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财经素养教育开花结果

2021-10-02周明城

高考·中 2021年6期
关键词:财经素养案例研究实践活动

周明城

摘 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财经素养教育的关注日益提高。近年来,国内学界对财经素养教育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财经素养的内涵和外延也在讨论中日益完善。基于财经知识、财经能力和财经价值观的财经素养三元结构模型,结合我校开展的财经素养教育的实践,从课程的知识传授到活动的能力锻炼,以期探索有效进行财经素养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财经素养教育;财经素养;实践活动;案例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财经素养教育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特别是国际学生测评项目(PISA)在2012年首次将财经素养纳入测评内容后,国内更是掀起一阵财经素养教育的讨论热潮。国际经合组织(OECD)作为国际财经素养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者,他们认为财经素养是“关于财经概念和风险的知识和理解,是应用该类知识和理解的技能、积极性和信心”。美澳日加等国更是把财经素养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去设计和实践,中国也在近年积极推动财经素养教育的发展。张男星、王春春等认为财经素养是“个体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观念和信念等内在修养”。中央财经大学的辛自强等人从心理学角度介入,提出财经素养应该界定为“人们拥有的有助于个体应对财经事务、实现财经福祉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综合体。”。虽然直到现在,国内学界对于财经素养的定义仍未有一个广泛的共识,但从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2018年发布的《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中可见其已经蕴含了财经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标准内容。不难发现,财经素养教育应具备的内容在讨论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借着这股财经素养教育推广的东风,我校积极创建广东省财经素养教育特色学校,在财经素养教育实践上做了一些探索,整理供方家指正。

一、知识传授,助长财经之苗

受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影响,《现代汉语词典》对知识的界定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财经知识则是限定了具体的财经领域,指的是“公民通过教育或者经验了解和掌握的,涉及财经领域的,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概念和原理”。知识是能力得以发挥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因此在培育学生的财经素养时,首要的目标是通过教育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基本财经原理和概念,让他们能理解社会经济生活中财经现象和活动,并为进一步利用财经能力提升福祉做好奠基准备。我校利用每周的选修课时间,开设专门的财经素养选修课,较为系统地讲授了经济学的相关课程,以选修课开篇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一课的设计为例,探索如何有效地准备财经课程,传授财经知识。

(一)精选教学内容,有的放矢。该选修课程以《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作为课程设计标准参照,以《中学生财经素养十堂课》作为课程内容大纲,教材内容结构明晰,详略得当,并在章末小结里进行了系统的知识梳理,是进行教学内容筛选的重要参照;以曼昆《微观经济学原理》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作为课程内容的蓝本。另外,我们选取了网易公开课的Crashcourse《速成经济学》中《经济学简介》一课,剪辑成微课供同学们学习。该视频节奏明快,贴近生活,以列举实例的形式向观众解释了“为什么人们要面临取舍”,以及“如何取舍”“市场经济情况下,需要政府发挥作用”“激励影响人们的行为”等经济现象,形象生动,有利于高中階段学生的理解。在课程的习题设计上,参考了网上经济学专业试题中关于本课内容的相对基础的部分和财经素养大赛的相关试题。

(二)教学设计生活化,贴近学生。教学设计从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出发,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相关财经理论知识。同时,经济学更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学说,给予我们的是一种“理性人”和“经济人”的思维方式,让“理性人”理解人们的经济行为、分析现实生活的经济现象,最终做出理性决策,因而本课的另一个重点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自主讨论探究模拟公司经营方案或如何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类财经活动,提高实战能力和水平。

(三)课后作业实践指向,服务实践。《经济学十大原理》教学结束后,教师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要求同学们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为开好美食节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学生上交的作业多提到“控制预算、减少机会成本、提高效率、适当激励人员等”与财经相关的概念和原理。可见,学生初步掌握了经济学基础的原理,培养了经济学思维方式,既通过实践验证了科学理论,又将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一颗颗财经之苗已经暗自萌发。

二、能力锻炼,培育财经之花

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财经素养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实践活动的锻炼。开展以学生社团为主体的校内实践活动,使他们能够在有共同兴趣爱好、相似或相同价值观的群体中将财经知识迁移应用到实际或创建的仿真场景中,利于真正将财经素养落地。我校有设立专门的财经社团:经济研究社,并派有专门的指导老师帮助他们开展系列财经活动。例如承办学校美食节,给各参与班级摊位负责人培训;组织模拟学生公司运营和财经素养知识培训讲堂,或是配合指导老师组织外出社会实践参观各类财经相关企业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既巩固了财经知识,又理论结合实践,深化了认识,锻炼了财经能力,为今后提升财经福祉打下了基础。根据张红川等人行为经济学出发的模型概念,将财经能力分为两大成分:一为核心能力,即理性决策能力;一为外周能力,包括文本信息加工、数字信息加工、风险管理与自我控制四类能力。以我校美食节举办为例,探讨锻炼学生财经能力的有效举措。

(一)前期策划评估,提升外周能力。美食节的摊位设定数量有限,而全校师生可以以年级组、科组、班级和社团的名义参与投标,只有中标者才能获得美食节当天开设摊位的机会和权利。因此,学生在书写销售策划的过程,就是一个充分提升学生财经能力的外周能力的过程。在策划案的书写中,学生必须理清财经的基本知识,运用财经知识来设计合理的销售方案和销售内容,还必须清楚成员分工和分配,其中涉及财务管理、采购、成本、运营、风险和竞争优势等。学生的文本信息加工、数字信息加工和风险管理等能力在这个策划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提升。

(二)中期销售比拼,磨砺核心能力。无论是否在美食节当天成功摆摊,学生已经在财经能力上得到有效地锻炼。那在美食节当天,能否在众多摊位中脱颖而出,获得广大同学的喜爱,赚取可观利润就需要进一步磨砺财经核心能力。不少学生在实际销售比拼中,应对同行的激烈竞争,现场增设了许多优惠活动如买3送1,三人同行一人免单等,还有摊位选择增加商品附加值赠送小礼品等方式吸引顾客。这个看似简单的决定,背后实际是学生综合考虑成本、利润、效益等因素做出的理性决策,这是财经核心能力的体现。

(三)后期复盘总结,雕琢综合能力。整个售卖活动结束后,要求参与出摊的学生从经济学角度上交一份复盘总结,梳理此次活动的成功亮点与不足之处。在复盘总结中,学生回顾决策,总结决策,从实际经历中巩固知识,进一步雕琢了财经能力。如此一来,学生从策划到实际销售再到复盤总结经历了一轮微型的完整的经营活动,他们的财经能力在活动的锻炼中上升了一个新的水平,财经之花绽放得更加美丽。

三、价值引导,结出财经之果

价值观是人们对经济、政治、道德、金钱等所持有的总的看法,包括态度、倾向和信念,财经价值观是财经素养三元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俗话说,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学生的财经价值观是否正确,是决定学生个人财经素养是否利于社会整体福祉的根本因素。只有学生财经价值观利于集体,关怀社会,具有家国情怀,才能说培育好、发展好了学生的财经素养。我校积极与社会财经机构或组织合作,将倡导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的社会组织邀请到学校开展系列财经讲座,从专业角度出发结合社会现象和实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财富观,进而塑造正确的财经价值观。如东莞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东莞市金融系统青年联合会主办的金融知识进课堂系列讲座就对学生塑造财经价值观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一)紧跟国家发展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导向。讲师在讲授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思维时,强调金融和实体经济从来都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实体经济根深蒂固,金融才能枝繁叶茂。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金融的本分。通过列举近年P2P企业非法集资,高回报率为诱饵的诈骗实例让学生真正理解金融不能离开实体,有实体才有金融繁荣,否则都是虚假泡沫。

(二)培养责任意识,激发劳动意愿。讲师讲解代价意识时从经典力学:物体从A到B,肯定有谁出了力,做了功;经济学:事情的发生,一定有其代价的产生,而且具有必然性、客观性、普遍性出发,教导学生理解代价意识:要求父母给自己购买好看的衣服,名贵的球鞋时要时刻提问自己需要付出什么代价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进一步来引导学生合理消费,避免陷入网贷、套路贷的陷阱、泥沼中。讲解边际效用递减:指新增加的每一个单位所带来的效应相比上一个单位带来的效应是递减的。从各类炒作现象跟学生分析了其背后的经济原理,避免学生陷入“炒鞋”“炒盲盒”等非理性的投资消费中,理性消费,避免盲从。同时也渗透了劳动教育,树立自食其力,劳动光荣的思想。

(三)关注学生生活,营造轻松氛围。讲座通过幽默风趣的讲演讲解讲授,激起学生的参与提问互动的热情,使其积极的活动氛围中无形中接受了正向的价值引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讲解机会成本:指当把一定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引导学生在面对人生诸多选择之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分析,做好合理选择。机会成本告诉我们,人生的赛道很长,人这一生都在面临选择,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每一次的选择都是一次人生经历和经验,客观地看到选择带来的结果,争取下一次做出正确的决定。

当学生树立正确的财经价值观后,今后应用财经知识和运用财经能力面对生活现实时就不会做出损人利己之行为,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才能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这样结出的一个个财经之果才能香甜!

结束语

财经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需要形成社会教育合力,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主体广泛参与的过程。学校作为财经素养教育最主要的阵地,通过财经课程教学、学科课程渗透等传授学生财经知识,通过财经实践活动锻炼学生财经能力,通过各类专题讲座、实地考察等塑造学生财经价值观。财经素养教育只有关注到学生财经素养的三元结构完整发展,才能使学生的财经素养真正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王春春.国内外财经素养教育政策概述.[J].全球教育展望.2017(6).第35-43页

[2]辛自强、张红川等:财经素养的内涵与三元结构.[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6).第450-458页

[3]孙铃,辛自强等:财经知识的概念、结构和测量[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8).第459-464页.

本文系第二批广东省财经素养教育实践学校研究课题“高中生财经素养教育实践案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DJY-2018-G-08)

猜你喜欢

财经素养案例研究实践活动
新形势下财经素养教育的德育渗透及实现
寄宿制高中生财经素养调查与自我修炼
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