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邵永生:人民邮电情,追梦赤子心

2021-10-01

党建 2021年10期
关键词:抗美援朝战争电报技校

我1934年9月出生于江苏昆山一个农民家庭。回想起来,从离开家乡奔赴东北到退休离开岗位,我在人民邮电岗位上工作了43年,并亲历了抗美援朝战争。1969年,我正式加入光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1938年,中国正经历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遭受了残酷迫害,我的父亲也因此失去了生命。1949年新中国成立,15岁的我在昆山农村第一次感受到“站起来”的自豪,然而此时,一场战争正悄然逼近中国东北,威胁着中国人民。

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了。一天,在《解放日报》上,我得知东北邮电学校正在招生。经过与母亲的一番商量,我决定去长春学习革命本领,早日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3月上旬,我怀揣报效祖国的梦想,义无反顾地从上海出发,历时三天三夜到达了长春。

经过1年多的学习,1952年9月5日,我被分配到辽宁省安东县大东沟邮电局,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电报服务生涯。

1953年,我参军入伍,来到旅顺口服役。在那里,我开始接触无线电技术。学习中,我时刻向身边党员看齐,并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经过不懈努力,我终于掌握了用俄文抄报的技巧,短短一年中,受到7次嘉奖,还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58年3月,因身体原因,我再次回到了大东沟邮电局继续从事电报工作。因组织的关怀和地方的需要,第二年,我被调至上海南京路电报局工作,自此离开了战斗过的东北大地,回到了江南水乡。

回到熟悉的南方后,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终于,在接受了党组织一系列培养与考察后,我于1969年在上海烈士陵园庄严宣誓,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入党后,我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1959年至1987年,面對繁忙的电话、电报业务,我始终秉承“人民邮电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努力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那时,为了更好为各地用户尤其是外国宾客服务,我通过收听人民广播电台、参加外语培训班等方式,学习掌握了英语、俄语、法语等多国语言,并逐渐成为营业厅里的“翻译官”。

1987年的一天,领导找到我:“现在电报技校缺国际通信专业的老师,你是服务明星又懂得一些外语,将来可以帮助国家培养更多优秀国际营业员。”面对组织上的安排,我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就前往华东师范大学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专业心理课程培训,然后便开启了自己的“三尺讲台”生涯,正式成为上海市电报技校的一名教师。教学期间,我历时3年,参与编撰了《国际电报业务》一书。后来,此书在全国邮电职业教育中被广泛使用,帮助培养了一大批邮电行业专业人才。

43年服务邮电事业是我一生的光荣,52年的党龄是我一生的承诺。如今,虽然我已步入八旬老人的行列,但我始终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牢记“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宗旨。未来,我将尽己所能发挥余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字整理者单位:中国移动上海公司)

(责任编辑:王碧薇)

猜你喜欢

抗美援朝战争电报技校
汤姆的电报
战例教学在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中的系统性应用探究
民办技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抗美援朝战争与东北地区“百日建厂”运动
电报
试论影响技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及对策
传“电报”
关于对技校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领悟新教材
技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