四头肌发生明显收缩,回抽没有回血,静脉注射罗呱卡因、利多卡因混合溶液适量。针对阻滞不全患者使用超声下股神经阻滞,静脉注射利多卡因适量。根据患者情况添加麻醉药物、变化麻醉方式。

64 例患者坐骨神经都使用神经刺激器顺利完成,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麻醉,选取专人对超声成像做评价。

1.4 临床评价

阻滞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阻滞成功率、阻滞不全、局麻中毒、穿刺次数、穿刺深度、腰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超声成像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将本研究68 例实验对象在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录入到SPSS 22.0 软件中行详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阻滞结果对比

观察组阻滞结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阻滞结果[n(%)]

2.2 两组患者穿刺、阻滞起效时间

观察组穿刺时间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穿刺次数、深度及腰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差别不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穿刺、阻滞起效时间()

表2 穿刺、阻滞起效时间()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与对照组对比,#P<0.05。

3 讨论

肥胖患者体内心肺功能、内分泌等改变,为临床麻醉、选择用药均造成一定困难。针对活动量较少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进行麻醉前需指导患者进行各脏器功能检查,掌握患者身体情况。超声引导用于神经阻滞可清楚观察到注药后局麻药物扩散情况,完全可识别腰丛、坐骨神经的各干、股、各分支神经等,进而调整针尖位置,完成注射,达到阻滞神经的效果[4-5]。与神经刺激器联用有助于降低神经阻滞盲目性,提高阻滞效果。

本研究观察组阻滞成功率、阻滞不全、局麻中毒均优于对照组。认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可有效提高阻滞成功率,减少阻滞不全发生率。超声在医学方面被广泛应用,应用于引导麻醉可将坐骨神经、神经及边缘阻滞关系清楚呈现。神经刺激器适用于外周神经阻滞、连续神经阻滞等。适用范围广泛,在镇静、基础麻醉状况下实施有效神经阻滞,尤其适用于小儿与不能够进行良好合作的患者。可满足长时间手术麻醉,解除患者痛苦。二者联合使用有助于精准定位阻滞神经,提高进针位置准确性[6]。

王义龙等[7]研究中指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减少麻醉并发症,改善麻醉前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张序昊等[8]对80 例接受下肢手术进行腰丛神经阻滞的肥胖患者展开研究后发现使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组的阻滞效果优于超声引导组,认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有助于提高神经阻滞麻醉成功率,保证腰丛神经阻滞安全性。患者的临床阻滞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对接受下肢手术要进行腰丛神经阻滞的肥胖患者使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可以提高麻醉成功率、更好的把握针尖距神经距离。

综上所述,对接受下肢手术要进行腰丛神经阻滞的肥胖患者使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效果确切明显,有效提高阻滞麻醉成功率,减少局麻中毒事件,安全可靠性良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适用于临床大量的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腰丛局麻针尖
右美托咪定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胫腓骨骨折病人镇静效果及苏醒质量的影响观察
局麻剑突下单切口胸腔镜双侧交感神经阻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研究
缝衣针
纳米级针尖制备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针尖和笔尖
写小诗
探讨超声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危重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
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镇痛的临床探究
五官科局麻手术患者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