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动起来

2021-09-30李婉杨

下一代 2021年5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班级管理学生

李婉杨

摘  要:当前我们的教育正处在从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化教育模式转变的大环境中。作为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班级管理,传统的班级管理以班主任为核心,班干部辅助工作,而在现代的教育模式下,班級是学生进行各种活动的载体,自然应该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让学生承担起班级管理的主要工作,这样有助于有效的班级管理。

关键词:学生;班级管理;主体作用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除了教学理念外,学校管理理念也在不断更新,而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并且不可缺少的方面则是班级管理。传统的班级管理以班主任为核心,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我们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尤其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在这个阶段,让他们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这样可以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和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

一、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等与班级有关的人员共同处理班级事务,形成班级的共同目标、正确的集体舆论,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合理的规章制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以促进教育目标达成的一系列活动。班级关林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教学质量,任何一个学校都会把班级管理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

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班级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它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参与者是教师与学生双方。教师的管理与学生(班委会)的管理合起来,构成班级管理。

二、班级管理理念的变化

传统的班级管理,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班主任的管理比较主观。或是强制性地发号施令,或是家长制、保姆式的看管,学生缺乏自由支配的权利。长期以来,我们的班主任起早贪黑,工作繁琐,导致班主任疲于奔命,事务缠身,提高自身能力的意识和机会匮乏。另一方面,还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抑制了学生的自主、自理、自治能力的发挥,不利于现代人素质的培养。

然而,现代管理理论则认为,只有实行全员管理,整体的力量才能得到发挥,个性和个人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只有确认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让其真正享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才能激发起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义务感,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班集体才能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尝试成功的精神乐园。因此,我认为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必需进行变革。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学生才会真正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真正做到关心集体,关心他人,从而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1、引导学生制定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制定目标是班级管理的前提条件,而学生的自主自理精神是班级管理的灵魂。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管理的主人,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因此,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从思想上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确认每个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权利和义务,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个性,加强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教育,以“主人翁”为主线,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

制定目标时,在班级内划分小组,通过讨论制定学习、纪律、道德等目标,通过小组展示、比赛等激发学生潜在的能量。学生通过参与目标的制定与实践,可以增强责任感和主动性,使班级管理目标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增强自我意识。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集体活动是学生个体为实现与个人目标一致的共同目标而参加的共同活动,活动本身有着极强的目的性,它是实现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集体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特长得以展示,使他们的表现欲望得以满足,同时也为学生之间架起了桥梁,使他们互相了解、互相帮助,活动能激发他们拼博向上的劲头,使他们感受到人格受到尊重,同时,参与意识、主人翁精神也大大加强。

3、建立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共建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因此,班主任必须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具体措施可以包括:建立值周制度、改革班干部的选举方法、建立若干管理小组等。建立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机构能够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才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科学地发展主观能动性,健全各方面的能力发展。

4、在班级建设中,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根据“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班主任工作应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气氛。良好的班级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思想、班风起着重要作用。

  1. 建立竞争机制,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让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长其才能的重要途径。在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和抗挫折力。通过竞争,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四、总结

班级管理模式的改革任重而道远。作为班主任,我们对班级管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我们教师也应该在班级管理模式上进行改革,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发挥出主体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万祥. 《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途径-----40位优秀班主任的案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陈孝彬,高洪源.《教育管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广西:漓江出版社,1993

[4]张作玲,宋立华. 《班级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陆海富.《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班级管理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谈谈生物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法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聪明的学生等