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理念下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2021-10-01何碧玉
何碧玉
摘 要:通过生命教育理念下生物学科教学策略研究,在高中生物课堂将“生命与安全”与科学教育有机融为一体,形成多节融入生命教育的高中生物课教学设计、课件、完成多节渗透生命教育理念的课堂。让学生通过认识生命本身的珍贵,珍爱生命;通过生物科学研究史的学习,让学生更积极的面对挫折;通过对生命代代相传的遗传信息,与继承和创造文明的关系发现,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生命教育理念;生物;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和谋生本领等的教授,以期孩子能更加胜任以后的社会工作。但是这样的教育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生命教育。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在未成年人的人格塑造过程中,缺少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和生命意义的理解,从而对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变得冷漠,甚至出现种种虐待、残害生命,对自己生命不珍惜不重视的现象。在全球化的生命教育视角下,如何科学透视我国某些青少年安全危机频现、道德信仰残损、健康能力薄弱、生涯发展隐忧的特殊现象,怎样理性面对安全教育的“现实忧患”,科学探索生命教育的“理想旅程是解决那些因人文生命之教育缺失而导致自然生命受到伤害的严重安全问题,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我们尽快完成的紧迫课题”。
一、生命教育理念下生物学科教学策略研究的目的
(一)生命教育理念下生物学科教学策略研究,能够更好的通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渗透生命与安全教育,从生物学的角度,让学生通过认识生命本身的珍贵,珍爱生命;通过生物科学研究史的学习,让学生更积极的面对挫折;通过对生命代代相传的遗传信息,与继承和创造文明的关系发现,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
(二)生命教育理念下生物学科教学策略研究,是当前高中生物老师进行本职工作必须的一环。在当前全社会空前关注并倾力建设未成年人生命关怀与安全保障的良好氛围里,我国政府多部委陆续出台了许多相关重要法律法规,要求全体教育工作者在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中勇于创新,恪尽职守;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担负起应有的教育责任,提高必备的安全教育素质;要求学校把建设世界上最安全、最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实施生命与安全教育,是国家和人民的政策要求和殷切重托;以生命关怀保护学生安全健康的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神圣义务和光荣使命;及时化解消除学生生命成长的“安全危机”,是教师岗位工作的最紧迫任务。
现在安全教育已经被纳入老师最本职的工作一环,把生命关怀下的安全教育同学校的安全管理与师生日常行为规范紧密结合起来,设计高中生物学科课堂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通过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呈现生命的意义,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内涵,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引导学生走向正面的人生之路。
二、生命教育理念下生物学科教学策略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将生命教育作为教育重点渗透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在此过程中理解和把握生命的意义,提升人生的品质,走向幸福美满的人生。生命的教育分为两种,即广义的生命教育和狭义的生命教育。前者关注于生命及如何培养人的生存能力,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而后者侧重于所有的自然生命的关注。
(一)在高中生物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内容,第一个内容即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有助于理解或解释较大范围的相关事件和现象。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了生物学概念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并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世界、解释生命现象。生物教师可以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本学科的要求,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
(二)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渗透生命与安全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生命的意义,感悟到生命的珍贵,使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生命产生足够的敬畏与尊重。比如在设计从细胞的增殖、癌变与衰老等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增加视频与文字资料等关注癌症的发生原因与治疗现状,让学生认识到癌症与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不良嗜好、不良情绪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应该做自己生命的主宰,学会健康生活,预防癌症的发生。在比如在生态系统专题的教学设计中,可以联系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让学生体会到生命从一个细胞到整个生物圈,各个系统内部,各系统之间都有相互影响、相互协作,共同组建了我们千变万化的生物世界。哪怕是一个细胞,这个系统也有其严密的生物化学物理活动,从而让学生认识生命的珍贵、正视生命的终结、热爱所有的生命,帮助学生在此过程中理解和把握生命的意义,感悟到生命的珍贵,使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生命产生足够的敬畏与尊重。
三、形成多节渗透生命教育理念的课堂
通过生命教育理念下生物学科教学策略研究,在高中生物课堂将“生命与安全”与科学教育有机融为一体,以求得学生生命理想发展、安全健康成长之标本兼治的积极效果。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能够融入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本质和生命意义的素材非常丰富。通过生命教育理念下生物學科教学策略研究,在高中生物课堂将“生命与安全”与科学教育有机融为一体,形成多节融入生命教育的高中生物课教学设计、课件、完成多节渗透生命教育理念的课堂。
(一)让学生通过认识生命本身的珍贵,珍爱生命,从而更加勤奋学习。在进行“细胞的增殖、衰老和凋亡”的课堂教学设计时,设置情景:PPT放映个体衰老死亡与细胞的衰老和死亡的相关资料和图片;通过组织学生小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先进行课前复习,再小组讨论并总结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再由此引入学习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凋亡的过程和意义;在课后组织学生查阅细胞衰老相关资料,了解细胞衰老的几种假说,认识到在现阶段的科学环境下,细胞和个体的衰老和死亡是正常的生命历程,从而更加关爱老年人,关注相关的社会问题,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学生通过经历融入生命教育的生物课堂,认识到不管是细胞还是生物个体,都要经历出生、生长、衰老和死亡的过程,这是生命的过程,是积极的不可逆的。正因为生命的有限,才使得人们更加积极地拼搏和奋斗,创造自己理想的生活,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而不是懵懂荒废一生。
(二)让学生通过认识生命本身的珍贵,珍爱生命。在进行“生态系统结构”教学中,先提出问题:生物能否以个体为单位存在?生物新城代谢必需的物质和能量最终来自哪里?如何判断一个生态系统?引导学生通过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尝试构建生态系统的概念模型。学生通过回顾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学生小组合作,构建生态系统的概念。再通过伴音播放湖泊生态系统的录像,同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熟悉的各种生态系统,想一想这些不同的生态系统有共性吗?使学生在优美的大自然景色中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新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感悟生命的活力。在进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教学活动时,用图示的方法,把复杂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简单化,并直观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构建生态系统三大功能直接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界中小到病毒和细菌,大到整个生物圈,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各自在生态系统中起作用。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无穷力量,再微小的生命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生命都是珍贵的。
(三)通过生物科学研究史的学习,让学生更积极的面对挫折。在进行“遗传因子的发现”专题教学时,布置任务让学生去查阅孟德尔的人生经历,了解从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的研究历程,讨论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从孟德尔自身对科学的热情、实验材料、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分小组去讨论孟德尔成功的启示:孟德尔研究极富耐心、观察细致入微、实验方法科学、实验态度严谨,他对科学的坚持和热情值得我们学习。孟德尔辛苦8年实验的成果却一直不被科学权威认可,即使这样,孟德尔在晚年仍然充满信心的对好友说“看吧,我的时代来到了”。从科学家对生命现象的探索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即使再成功的科学家,都是经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才迎来了成功,提升学生在生活中抵抗失败的能力;同时感受孟德尔这样科学家的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通过对生命代代相传的遗传信息,与继承和创造文明的关系发现,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在进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正是因为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得亲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保持亲子代之间遗传的稳定性;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思考一個人可能形成多少种染色体组成的生殖细胞?同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可能的染色体组成有多少种?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从他形成的那一刻起,他就是独一无二的,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这种多样性对人类发展来说是积极有利的,我们应该认识并包容人的多样性。人是如此,文明也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学习和继承先辈的经验结晶,同时发挥个人的特异性,创造属于个人特色的价值。学生不再是纠结于生活中细枝末节的得失,而是着眼整个文明的发展和未来,勇于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形成奋勇向上拼搏的情操。
结束语
通过形成多节渗透生命教育理念的课堂,让学生通过认识生命本身的珍贵,珍爱生命,更加勤奋学习;通过生物科学研究史的学习,让学生更积极乐观的面对挫折;通过对生命代代相传的遗传信息,与继承和创造文明的关系发现,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通过渗透生命教育理念的课堂的熏陶,学生是否已经建立较完备的生命观念呢?这是一个需要长期跟踪监测、统计和反馈的工作。“虽不能至,心所向之”作为一名普通高中生物教师,长期坚持渗透生命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努力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生命观念,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杨帆,李秀芹.高考生物:考什么、怎么考?[J].中国考试,2017(3):19-24.
[2]杨帆,郭学恒.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生物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54-55.
[3]苏晓红.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分析[J].《考试与评价》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