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2021-09-30彭琳

高考·中 2021年5期
关键词:实践探讨情感教育高中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已经成为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的难题之一,在教学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新课改下学生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提高语文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高中阶段学生的性格和思想已经初步完善,作为进入高等学府前的最后冲刺阶段,高中语文的情感教育对学生未来的情感发展、语文素养健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实践的探讨,分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感教育;实践探讨

引言:在心理学上,情绪情感是人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不可缺失的心理因素,积极的情感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语文知识、正确接受语文教育、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语文学科历来重视对学生情感的渗透和心灵的熏陶,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中实施情感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在深入感受语文知识的内涵中获得对社会的认知,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全。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表明,高中阶段学生的情感要比其他阶段更为敏感,其思维也会因情感的不同而产生波动。语文知识中每一篇文章、每一段词句都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情绪,利用语文教育这一契机,既可以活跃学生思维,也可以让学生正确处理自我与同伴、与社会之间的关系[1]。因此研究高中语文情感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机会,在某一环节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学生进行情绪情感的教育和培养。

一、高中阶段语文情感教育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是指学生在参与或旁观某一事件的过程中,与事件本身人物或事物产生情感共鸣的状态,共情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生只有掌握事物之间的规律,与事物或事件产生共鸣,才能进一步促进心理发展。语文教材中的文字和图画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和观看图片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而语文情感教育就需要利用教材本身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根据教材本身的内容产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也可以通过教材进入知识环境中,在环境中感受作者的内在思想,提升自我的共情能力。

(二)提高学生社会性能力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与他人产生矛盾,但如能积极的处理矛盾,则可以获得情绪情感的进步;但如果消极处理矛盾,则会形成反社会思想。因此利用语文知识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通过情与理的认识,正确看待矛盾,就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性能力。社会性能力既可以包括学生待人处事的能力,也可以包括学生的人际关系、对社会的看法和认识,当代互联网思想对学生的影响相对较大,高中学生接触互联网的时间很长,尤其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强烈、缺乏社会经验,通过语文情感教育提高其社会性能力,是抵抗不良思想入侵,让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人的重要途径。

(三)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新课改要求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要、观察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在了解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因材施教,而语文情感教育就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2]。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下,多数学生只能摆脱个性,在共性下学习,学生的情感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情绪激动,学生的情绪也会有所波动;教师情绪低落,学生的情绪也会受到相应的负面影响,不少学生在教师情绪的影响下,逐渐向教师的希望下发展,无法锻炼个性能力。教师利用语文知识进行情感教育一方面不会因自己的情绪情感对学生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也会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个性潜能,发展自己的爱好。

二、高中语文教师实施情感教育的难点

(一)师生情感互动不多

高中阶段学生必须应对高考这一人生关卡,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大多争分夺秒地帮助学生记忆或理解关键性知识,很少与学生展开情感互动。不少高中教师将高考当作高中教学的主要任务,在语文课堂中尽量多地为学生讲述语文知识,标记语文的考点,没有对学生做出人文关怀。不少学生在高压下丧失积极的情感,有一部分学生在强压下出现情感匮乏的问题,甚至还会引发心理问题。师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情感互动缺失,既难以让学生提高情绪情感,也限制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语文知识沦为高考的工具。

(二)教师教学能力不高

高中阶段学生的任务紧张,一部分教师认为在课堂中展开情感教育没有必要,因此仍然采用传统方式教学,忽视课堂中学生的情感变化和情绪波动,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不少教师完全按照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展开讲述,既没有生动鲜活的案例,也没有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趋于工具化。还有不少教师自身情感比较匮乏,在教学过程中以冷漠、生硬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在教师情绪的影响下会产生消极或负面的情绪,进而产生心理压力,进入情感困惑。

(三)学生挫商较低

目前大部分高中生享受着优渥的家庭环境,因此,在面对困难或挫折时会产生退缩心理。有部分高中生在进入青春期以后,与家人、朋友之间产生疏离感,在学习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形成过分自我的思想。这部分本身具有情感困惑的学生很难接受到教师的情感传递,加上高中生普遍都具有升学的压力,因此无法对教师的情感进行反馈。

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具体应用

(一)联系课文背景和主旨

语文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通过对课文中心思想的感悟,了解相关知识,加强自身思想。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时,需要充分挖掘课文的中心和主旨,并联系课文的实际背景,通过对背景的讲解、对中心和主旨的内在挖掘,让学生在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绪,自觉接受积极的情感熏陶[3]。《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作者描写秋天的语言,品味和鉴赏语言的艺术性,深层次的赏析作者对故都秋天的喜爱之情。学生需要从文章景语中体会作者的具体情态,教师可以通过抒情的音乐《秋思》,让学生在课程开始前感受作者悲情的情感基调,在抒情音乐的衬托下让学生阅读故都的秋,感受北国的秋、南国的秋的不同特点、相同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整体把握故都秋天的情感基调。想要让学生真正接受情感教育,从情绪情感中明白各种道理,还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加强学生对情感的体验。因此,创设演讲活动,讨论活动,主题活动等是最好的方式,學生在学习课文之后,根据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演讲、读后感、辩论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秋天、故都的秋的真实情感。教师可以为学生抛出问题,作者到底是在颂秋还是在悲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进行争辩,以故都的秋的文本为依据,从中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语句,展开颂秋和悲秋的辨别。并让学生讨论作者颂秋和悲秋是否与生活时代有关?是否与自身心境、生活经历有关?学生在搜集有关作者的生活背景之后,可以得到作者爱国、眷恋故都的深刻情感,学生可以在体会作者情感之后,感受散文的意境美。

(二)联系学生实际生活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是调动学生情绪情感的最佳工具,想要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从生活经验中寻找情感因素,从生活案例中寻找思想道理语文教师需要从生活经历中寻找和提炼最能触发学生情绪、情感的点,并联系语文教材,根据作者的生活实际,寻找二者的共同之处,让学生更容易读懂作者的内在思想,更容易接受作者所传达的价值观,更容易产生共鸣。教师除需要对课文的艺术性和关键知识进行讲解之外,还需要通过教学艺术,将作者的实际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从作者身上找出与自己相同的点,通过对课文的反复咀嚼,潜移默化的接受情感教育。《喜看稻菽千重浪》主要讲述袁隆平的事迹,由于杂交水稻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因此,教师可以将杂交水稻作为切入点,引出袁隆平的高尚品质和精神境界。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吃饭为题,让学生探讨杂交水稻对社会的影响,在学生讨论之后,截取袁隆平在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时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对世界的影响,从物质和精神双重角度来探究袁隆平极具韧性的学术品格,让学生学习袁隆平从实践中发现真理的探究方法。由于本篇文章是一篇人物通讯,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相关数据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让学生通过数据来获得更加震撼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就袁隆平的品格进行讨论和论证,并在论证过程中学习袁隆平的品格。

(三)设计情感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的一种常用手法,因此,教师可以在情境教学中进行一定的创新,加入一定的情感氛围,让整个教学情境活跃、生动起来,提高情境的感染力[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幽默:形象的语言,动态、色彩对比强烈的画面来勾勒语文情境。除教师自行创设情境之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语言表述、自我想象来勾勒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穿越时空限制,寻找创作者在创作时的真实情感。在适应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升华,获得属于自身的情感。《鹊桥仙》是一首歌颂纯真爱情的诗,但由于其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因此,教师可以構建理想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会古人对爱情的态度。教师需要适当应用图片或影像,将诗歌的背景、诗歌内容等利用信息手段表现出来,激起学生共鸣,让学生在学习时更富有感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牛郎织女的古典故事为题材,通过神话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感受牛郎和织女凄美幽婉的爱情。学生可以在情境中通过阅读纤云弄巧、金风玉露等关键词汇,体会牛郎和织女相遇的不易,体会爱情的美好,在感受牛郎和织女真挚爱情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爱情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对学生的情感影响十分重要,教师需要通过语文教育让学生专注于情感体验,在情感体验中记忆和感知知识。既要通过情感提升学生的心理和道德能力,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共情和个性能力,通过语文知识的感染,让学生利用积极的情绪情感引导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游筱慧.新课改下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丝路:中旬,2020,000(004):P.1-1.

[2]林进来.情感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天津教育(下半月),2019,000(013):137-138.

[3]宋扬.探讨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高考,2019(23):106-106.

[4]郑立新.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践研究[J].文学少年,2019,000(001):P.1-1.

作者简介:彭琳.(1979.06-),女,汉族,广西南宁市人,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实践探讨情感教育高中
新形势下公司融资技巧的实践探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的实践探讨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